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開不壞的五款suv(這些SUV各有一個厲害之處)
2023-07-30 14:25:21
作為有車以後評測組的一員,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裡,我們已經累計完成了420餘款車型的測試,其中SUV車型有220餘款,佔總測試車型的一半以上。此外,我們還依據各個項目的測試成績,為所測試車型進行了排名。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SUV車型的各項測試之最都是哪些車。
越野性能之最-奔馳GLE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在2019年10月10日正式上線的「SUV性能評測體系」,該套評測體系主要針對最大爬坡角度、最大側傾角、最大牽引力、懸掛行程等通過性參數、對滑輪組脫困以及動力性等項目進行測試,以此對SUV的越野性能進行客觀全面的評測。不過由於該評測體系剛剛成立不到4個月,目前只有14款四驅版本車型進行了測試。而在這14款車型中,奔馳GLE以總分157.7的成績暫列榜單第一,普拉多則以155.84分屈居第二。
首先是常規的四驅脫困項目,奔馳GLE採用的是奔馳4MATIC四驅系統。GLE採用的這套全時四驅系統與奔馳家族最強越野車G級的區別在於其並沒有配備三把差速鎖,完全依靠中央分動箱及4ETS電子限滑系統來分配扭矩和抑制車輪空轉。我們將駕駛模式切換為OFF ROAD,並關閉ESP動態車身穩定控制系統。此時在中控屏幕中會顯示車輛踏板深度、車身姿態角度、方位信息等,幫助駕駛者實時掌控車身姿態。
經實測,奔馳GLE雙前後輪有附著力時,車輪未發生打滑。在通過交叉軸時,車輪有3秒打滑。在通過單前、單後輪有附著力時,車輪有7秒打滑。最終,在四驅脫困項目中,奔馳GLE獲得42分。而位列第二的普拉多由於在單後輪有附著力時打滑時間較長,單前輪有附著力時脫困失敗,因此與奔馳GLE拉開了將近20分的差距。
在通過性參數方面,奔馳GLE最小離地間隙為26釐米、接近角24.46°、離去角29.8°、通過角21.32°、進氣口高度87釐米、最大側傾角38.8°、懸掛行程30釐米,該項總得分為73.88分。從成績來看,奔馳GLE的接近角、離去角、通過角、進氣口高度、懸掛行程參數都不如排名第二的普拉多,但是其最小離地間隙與最大側傾角是優於普拉多的。
在動力性項目中,奔馳GLE最大爬坡度為30°,最大牽引力為2066N,該項分數總計38.28分。在測試過程中,由於奔馳GLE在倒車下坡時前輪出現抱死情況,在日常越野中極有可能讓車輛產生意想不到的側滑,從而釀成重大事故,因此對奔馳GLE做出減3分的懲罰。最終,奔馳GLE憑藉穩定的發揮,獲得SUV性能評測體系榜單第一名。
加速性能之最-AMG GLC 63
目前,SUV加速排行榜單第一位是梅賽德斯- AMG GLC 63 4MACTIC ,其0-100km/h加速時間僅為4.14秒。代號為「63」的車型,是目前奔馳家族中代表極致性能的序列,它們可以給駕駛者帶來無窮無盡的駕駛快感。讓一臺SUV的百公裡加速成績跑進4秒,AMG不愧是性能界的一霸。
我們測試的這臺AMG GLC 63搭載一臺4.0L V8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350 kW(476馬力)/5500rpm,最大扭矩650Nm/1750-4500rpm。單從帳面數據來看已經非常暴力了,而當你將油門一踩到底,強烈的推背感衝擊著心臟,讓你喘不過氣來,既驚恐又興奮。
將駕駛模式切換到Sport 模式,再手動關閉牽引力控制系統,左腳剎車右腳油門,準備開始進行彈射起步,這時AMG GLC 63轉速可以維持在3600rpm。鬆開剎車,後輪會瘋狂打滑,伴隨著車尾肆意的甩動,車輛狂奔而出。
而低調的外觀又為它披上了一層人畜無害的偽裝,尤其是在紅綠燈路口,那是它扮豬吃老虎的最佳場地。如果有一天,你被一臺奔馳GLC「嘣了」,先不要急著去「報仇」,瞅瞅車尾是不是還有AMG 的字樣。
制動性能之最-保時捷 Macan
保時捷作為一個擁有悠久運動性能傳承史的豪華品牌,其保時捷911系列車型,絕對是性能、操控、運動的代名詞。而保時捷的SUV車型,也完美地繼承了這一些優勢。就比如位列SUV制動排行榜第一的保時捷Macan,在算上駕駛者體重後車重近2噸的前提下,100-0km/h剎車距離只有33.64米。要知道,位於制動排行總榜單第一的保時捷718 Cayman百公裡制動成績也只有32.04米。
我們測試的這輛Macan搭載尺寸規格為前235/55 R19、後255/50 R19的米其林LATITUDE SPORT 3輪胎,這是一套主打幹地抓地力和溼地排水性的輪胎。制動系統方面,前輪採用對向4活塞卡鉗,通風剎車盤直徑345mm,後輪為單活塞卡鉗。
當車速超過100km/h時全力制動,其剎車力度非常穩定且沒有明顯的衰減現象,全程非常平穩,剎車踏板腳感很好,一點也不生硬,ABS介入迅速,並且介入後對踏板的控制也很細膩,沒有嚴重彈腳的情況。
在車速達到105km/h左右時全力制動,初始加速度就能從-0.8g上漲到-1.7g,其後逐漸回落至-1g。中後程加速度也能維持在-1.1g左右,制動力沒有出現任何衰減的跡象。最終,Macan取得33.64米的百公裡制動成績,是我們目前測試過的剎車表現最好的SUV。
後排縱向空間之最-東風風光ix7
車內空間絕對是國產自主品牌的強項,SUV也不例外,而東風風光ix7也成功榮登SUV後排縱向空間排行榜第一名。東風風光ix7作為一款7座中型SUV,也是目前風光SUV家族的旗艦車型。
東風風光ix7的長寬高分別為4930/1935/1765mm,軸距為2810mm。靠著尺寸優勢,風光ix7的橫向空間和縱向空間均為同級優秀水平。尤其最大990mm的第二排縱向空間,為目前中型SUV之最。此外,第二排、第三排地板為全平設計,提高了後排中間乘客的乘坐舒適性。
除此之外,東風風光ix7第二排座椅可支持前後調節,第二排縱向空間調節範圍為570-990mm。因此第三排縱向空間可以獲得560-890mm的可調範圍,進一步提高了第三排座椅的實用性。
後備廂空間之最-雷克薩斯LX570
對於一臺SUV來說,除了寬大的車內乘坐空間外,後備廂的儲物空間也非常重要,而這也是許多人選擇SUV的原因之一。目前,在SUV後備廂空間排行榜位列第一的是這臺來自雷克薩斯的大型SUV-雷克薩斯LX570。超過5米的車身長度以及接近2米的車身高度,宛如一座行走的堡壘。
我們實測的這臺雷克薩斯LX570是一款5座版本的車型,因此其後備箱空間容積之大可想而知。經實測,雷克薩斯LX570後備廂空間深1150mm、寬1050-1430mm、高1040mm,可放下33個標準大小(30*30*30釐米)的紙箱。
這樣的後備廂空間表現,無論是日常使用還是長途自駕遊,LX570都可以裝載更多的物資。在後排座椅放倒的情況下,後排縱向深度達到了1750mm,並且全平,拓展空間進一步加強。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成功的男士更喜歡選擇雷克薩斯LX570,因為「有容乃大」且還低調的個性才更是他們所追求的。
底盤舒適性之最-紅旗E-HS3
其實在看到SUV底盤舒適性排行第一名的時候,我也有些不太相信。因為在我的印象中,配備了自適應雙軸空氣懸掛、動態減振控制系統的寶馬X7才是最舒服的。不過按顛出水量的測試成績來看,來自中國高端汽車品牌的首款純電動SUV——紅旗E-HS3,以11.67ml的顛出水量,榮登排行榜第一。
衡量車輛舒適性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底盤濾振性,這與它的懸掛系統相關。紅旗E-HS3使用的是前麥弗遜式獨立懸掛 後多連杆式獨立懸掛,是城市SUV常見的懸掛組合。
在濾振測試中紅旗E-HS3平均撒出的水量為11.67ml,成績非常不錯。紅旗E-HS3的電池包置於底盤底部,大幅增加了車身重量,加上偏舒適的懸掛調校風格,日常駕駛有厚實感。紅旗E-HS3過減速帶時車身姿態比較從容,沒有太多餘的晃動。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寫在最後
這些就是我們在2019年實測的SUV中各項實測分別排行榜首的SUV車型,除此之外我們還有220餘款SUV車型的實測數據,如果您有買SUV的計劃,不妨現在去有車以後App查看實測榜單,來了解一下自己所感興趣車型的實測表現。在新的一年裡,我們也將不斷完善實測榜單車型,為大家帶來最新最全的實測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