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蕉有著哪些著作理論?關於他的評價是怎麼樣的
2023-03-31 02:29:55 3
沙孟海:《白蕉題蘭雜稿卷跋》云:「白蕉先生題蘭雜稿長卷,行草相間,寢饋山陰,深見功夫。造次顛沛,馳不失範。三百年來能為此者寥寥數人」。
白蕉的理論著作不多,但質量很高,份量很大,主要有:《雲間談藝錄》《濟廬詩詞稿》《客去錄》《書法十講》《書法學習講話》等。他的理論特色,與他出色的文風相得益彰,著名的《書法十講》(散見與1996年-1998年的《書法雜誌》)為1962年在上海所作一系列書法講座的底稿,幽默流暢、清澈深入、娓娓道來、如拉家常,自然、輕鬆地闡釋了許多大而複雜的問題,講座的實況,比文章更為生動活潑。如論選帖,「選帖這一件事真好比婚姻一樣,是件終身大事,選擇對方應該自己拿主意。」「如果你把選帖問題去請教別人,有時就好象舊式婚姻中去請教媒人一樣。一個媒人稱讚柳小姐有骨子;一個媒人說趙小姐漂亮;一個媒人說顏小姐學問好,出落得一幅福相;又有一個媒人說歐陽小姐既端莊又能幹。
那麼糟了,即使媒人說的沒有虛誇,你的心不免也要亂起來。」(《選帖問題》)如論執筆,「怎樣去執筆,這問題又正和怎樣去用筷子一樣,簡單而平凡。」又說:「(正確的執筆)三個月後酸痛減,一年以後便不抖,功到自有好處。」(《執筆問題》)談運筆,說「折釵股」「屋漏痕」「錐劃沙」「印印泥」「端若引繩」、以及米芾的「無往不收,無垂不縮」等均源自蔡邕「藏頭護尾,力在字中」八字,「這樣看來,後世各家的議論,儘管花樣翻新,正好比孫悟空一筋鬥十萬八千裡,卻終難跳出如來佛的手掌。」(《運筆問題》)他還精到地分析了運筆的「力」「永字八法」,糾正了對「八法」的迷信。論書髓,說「大概書法到了『爐火純青』,稱為『合作』的地步,必定具備心境、性情、神韻、氣味四項條件。」並認為「四者除了天賦、遺傳關係之外,又總歸於學識,同時與社會歷史的環境和條件也是分不開的。有天資而不加學,則識不進。」(《書髓》)並論證了「學識與心境的關係」、「學識與性情的關係」、「學識與神韻的關係」、「學識與人品的關係」,皆極精到,限於篇幅,不能細數,諸君不妨找《書法十講》細細一讀。論碑與帖,說「碑與帖本身的價值,並不能以直接書石的與否而有所軒輊,原刻初拓,不論碑與帖,都是同樣可貴的」;「取長補短,原是遊藝的精神,只有如此,才有提高有發展。」「碑版多可學,而且學帖必先學碑。」「碑宏肆;帖瀟散。宏肆務去粗獷,蕭散務去側媚。書法宏肆而瀟散,乃見神採。」(《碑與帖》)論神採,則說「作字要有活氣,官止而神行,如絲竹方罷,而餘音嫋嫋;佳人不言而光華照人。」白蕉對前人的批評,能牢牢地把握感覺,十分到位地說出來,如論康有為用筆,說「頗似一根爛草繩」;論包慎伯草書用筆,「一路翻滾,大如賣膏藥好漢表演花拳秀腿。」這樣的理論,現在實在太少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