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人血饅頭竟出自於唐朝時期,真的可以用來治癆病(肺結核)?
2023-04-01 20:13:20
《本草綱目》刊行後,李時珍明確反對用人血或人體器官入藥的觀點受到中醫界的廣泛認同,所以此後基本已經沒有醫生用人血入藥,只是局部地區還有不通醫理的人或庸醫迷信用人血治療癆病(肺結核)等疾病。

現實中也有迷信的認為人血饅頭可以治癆病(肺結核)的案例。但不是向劊子手買蘸過人血的饅頭,而是殘殺嬰兒用其煲湯治病。
如果看過魯迅先生的藥這篇短片小說的人,可能都知道人血饅頭是怎麼一回事了,人血饅頭顧名思義就是,就是用人血和饅頭蘸在一起,來食用,根據小說中對人血饅頭的作用,說其竟然可以治療肺病(現代的肺結核)。也諷刺了當時舊社會時期的封建迷信。
人血饅頭的出處
人血饅頭的由來最早是出自於唐朝時期陳藏器所編寫的本草拾遺中,他在書中明確的講到,在斬首處決犯人時,便有人向劊子手買蘸過人血的饅頭來治病。

後來在在清朝的時候袁枚在其子不語中也是有提到:楊竟負約,又記人血蘸饅頭可醫瘵疾,遂如法取血。瘵疾即為癆病,也就是現在的肺結核。發展的近代時期,魯迅先生的藥中,也準確的描述了人血饅頭治肺結核的作用,不過是用來諷刺舊社會的封建迷信。

魯迅先生的《藥》

老栓一手提了茶壺,一手恭恭敬敬的垂著;笑嘻嘻的聽。滿座的人,也都恭恭敬敬的聽。華大媽也黑著眼眶,笑嘻嘻的送出茶碗茶葉來,加上一個橄欖,老栓便去衝了水。這是包好!這是與眾不同的。你想,趁熱的拿來,趁熱的吃下。橫肉的人只是嚷。真的呢,要沒有康大叔照顧,怎麼會這樣華大媽也很感激的謝他。包好,包好!這樣的趁熱吃下。這樣的人血饅頭,什麼癆病都包好!華大媽聽到癆病這兩個字,變了一點臉色,似乎有些不高興;但又立刻堆上笑,搭訕著走開了。

魯迅筆下的華老栓一家人,是因為愚昧沉默、不理解革命者夏瑜,才吃人血饅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