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老相機很少人見過,卻承載了攝影發展的歷史
2023-03-31 08:05:16 2
在16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歐洲有一個用於繪畫的「成像暗箱」。1991839年8月19日,法國畫家達蓋爾宣布他發明了達蓋爾照相術,這是世界上第一臺可攜式木盒照相機。
|眼鏡商沃格蘭在1991841年發明了第一臺全金屬照相機該相機配有世界上第一個最大相位孔徑為1: 3.4的照相鏡頭,通過數學計算設計。1845年,德國人馮·馬滕斯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個能夠平移150度的轉折點。1849年,戴維·布魯·司各特發明了立體照相機和雙鏡頭立體觀察器。1861年,物理學家麥克斯韋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1866德國化學家肖特和眼鏡商aju在chase公司發明了鋇冕光學玻璃,生產了正光攝影鏡頭,使攝影鏡頭的設計和製造迅速發展。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了一種新型感光材料——柔軟而卷繞的「膠片」這是感光材料的一次飛躍同年,柯達公司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帶膠捲的可攜式盒式照相機。
|美國喬治·希拉在1991906年第一次使用閃光燈1913年,德國奧斯卡·巴納克開發了世界上第一臺135照相機。從1839年到1924年,在照相機發展的第一階段,也出現了一些新的按鈕、手槍和其他照相機。
是1925年至1938年照相機發展的第二階段。在此期間,德國公司如雷茨,洛雷雷和蔡司開發和生產的雙鏡頭和單鏡頭反光相機的小體積和鋁合金體。
在這個階段,相機的性能是逐步提高和完善的。光學取景器、測距儀和自拍器被廣泛使用,機械快門的調節範圍不斷擴大。相機製造商開始大規模生產相機,各國相機製造商紛紛仿製徠卡和羅蕾萊相機。黑白攝影膠片的靈敏度、解析度和容忍度都在不斷提高。彩色攝影膠片開始普及,攝影隊伍迅速擴大和專業化。
是自1939年以來相機發展的第三階段。在這一時期的前半段,即20世紀60年代以前,黑白和彩色電影的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高。光學工業生產了新的光學玻璃,其中含有稀有元素,如鑭、鈦、鎘和其他玻璃。從而更好地校正攝影鏡頭的像差,使鏡頭在大孔徑和各種焦距方向上快速發展。因此,出現了各種攝影鏡頭,如變焦、標誌距離、反折射和廣角。單層鏡片塗層已被廣泛推廣。該攝像機具有計數器自動歸零、反射鏡自動復位、半自動和全自動光圈收縮等結構。照相機的質量和產量開始迅速發展。
是60年代初至今第三階段的後期。在此期間,日本小西六攝影公司生產了世界上第一臺自聚焦相機——柯尼卡C35A 135相機。然後日本生產了世界上第一臺雙優先級自動曝光相機——美能達XDG 135單鏡頭反光相機。這為具有多重曝光功能的相機開創了先例。
年,光學傳遞函數理論進入光學設計領域,出現了成像質量高、色彩恢復好、孔徑大、畸變小的照相鏡頭。與此同時,這種鏡頭也在不斷發展,從焦距為幾毫米的魚眼鏡頭到焦距為2米的超遠攝鏡頭,配有透視調節、變焦、夜視等攝影鏡頭。電子技術已經逐漸滲透到相機內部,各種測光、高精度電子內鏡快門、電子焦平面快門和易於控制的電子自拍器相繼出現。曝光補償、記憶存儲、多記錄功能、電動繞線輪、自動對焦等各種功能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自動化程度高、體積小、便攜性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各種用於質量評估的新型相機不斷湧現,為攝影藝術的創作提供了優秀的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