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打官渡戰的時候,諸侯們都在忙些什麼呢?
2023-03-31 13:17:44
三國歷史上有一次非常著名的戰役,就是表面看上去勝負已定,實際上出人意料的,曹操與袁紹的官渡之戰。
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張繡
張繡是張濟的侄子。張濟不幸中箭身亡,張繡繼承了他叔叔的位置,駐軍於宛城,並以劉表為靠山。張繡曾經投降過曹操,卻因其嫂嫂被曹操納為小妾而感到羞恥。於是,張繡反水,並偷襲了曹操。在這次的混戰時,曹操的愛將典韋、長子曹昂死於亂軍之手。之後,曹操和張繡之間接連不斷發生大戰,各有勝負。
官渡之戰時,袁紹曾派人拉攏張繡。其謀士賈詡認為張繡應該投靠曹操,並指出曹操不僅不會記仇,而且還會給張繡更大的利益;相反袁紹會因為他們勢力弱小而輕視他們。史書記載,「紹強盛,我以少眾從之,必不以我為重,曹公眾弱,其得我必喜」。張繡聽從了賈詡的建議歸附了曹操。曹操上表封張繡為揚武將軍。從此之後,張繡這支割據勢力退出了歷史舞臺。
劉備
曹操利用劉備與呂布之間的矛盾,佔據了徐州,呂布被殺,而劉備被迫入京做官。在這段時間內,劉備表現的相對低調。青梅煮酒、衣帶詔都是在這段時間發生的。雖然此時的劉備被困在曹操的勢力範圍之下,但他時時的想著離開這裡,以其宏圖之志。
碰巧,稱帝的袁術被擊敗之後想與袁紹聯合。為了阻止這兩股勢力的合併,曹操派遣劉備、朱靈攔截袁術。於是,劉備藉助這個機會,從新佔據徐州。此時,已經是官渡大戰的前夕,曹操認為不除去劉備,必是大患。史書上記載,,「夫劉備,人傑也。今不擊,必為後患」。曹操不顧其他大將的反對,進軍擊破了劉備。
失敗後的劉備投靠了袁紹。官渡之戰時,劉闢反叛曹操。袁紹派遣劉備帶兵接應劉闢。劉備乘勢進攻汝城等地,致曹操的大本營許昌人心不穩。史書記載,「自許以南,吏民不安,曹操患之」。曹仁認為大後方不穩地,不利於與袁紹大戰,於是建議出兵進攻劉備,並得到了曹操的肯定。失敗後的劉備又轉投劉表。
劉表
易中天在《品三國》中評價劉表是個漂亮的草包。的確,在官渡之戰時,袁紹曾聯絡劉表共同對抗曹操。劉表同意了袁紹的約定,但不出兵。同時,他也不幫助曹操。其手下韓嵩、劉先等人看不下去了,就進諫劉表表達自己的看法。他們認為劉表保持中立,只能得罪雙方。無論將來是誰勝出,勝利者都將拿劉表開刀。也就是說劉表必須支持袁紹和曹操中的一人。同時,他們並指出跟隨曹操會利大。
劉表聽後猶豫不決,就派韓嵩去許昌打探虛實。韓嵩告訴劉表,自己入京必然會被封官進爵,與劉表關係疏遠。然而,劉表堅持韓嵩入京。事情就如韓嵩所料一樣,果然他被升為零陵太守。劉表看到如此情況,大怒並囚禁了韓嵩。之後的官渡之戰中,劉表沒有動靜。
孫策
孫策,號稱小霸王。他在吳地打出一片天地。當聽說曹操與袁紹要大戰之時,他秘密部署軍隊,準備偷襲許昌,迎取天子。史書上記載,「策陰欲襲許迎漢帝,密治兵,部署諸將」。
然而,上天沒有給他這個機會。孫策曾經殺過吳郡太守許貢。許貢的門客下定決心要刺殺他。正巧,孫策在打獵時,碰達到這幾個門客。孫策被射傷面部。由於傷勢過重,孫策去世。雖然孫權被安排順利登基,但他還不能掌握東吳的大權。因此,官渡之戰時,東吳已經沒有了什麼大志向,能夠自保已經不錯了。
劉璋
公元194年,劉璋統領益州。曹袁大戰發生在公元200年。在這期間,史書沒有明確的記載劉璋是否與他們兩個人有瓜葛。但是,史書上記載,一直到赤壁之戰,劉璋忙碌著與張魯、趙韙大戰。筆者認為,此時的劉璋根本無暇顧及中原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