七夕節又稱為什麼節?
2023-10-12 10:23:35
七夕節又被稱為什麼節呢?
眾所周知,七夕節是我們的一個經典傳統節日,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多樣的風俗習慣,更有著「東方情人節」的稱謂,是情侶夫婦們的又一個盛會。
在悠久的歷史演變中,七夕節也有著很多的別名,比較著名的,就有:
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巧夕、牛公牛婆日等等等等。
這麼多名字都是哪裡來的呢?
來聽我介紹完七夕節在我國歷史中的演變和發展,你就知道啦!
七夕節,最早起源於上古時期,在西漢時期已經普及到民間。它最初是由星宿崇拜演化而來,起源於對「七姐」誕生日的紀念,因為時間在農曆的七月七,因此又稱為七夕節。
而對這個「七姐」的崇拜,也解釋了七夕節為什麼又被稱為「七姐節」、「七夕祭」。
此外,在還沒有「牛郎織女」這一美麗愛情傳說的時候,七夕節其實是一個專門為未婚青年女子設立的節日。
這一天的活動,則以「乞巧」為主。顧名思義,就是向上天乞求自己「心靈手巧」,以後能嫁個好夫君。
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節這一天,女子們可以盛裝外出,並且在晚上「穿針乞巧」,和自己的女伴做遊戲娛樂,是一年當中不多的女子可以作樂享受的節日。
因此,七夕節又被稱為「乞巧節」、「女兒節」、「巧夕」等等。
最後,隨著歷史發展,人們漸漸發現牛郎和織女兩顆星星會在七月七這一天離得很近,因此就想出了「牛郎織女」的愛情傳說。從此,本來以未婚女性為主的七夕節,又加入了浪漫的愛情元素,慢慢演變成為人所熟知的「東方情人節」之一。
將其稱之為「七娘會」「牛公牛婆日」,多半是寄託了對其中美好愛情的心意。
順便說一說七夕節,我們的傳統習俗都有哪些。
首先最著名也最廣泛的,肯定是和七夕節名氣掛鈎的「乞巧」,前面已經提到,這是獨屬於年輕女性的盛會。
其次,有些地方會組織「七姐會」。其他著名的習俗,還有拜七姐,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祈禱姻緣、儲七夕水、曬書、曬衣服等等。
當然,上面這幾項活動基本已經成為時代的眼淚。現代的七夕節,最大的慶祝活動就是情侶夫婦兩個人出去吃頓飯,搞點儀式感啦。
其實,這些傳統習俗的取消,雖然有些可惜,但大部分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生活條件、生活環境各方面都發生了變化,適應之前環境的習俗也就很難存活。
但是,只要我們還記得「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還記得七夕節是關於女性、關於愛情的節日。這個節日的意義就還沒有失去,它會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