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是多少歲?三十歲的人要確立人生方向了!
2023-04-01 21:34:53
很多人會聽到而立之年這個詞來形容一個人的歲數,那麼而立之年是多少歲?而立之年出自於哪裡,又有哪些故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一、而立之年是指三十歲:
「而立」的意思是自立於世,古時多指學有所成,現今多用「而立」或「而立之年」來指人到了三十歲的年齡。
「三十而立」則是指人到了三十歲時就應該確定自己的人生目標與發展方向。
二、而立之年的出處:
《論語·為政篇》中記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故後人遂用「而立之年」、「不惑之年」、「知命之年」等來作為年齡稱謂。而立之年即三十歲。
三、而立之年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在魯國政壇受到排擠,遂帶領自己的弟子開始周遊列國。在經歷衛國、鄭國、陳國、晉國等國家時均遭遇碰壁,於是來到了蔡國閒居。孔子在與自己的弟子們談起自己的經歷時,說自己從三十歲開始立志弘道,到現在快七十歲了,自己的「仁政」思想還是不被各諸侯國所接受,感慨萬千。也因此才有了《論語·為政篇》裡的:「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四、其他年齡稱謂:
襁褓:指未滿周歲的嬰兒
孩提:指兩、三歲的兒童
垂髫:指幼年兒童,也叫「總角」
豆蔻:指十三歲的少女
及笄:指十五歲的女子
弱冠:指二十歲的男子,也叫「加冠」
而立:指三十歲
不惑:指四十歲
知命:指五十歲,也叫「知天命」、「半百」
花甲:指六十歲,也叫「耳順」
古稀:指七十歲
耄耋:指八、九十歲
期頤:指一百歲
所以而立之年是多少歲呢?一般是指到了三十歲的年紀的人。相信大家也已經了解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