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發明一種帽子,只為了避免大臣交頭接耳
2023-03-31 02:47:04 1
在古代,官帽又被稱為「烏紗帽」,這既是官位的象徵,現在也被用來指代「權力」。實際上,歷朝歷代的烏紗帽,樣子都是由區別的。其中最為個性的,要數宋朝的官帽。
宋代的官帽,名叫展角,另外一個通俗且形象的名字是長翅帽。這是因為,這種官帽的兩個邊,各配有一根又平又長的「翅」。而傳說,這種官帽的發明人,正是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他為何會發明這種奇形怪狀的帽子呢?
趙匡胤登上皇帝寶座的時候,年齡不大,只有33歲而已。而他原來是北周的大將,通過「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方式走上帝位。因此,當他當上皇帝以後,下面許多大臣其實都是他原來的同事。而且,不少人在「陳橋兵變」中有擁立之功,因此,他們並未對這個皇帝表現出足夠的尊重。
有一次,趙匡胤上朝,他正襟危坐在朝堂上,聽下面的臣子向他奏報。可是,本來嚴肅莊重的朝堂上,不一會便傳來了嘰嘰喳喳的竊竊私語聲。趙匡胤皺了皺眉頭,往下一看,原來幾個大臣並沒有專心「聽課」,而是湊在一起開起了「小會」。
趙匡胤當時內心極為憤怒,但是礙於情面,他並未在滿朝文武百官面前發作。可沒想到,眾臣卻把他的這種反應當成了軟弱,後來這種現象愈演愈烈,每次上朝,總有一些大臣在下面交頭接耳、嘀嘀咕咕。長此以往,這可成何體統?趙匡胤於是便想了一個辦法,給這些大臣立立規矩。
不久,他命人做了一批新的官服、官帽,讓所有大臣必須著新官服上殿。這官服沒有什麼新奇的,唯獨官帽讓大臣們感到很奇怪。這種官帽上面左右各有一支長長的翅,而這種翅是用薄鐵片或者竹片做成的,長度在一尺以上。
官員們戴著這種帽子上朝,才發現了皇帝的用心。原來,只要官員們再動一動腦袋,帽子上面的長翅也會跟著晃動,這樣,只要誰在下面亂動,皇帝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不僅如此,戴上這種長翅帽後,要想交頭接耳,就必須歪過頭去面對面談話,否則兩個帽子的長翅就會碰到一起。用了這個方法,朝臣們再也不敢造次,朝堂上就安靜了許多。
趙匡胤讓大臣們戴這種長翅帽,久而久之,竟然還讓他們產生了條件反射,即便是不上朝時,他們也總感覺自己是帶著長翅帽的,因此也鬧出了不少笑話。
宋真宗時期,宰相寇準一次去體察民情。他打扮成一個書生的模樣,與一名鄉下老者交談。雖然寇準衣著隨意,也沒有什麼排場,可這個老者卻始終對他出奇的尊敬,談話舉止也異常拘謹。
寇準非常納悶,於是便問老者:「您是長輩,我是晚輩,還是一個窮書生,為何您對我如此尊敬呢?」誰知老者聽罷呵呵一笑,對寇準說:「您是朝廷命官,小人怎不敢尊敬呢?」寇準一聽,當時就覺得很奇怪,他這一身普普通通的裝扮,怎麼就讓老者看出來自己的真實身份呢?
幾經追問,老者這才開口解釋說:「大人雖然沒有穿官服,可走路的時候小心翼翼,左顧右盼,生怕有東西碰到您的帽子,這肯定是長期戴著官帽養成的習慣!」寇準聽後,大笑而去。
這說明,頭上的帽子容易摘去,然而扣在心裡的帽子,已經摘不掉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儘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