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張愛玲經典抒情文:有幾句話同讀者說

2023-07-19 07:57:23 3

  抒情作文就是通過借物或者借景來抒發自己情感的作文類型。小編整理了相關的作文範文,快來欣賞吧。

  有幾句話同讀者說

  我自己從來沒想到需要辯白,但最近一年來常常被人議論到,似乎被列為文化漢奸之一,自己也弄得莫名其妙。我所寫的文章從來沒有涉及政治,也沒有拿過任何津貼。想想看我惟一的嫌疑要末就是所謂「大東亞文學者大會」第三屆曾經叫我參加,報上登出的名單內有我;雖然我寫了辭函去(那封信我還記得,因為很短,僅只是:「承聘為第三屆大東亞文學者大會代表,謹辭。張愛玲謹上。」)報上仍舊沒有把名字去掉。

  至於還有許多無稽的謾罵,甚而涉及我的私生活,可以辯駁之點本來非常多。而且即使有這種事實,也還牽涉不到我是否有漢奸嫌疑的問題;何況私人的事本來用不著向大眾剖白,除了對自己家的家長之外仿佛我沒有解釋的義務。所以一直緘默著。同時我也實在不願意耗費時間與精神去打筆墨官司,徒然攪亂心思,耽誤了正當的工作。但一直這樣沉默著,始終沒有闡明我的地位,給社會上一個錯誤的印象,我也覺得是對不起關心我的前途的人,所以在小說集重印的時候寫了這樣一段作為序。反正只要讀者知道了就是了。《傳奇》裡面新收進去的五篇,《留情》、《鴻鸞禧》、《紅玫瑰與白玫瑰》、《等》、《桂花蒸阿小悲秋》,初發表的時候有許多草率的地方,實在對讀者感到抱歉,這次付印之前大部分都經過增刪。還有兩篇改也無從改起的,只好不要了。

  我不會做詩的,去年冬天卻做了兩首,自己很喜歡,又怕人家看了說「不知所云」;原想解釋一下,寫到後來也成了一篇獨立的散文。現在我把這篇《中國的日夜》放在這裡當作跋,雖然它也並不能夠代表這裡許多故事的共同的背景,但作為一個傳奇未了的「餘韻」,似乎還適當。

  封面是請炎櫻設計的。借用了晚清的一張時裝仕女圖,畫著個女人幽幽地在那裡弄骨牌,旁邊坐著奶媽,抱著孩子,仿佛是晚飯後家常的一幕。可是欄杆外,很突兀地,有個比例不對的人形,像鬼魂出現似的,那是現代人,非常好奇地孜孜往裡窺視。如果這畫面有使人感到不安的地方,那也正是我希望造成的氣氛。

  打人

  在外灘看見一個警察打人,沒有緣故,只是一時興起,挨打的是個十五六歲的穿得相當乾淨的孩子,棉襖棉褲,腰間系帶。警察用的鞭,沒看仔細,好像就是警棍頭上的繩圈。「嗚!」抽下去,一下又一下,把孩子逼在牆根。孩子很可以跑而不跑,仰頭望著他,皺著臉,眯著眼,就像鄉下人在田野的太陽裡睜不開眼睛的樣子,仿佛還帶著點笑。事情來得太突兀了,缺乏舞臺經驗的人往往來不及調整面部表情。

  我向來很少有正義感。我不願意看見什麼,就有本事看不見。然而這一回,我忍不住屢屢回過頭去望,氣塞胸膛,打一下,就覺得我的心收縮一下。打完之後,警察朝這邊踱了過來,我惡狠狠盯住他看,恨不得眼睛裡飛出小刀子,很希望我能夠表達出充分的鄙夷與憤怒,對於一個麻風病患者的憎怖。然而他只覺得有人在注意他,得意洋洋緊了一緊腰間的皮帶。他是個長臉大嘴的北方人,生得不難看。

  他走到公眾廁所的門前,順手揪過一個穿長袍而帶寒酸相的,並不立即動手打,只定睛看他,一手按著棍子。那人於張惶氣惱之中還想講笑話,問道:「阿sir是為仔要我登牢子?

  大約因為我的思想沒受過訓練之故,這時候我並不想起階級革命,一氣之下,只想去做官,或是做主席夫人,可以走上前給那警察兩個耳刮子。

  在民初李涵秋的小說裡,這時候就應當跳出一個仗義的西洋傳教師,或是保安局長的姨太太(女主角的手帕交,男主角的舊情人。)偶爾天真一下還不要緊,那樣有系統地天真下去,到底不大好。

  寫什麼

  有個朋友問我:「無產階級的故事你會寫麼?」我想了一想,說:「不會。要麼只有阿媽她們的事,我稍微知道一點。」後來從別處打聽到,原來阿媽不能算無產階級。幸而我並沒有改變作風的計劃,否則要大為失望了。

  文人討論今後的寫作路徑,在我看來是不能想像的自由——仿佛有充分的選擇的餘地似的。當然,文苑是廣大的,遊客買了票進去,在九曲橋上拍了照,再一窩蜂去參觀動物園,說走就走,的確可羨慕。但是我認為文人該是園裡的一棵樹,天生在那裡的,根深蒂固,越往上長,眼界越寬,看得更遠,要往別處發展,也未嘗不可以,風吹了種子,播送到遠方,另生出一棵樹,可是那到底是很艱難的事。

  初學寫文章,我自以為歷史小說也會寫,普洛文學,新感覺派,以至於較通俗的「家庭倫理」,社會武俠,言情豔情,海闊天空,要怎樣就怎樣。越到後來越覺得拘束。譬如說現在我得到了兩篇小說的材料,不但有了故事與人物的輪廓,連對白都齊備,可是背景在內地,所以我暫時不能寫。到那裡去一趟也沒有用,那樣的匆匆一瞥等於新聞記者的訪問。最初印象也許是最強烈的一種。可是,外國人觀光燕子窩,印象縱然深,我們也不能從這角度去描寫燕子窩顧客的心理吧?

  走馬看花固然無用,即使去住兩三個月,放眼搜集地方色彩,也無用,因為生活空氣的浸潤感染,往往是在有意無意中的,不能先有個存心。文人只須老老實實生活著,然後,如果他是個文人,他自然會把他想到的一切寫出來。他寫所能夠寫的,無所謂應當。

  為什麼常常要感到改變寫作方向的需要呢?因為作者的手法常犯雷同的毛病,因此嫌重複。以不同的手法處理同樣的題材既然辦不到,只能以同樣的手法適用於不同的題材上——然而這在實際上是不可能的,因為經驗上不可避免的限制。有幾個人能夠像高爾基像石揮那樣到處流浪,哪一行都混過?其實這一切的顧慮都是多餘的吧?只要題材不太專門性,像戀愛結婚,生老病死,這一類頗為普遍的現象,都可以從無數各各不同的觀點來寫,一輩子也寫不完。如果有一天說這樣的題材已經沒的可寫了,那想必是作者本人沒的可寫了。即使找到了嶄新的題材,照樣的也能夠寫出濫調來。

  到底是上海人

  一年前回上海來,對於久違了的上海人的第一個印象是白與胖。在香港,廣東人十有八九是黝黑瘦小的,印度人還要黑,馬來人還要瘦。看慣了他們,上海人顯得個個肥白如瓠,像一代乳粉的廣告。

  第二個印象是上海人之「通」。香港的大眾文學可以用膾炙人口的公共汽車站牌「如要停車,乃可在此」為代表。上海就不然了。初到上海,我時常由心裡驚嘆出來:「到底是上海人!」我去買肥皂,聽見一個小學徒向他的同伴解釋:「喏,就是張勳的勳,功勳的勳,不是」薰風的薰。《新聞報》上登過一家百貨公司的開幕廣告,用並散並行的陽湖派體裁寫出切實動人的文字,關於選擇禮品不當的危險,結論是:「友情所系,詎不大哉!」似乎是諷刺,然而完全是真話,並沒有誇大性。

  上海人之「通」並不限於文理清順,世故練達。到處我們可以找到真正的性靈文字。去年的小報上有一首打油詩,作者是誰我已經忘了,可是那首詩我永遠忘不了。兩個女伶請作者吃了飯,於是他就做詩了:「樽前相對兩頭牌,張女雲姑一樣佳。塞飽肚皮連贊道:難覓任使踏穿鞋!」多麼可愛的,曲折的自我諷嘲!這裡面有無可奈何,有容忍與放任——由疲乏而產生的放任,看不起人,也不大看得起自己,然而對於人與已依舊保留著親切感。更明顯地表示那種態度的有一副對聯,是我在電車上看見的,用指甲在車窗的黑漆上刮出字來:「公婆有理,男女平權。」一向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由他們去吧!各有各的理。「男女平等」,鬧了這些年,平等就平等吧!——又是由疲乏而起的放任。那種滿臉油汗的笑,是標準中國幽默的特徵。

  上海人是傳統的中國人加上近代高壓生活的磨練,新舊文化種種畸形產物的交流,結果也許是不甚健康的,但是這裡有一種奇異的智慧。

  誰都說上海人壞,可是壞得有分寸。上海人會奉承,會趨炎附勢,會混水裡摸魚,然而,因為他們有處世藝術,他們演得不過火。關於「壞」,別的我不知道,只知道一切的小說都離不了壞人。好人愛聽壞人的故事,壞人可不愛聽好人的故事。因此我寫的故事裡沒有一個主角是個「完人」。只有一個女孩子可以說是合乎理想的,善良、慈悲、正大,但是,如果她不是長得美的話,只怕她有三分討人厭。美雖美,也許讀者們還是要向她叱道:「回到童話裡去!」在《白雪公主》與《玻璃鞋》裡,她有她的地盤。上海人不那麼幼稚。我為上海人寫了一本香港傳奇,包括《泥香屑》、《一爐香》、《二爐香》、《茉莉香片》、《心經》、《琉璃瓦》、《封鎖》、《傾城之戀》七篇。寫它的時候,無時無刻不想到上海人,因為我是試著用上海人的觀點來察看香港的。只有上海人能夠懂得我的文不達意的地方。

  我喜歡上海人,我希望上海人喜歡我的書。

同类文章
手心裡的愛作文500字

手心裡的愛作文500字

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裡,爸爸媽媽非常疼愛我,他們對我的愛就像空氣和陽光,看不到,卻能時時刻刻感受得到。我是一個粗心、馬虎的小姑娘,寫作業時,經常會把「7」寫的像「1」,把「目」看成「日」……,所以我常常和100分無緣。但每次拿著不理想的成績回家時,爸爸總是心平氣和地給我講解,從來沒有表現出
三尺講臺一生情誼作文700字

三尺講臺一生情誼作文700字

三尺講臺,三寸筆,三寸舌,三千桃李;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梁。——題記老師就像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老師就像一把鑰匙,為我們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老師是春蠶,吐盡銀絲只為他人御風寒。六年的年輪如流水般稍縱即逝,一去不復返,令我獲益匪淺的一位老師就是她——劉老師。我和她在一起的
幸福的禮物作文1000字

幸福的禮物作文1000字

「叮鈴鈴」放學鈴響了,從教室裡飛跑出來一群小學生,第一個便是小文同學,臉上洋溢著笑嘻嘻的表情,興奮地不得了!因為她今天考試得了第一名,她還記得,媽媽答應過她,只要她得第一名,就會送給她一個禮物,想到這兒,小文的腳步不由得加快了,為的是趕快回家領禮物。回家的路上,她一直美美的想著:向媽媽要什麼
半份禮物作文450字

半份禮物作文450字

母親的生日快到了,我和我的哥哥想給母親一個驚喜,我和哥哥想到母親看到我們的禮物笑的那麼燦爛時,我和哥哥高興死了。我們把這好消息告訴了爸爸,爸爸笑著摸我們的頭。「這真是個好主意」爸爸說,「你們媽媽知道了,肯定高興得不得了。」從爸爸的語氣中,我們知道他想什麼。生活中,爸爸給予媽媽的東西太少了,媽
一個珍貴的蝴蝶結作文650字

一個珍貴的蝴蝶結作文650字

在我家木頭柜子裡,有一個蝴蝶結靜靜地躺在那,這個蝴蝶結雖小,但它見證著一段美好的回憶。表姐比我大兩歲,是姨媽家的女兒,因為姨媽要去美國,所以表姐暫時住在我家,這一住就是兩年。表姐在我家住的期間,我們在一起玩,一起鬧,一起哭,一起笑。有時,我們一鬧彆扭,爸爸媽媽就不管誰對誰錯,張口就吵我、罵我
未來的祖國母親作文600字

未來的祖國母親作文600字

21世紀,我們生活在祖國母親的懷抱中,我們的母親是那樣的美麗。鬱鬱蔥蔥的樹木是她的一根根秀髮;清潔的河水是她的血液;大地是她的皮膚;欣欣向榮的草地和花朵是她的衣服;而我們則是她的孩子。可是,在22世紀的今日的祖國母親……今日的祖國母親在哭泣,當你再看一眼我們的祖國時,你會震驚。為什麼會這樣?
藍天綠水中國夢作文700字

藍天綠水中國夢作文700字

中國夢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而我的中國夢就是讓環境更美好,天更藍,水更清,草更綠。但現在中國的環境並不是那樣美好:空氣汙染,水源汙染,已成為人們生活的大問題。原來霧霾鮮為人知,但在20xx年的冬天,霧霾已成了人人談論的話題。在我的記憶裡,那個冬天是灰色的。天空總是灰濛濛的,收音機裡的天氣預報
永別的禮物作文800字

永別的禮物作文800字

那年冬天,與往常一樣大雪紛飛,寒風刺骨。我卻看到了爺爺虛弱中帶著些許欣慰的笑容和奶奶含著淚花的眼眶,這幅畫面讓我至今記憶猶新。太好了!太好了!終於等到爺爺85歲大壽的日子。我懷著激動的心情,帶著提前為爺爺準備的生日禮物來到了爺爺家。三步,二步,一步!離爺爺的距離越來越近了,終於走到了爺爺的身
黎明·夕陽·星夜作文700字

黎明·夕陽·星夜作文700字

禮物,不在於多少,不在於奢華,而在於一份真心,一份情。作為21世紀的少年,我們的生活已經被手機、電腦、電視、玩具、遊戲、佔據了整顆心,與此同時,我們正忽略著大自然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從日出到日落,從燒雲流過到黑夜覆蓋,每個鏡頭,都是大自然給我們最美的享受。「百日一照,浮雲自開。」看,天邊出現了
最珍貴的禮物作文900字

最珍貴的禮物作文900字

今年暑假在家看了歐·亨利的一篇小說《麥琪的禮物》,故事的情節深深打動了我,德拉為了給丈夫心愛的金表配上一副精巧的表鏈,忍痛賣掉自己一頭美麗的頭髮。那「美麗的頭髮披散在身上,像一股褐色的小瀑布,奔瀉閃亮」,丈夫吉姆非常喜愛妻子這頭美麗的褐發。他深知愛妻為了裝扮頭髮對百老匯路上一家商店櫥窗裡陳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