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峰,登頂!5G、北鬥助測「身高」,舉世矚目
2023-03-31 13:54:23 1
30秒後讀取
1.世界之巔有多高?珠穆朗瑪峰變高了還是變矮了?世界知名人物即將公布。
2.5月27日上午11點,珠穆朗瑪峰勘測攀登小組的8名成員在2020年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
僅用了兩個月,中國登山隊就踏上了珠穆朗瑪峰不可徵服的北坡,並成功登頂,將中國國旗置於世界之巔。
通過5G信號實時發回的直播圖像,可以看到登山運動員在攀登和撤退。他們在峰會上成功地設立了目標和其他測量設備。
珠穆朗瑪峰的具體數據需要仔細計算、分析和核實才能確定。這個過程需要3個月。
01
5G登上世界之巔
在過去的一個月左右,三大通信運營商已經實現了珠穆朗瑪峰的5G覆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分別在6500米前方營地、5800米前方營地和5300米珠峰營地完成了5G基站部署。
4月14日,中國電信聯合推出珠穆朗瑪峰24小時5G+VR+4K高清直播。
源/實時屏幕
從霍深山數以億計的雲監督員到數以千萬計的坐在那裡觀看「珠穆朗瑪峰十二小時」的網民,看著日出和日落,看著雲翻滾和雲翻滾,他們還在工作室裡找到了20年前的聊天室的感覺,感嘆珠穆朗瑪峰難以行走,無法看到「第三女神」無與倫比的神韻和魅力。
5G的意義不僅在於讓世界看到珠穆朗瑪峰,還在於對後來的「高度」測量、登山科學考察、環境監測等產生長尾效應。
5G是如何到達珠穆朗瑪峰的?
對於無法通車的山區道路,基站和供電設備重達幾噸,只能由幾十頭犛牛攜帶,而重達幾噸的傳輸光纜必須由人工攜帶。
他連夜出發,穿越了高村山口的200多個彎道,第二天中午抵達海拔5000多米的珠穆朗瑪峰大本營。中國電信的通信安全人員一直堅守在積雪覆蓋的高原上。
如何解決一日三餐是這裡的重中之重。一碗方便麵和一口巴贊解決一頓飯。家庭用水需要被帶到4公裡之外,食物需要在一小時之外的村子裡購買。
晚上,頭痛欲裂,通過吸氧症狀暫時緩解。睡眠障礙者將在凌晨3點起床,並在凌晨5點進行巡邏檢查。現場負責人將每隔一小時進入工作室檢查攝像機是否正常。
紫色的嘴唇,凌亂的頭髮,兩個多月沒有媳婦了,女兒病了,不能回家,這是高原通訊員。
02
中國第三次珠穆朗瑪峰測試成為主要力量
甚至鳥類也不能飛越珠穆朗瑪峰的頂峰,珠穆朗瑪峰的北坡是一條無法攀登的路線。它被稱為「死亡之旅」。
1924年8月6日。當英國登山隊到達8500米附近的第二級臺階時,由於缺氧,他們被迫下山。團隊成員馬洛裡和歐文堅持前進,再也沒有回來,成為世界登山史上的「馬洛裡之謎」。
自1953年5月紐西蘭人埃德蒙·希拉蕊和夏爾巴人丹增·諾蓋代表人類從南坡成功攀登珠穆朗瑪峰以來,全世界攀登珠穆朗瑪峰的人數已超過4800人,300多人在途中死亡。
為什麼要攀登珠穆朗瑪峰?馬洛裡說,「因為山就在那裡。」
2020年是第一次從北坡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60周年。這也是中國首次精確測量和公布珠穆朗瑪峰高度45周年。
1960年5月25日凌晨4點20分,三名中國登山運動員登上了世界之巔。這是人類第一次從北坡爬到世界最高峰。
1975年5月27日,登山隊員在珠穆朗瑪峰的頂部建立了一個目標地圖源/陝西省測繪局地理信息。
由於地質活動和溫度變化等環境因素,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每年都在變化。「從長遠來看,珠穆朗瑪峰將以每年4.4毫米的速度「增長」,也就是說,它將每15年「增長」約6.6釐米,」2020年珠穆朗瑪峰高度測量技術協調小組組長黨亞民解釋說。
上次高程測量的時間正好是15年。
2005年,中國採用了傳統大地測量和衛星測量相結合的技術方法,這也是第一次用冰雪雷達探測器測量冰雪厚度。最後,經過嚴格計算,第二次測量的珠穆朗瑪峰海拔為8844.43米。
在測量階段,測繪人員綜合運用了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衛星測量、積雪深度雷達測量、重力測量、衛星遙感、似大地水準面精化等測量技術。
其中,全球導航衛星系統衛星測量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它覆蓋了許多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包括中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美國的全球定位系統和WAAS、歐洲的伽利略和EGNOS以及日本的MSAS。
2005年測量珠穆朗瑪峰的「高度」時,全球導航衛星系統的衛星測量主要依靠全球定位系統。今年的調查還將涉及中國的北鬥、全球定位系統、伽利略和GLONASS四大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並將主要使用北鬥數據。
2005年珠穆朗瑪峰重新測量交叉調查
為什麼中國需要三次登上珠峰來測量珠穆朗瑪峰?
為什麼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需要在珠穆朗瑪峰覆蓋5G?
因為山在那裡,山在中國。
作者/信息技術時報記者孫豔整合報導
編輯/踢妹妹
排版/馮
圖片/新華社陝西省測繪局地理信息網
視頻/中央電視臺新聞中國電信
來源/信息技術時代公共數字第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