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讀書筆記精選範文三篇
2023-10-12 02:51:14 3
1.《做一個聰明的教師》讀書筆記
假期裡的某天去學校玩,在一個同事的桌子上看見了《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本書,隨手拿起來翻了翻,在漫不經心中卻被那新穎的前言給吸引了,於是就先借回家看了。《做一個聰明的教師》這本書從教師的思維方式入手,通過90個案例討論教師思維方式對教育教學的影響,幫助教師「認識自我」。這本書傳達著王曉春老師的思想,傳播著他的理念,書中有許多精彩的句子發人深省,我摘錄一些和大家分享:
1.聰明人其實就是善於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是指思維傾向、思維習慣等、思維脈絡、思維策略等
2.教育的本質不是管理,而是幫助和交流。
3.越是純粹的教育,管理色彩越淡。
4.真正面對現實的人,首先應該面對自己的失誤,面對自己思路的僵硬與不合時宜。
5.在現在的學校制度下,沒有管理是不行的,問題在於,我們需要什麼類型的管理,管多少,管在什麼地方,哪裡應該嚴,哪裡應該寬,哪裡必須管,哪裡不必多管。千萬不要迷信「管」字,迷信管理的人,永遠不會懂得什麼是教育。
6.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為了管住學生,而是幫助他學會自己管住自己(培養主體性、自覺性),最可靠的辦法不是使他立刻讓我滿意,而是讓他自己確實有所成長。
7.教育如果不能引發學生真實的自我教育,就是純粹的管理主義,就是形式主義。這種管理是在破壞學生的自覺性,因為管得越嚴,自覺性越沒有用武之地,漸漸地,人就會變成兩面派。
8.安全固然重要,但安全如果壓倒了教育,學校就不再是學校,變成保險公司了。學校的一切管理措施,都應該是為了學生的發展,而不是只為了管理者管理的方便。
9.人活一輩子,先甭說活出多大光彩,即使要活個明白,也不是那麼容易的。糊裡糊塗的教一輩子書的人,可能大有人在。難怪古人說:「朝聞道,夕死可也。」
10.我們幹工作不怕累,不怕苦,怕的是累得不值,苦的冤枉,怕的就是把寶貴的精力用錯了方向。
11.我感覺習慣可以分成兩類:初級習慣和高級習慣。一般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屬於初級習慣,這種東西,通過管理式的訓練比較容易養成。高級習慣,比如閱讀的習慣、獨立思考的習慣,這種東西需要的內驅力特別大,它的活動主要在腦子裡,用行為訓練的方式就很難奏效了。你能強迫他做注意聽講狀,卻無法強迫他真正專心聽你的課;你能強制學生摘抄,卻無法保證他抄的時候真的在「閱讀」,你更無法強迫他喜歡閱讀。於是當你不強制的時候,它的本相就露出來了。好習慣不光是管出來的,它更是有好習慣的人帶出來的。這就叫「薰陶」。薰陶比管理和訓練更接近教育的本質。
12.該當醫生的時候,你別當警察;該當警察的時候,你別當醫生。
13.我總覺得多數教師的嘴利用率太高了,而頭腦則嚴重「開工不足」。
14.沒有愛是不行的,光有愛是不夠的。
15.不要以為專家說的都是對的,要相信自己的思維。
16.教師的工作是有邊界的,有些事情你管不了,有些事情你根本就不該管,在這個問題上,必須保持清醒的頭腦。
17.先學會讀懂別人,再要求別人讀懂自己。愛不能強加於人。
18.「以學生認錯」為終點的教育是最表面的、最膚淺的教育,其實不過是管理而已。他的主要作用是用滿足教師本人的心理需求:學生認錯了,低頭了,教師就釋懷了。到底問題解決了多少?不再往下想了。
19.完美主義不但會造成教師的焦慮,而且可能給學生造成很大傷害。家長和老師要注意,從來沒有受過批評的學生,生存能力是比較差的。人的臉皮太厚固然不好,太薄了,卻也降低生命力。
20.生活就是這樣不完美地流動著,逝者如斯。不完美的生活才是真實的生活。從另一個意義上說,追求完美的過程,走向完美的腳步,才是完美的真諦。
21.小愛多彩,大愛無痕。
22.細節未必決定成敗,在大多數情況下,決定成敗的關鍵並不在於細節,而在於戰略決策。
23.只要下課鈴一響,時間就不是我的了。我要佔人家的時間,只好和人家商量。這不是什麼「愛」,這是起碼的尊重,這是教師的法制觀念問題。我不能藉口「我是為你們好」來侵犯學生的休息權。
24.缺乏科技含量的好心,辦的是糊塗事。
25.急於求成是教師的常見病。恕我直言,急於求成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智慧,而不是脾氣不好,然而這種老師往往用脾氣為自己辯護。
26.許多老師已經習慣不動腦筋的工作方式了,他們寧可把時間用在逼學生寫檢查保證書上,也不願研究學生,不願制定有梯度的系統教育方法。他們的基本思路不是「幫助學生達到要求」,而是「你應該達到我的要求」。教師這種思維已是習慣成自然,無法立刻糾正過來,就像學生的老毛病無法立刻糾正過來一樣。
27.學會認識自己,比了解學生還重要。
28.愚以為,刨根問底的態度其實才是真正的「學習」態度,因為學習的本質是真正搞明白,消化了再運用,而不是記住對方說了些什麼,或者照搬。
29.要走進學生的心,有許多通道,教師一條道一條道地試,一般總能找到一個入口,千萬不可只認準一個胡同。
30.教育的關鍵是體驗,親身的體驗。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會把主要精力放在設計教育情境上面,而不是把主要希望寄托在自己的三寸不爛之舌上。
2.《教師專業化的理論和實踐》讀書筆記
寒假中,我讀了《教師專業化的理論和實踐》這本書,這本書是國內第一本系統論述教師專業化的論著,它對當前我國教師的改革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作者不僅僅從教師專業化事實的角度來理解教師群體的專業化題目,而且還高屋建瓴,視角廣闊,從社會發展、文化進步的高度來看待教師的專業化與教師專業發展、教師隊伍整體質量進步三者間的辯證關係。如何進步教師的素質,培養和造就能夠滿足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要求的教師,是關係到能否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能否實現跨世紀素質教育工程的重要工作。它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
首先《教師專業化的理論和實踐》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裡,教師專業化究竟是什麼?帶著這個思考,我在書中找到了答案:教師專業化是教師個體專業不斷發展的過程。教師專業化本質上是個體長大的過程,是教師不斷接受新知識,增長專業能力的過程。教師要成為一個成熟的專業職員,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與探究歷程來拓展其專業內涵,進步專業水平,從而達到專業成熟的境界。一個精神富裕、專業化程度高的老師,他能以自己特殊的職業眼光,取出課程的引人進勝之處,以最簡潔的線條,拉動最豐富的信息,以最輕鬆的方式,讓學生得到最有分量的收穫;能從最接近學生現在的出發點,帶領他們直到離自己最遠的終點;能最大限度地尊重每一個學生;他不僅能讓學生學懂、學透知識,而且能把教學過程變成一種富有親和力的情感體驗過程,和學生一起沉醉於其中,熱愛於其中,出神進化地與學生一起創造於其中,並使學生的心靈翱翔起來;他有強烈的課程開發意識,不僅關注「跑道」的設置,面更關注學生跑的過程,他能讓生活成為一種教育,把教育變成一種生活。只有擁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教師才能始終站在社會進步的前緣。
其次教師專業化發展是一帆風順的嗎?
20世紀80年代以後,世界上形成了一場教師專業化的運動。要求高質量的教師不僅是有知識、有學問的人,而且是有道德、有理想、有專業追求的人;不僅是高出發點的人,而且是終身學習、不斷自我更新的人;不僅是學科的專莢冬而且是教育的專家。從目前看,教師的專業性發展碰到這樣幾個題目:教師只專注於自身專業的局限思考;在觀念和經驗上有錯覺;將質量題目回因於學生、同行乃至外界;處理題目時專注於個別事件,缺乏整體、動態的思維方式;文化水平高,比較主觀,滿足於現狀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實踐中努力克服。
那麼怎樣有效實施教師專業化?
學校應為營造「學習化、專業化」的教師群體而努力,將教師發展列為重要議事日程,營造集體備課、相互聽課的互學互助氣氛,改善教師的心智模式。形成師帶徒、聽課指導,示範課與研究課的教研製度。有組織地開展教科研活動。
專業化水平的進步關鍵在於教師自己。作為一名優秀教師,要做到將教學生涯視為生命歷程的重要部分,增強使命感,不斷超越自臥冬活出生命的意義。(三種教學生涯觀:生存、生活、生命)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重新審閱教學過程中的師生關係,精益求精教學方法。自己努力把握學科發展最新動態,積極學習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自我反思、博採眾長,形成風格,爭做專家。
20世紀80年代以來,教師的專業發展成為了教師專業化的方向和主題。人們越來越熟悉到,進步教師專業地位的有效途徑是不斷改善教師的專業教育,從而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只有不斷進步教師的專業水平,才能使教學工作成為受人尊敬的一種專業,成為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的一種專業。
3.《給教師的建議》讀書筆記
閒暇時,我拜讀了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建議》一書,受益匪淺。其中「教給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一建議給我印象深刻。
盧梭的「寓教於樂」總讓我困惑,我經常思考:究竟怎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到歡快,在歡快中學習呢?縱觀今天背負著「升重點,考大學」沉重包袱。
孩子們,他們哪還有心思往玩,哪裡還有時間往樂呀!
「一個人在求學時代最寶貴的財富就是自由支配的時間」,固然減負已不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但我們仍能聽到很多學生抱怨的聲音,細問起來,原來,天天做完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回家還得完成家長的若干作業。鄰居家的小男孩,放學回家很少出門活動,就連冷暑假也不例外,天天都關在小房間裡做媽媽布置的什麼《江蘇正卷》、《課外補充閱讀題》等習題集,碰到困難(特別是些聯繫生活談感受的題目)必過來問臥冬細看一下整本習題集,無非是些常見的題目,好些題目與學校同一的練習冊雷同,甚至一模一樣,而真正能開發智力的題目寥寥無幾,孩子就在這樣天天練了又練的習題中荒廢了自己美好的童年時光。「最寶貴的財富」也裝修日記在不知不覺中浪費了。
每每想到這兒,初為人母的我都會發誓將來要讓自己的女兒從繁重的「家作」中解放出來,我會和她做遊戲,看她畫畫,欣賞她唱歌舞蹈,引導她讀書明理,帶著她往看路邊藝人奇妙的手藝……帶著她熟悉大自然,熟悉社會學習在學校中看不到學不到的知識。
在社會要求學校給學生減負的同時,我們也呼籲各位家長給孩子減負。現在正是他們對世界布滿好奇的年紀,正是他們好動好玩的年紀,假如每一位家長都能正確對待他們稚嫩的題目,欣賞他們童趣十足的舉動,多給他們「最寶貴的財富」,我相信每個童年在記憶中都會是五彩繽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