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發現「禿頭榴槤」,渾身光溜溜肉質鮮嫩,專家狂喜忙嫁接
2023-03-31 18:19:06 1
榴槤被稱為「水果之王」,氣味濃烈。戀人們讚美它的香味,而憎恨者抱怨它的氣味。貝殼上覆蓋著密集的三角形尖刺,似乎能讓人們保持一個相互尊重的距離。如果榴槤殼上的刺都消失了,你能想像它會是什麼樣子嗎?
據《亞洲一報》4月24日報導,這種「禿頭」榴槤已經在印度尼西亞出現。印度尼西亞植物園和農業中心已經嘗試嫁接和培育它,但是只有少量的禿榴槤生長在一棵樹上。
科學家無法解釋禿頭榴槤是如何形成的。根據植物學家格雷戈裡·加納迪·漢巴裡的說法,這可能是自然突變或隱性基因的結果。
漢巴裡在位於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南部茂物的生物多樣性保護中心默卡薩裡水果園工作,他說:「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性非常小,只有百萬分之一。」
2007年,在峇里島東部的龍目島發現了第一隻禿頭榴槤。它生長在當地村民院子裡的一棵樹上,旁邊有許多常見的多刺榴槤。
起初,村民們害怕它有毒,不敢吃它。在接下來的季節裡,又一顆禿榴槤從這棵樹上長了出來。這個村民的兒子決定嘗嘗它的味道,發現它和其他榴槤一樣又嫩又嫩。
隨後,西努沙登加拉農業局立即收集了50個嫁接品種,培育了23,000株樹苗。許多樹苗被送到其他地方去種植,據說沒有禿榴槤生長。
禿榴槤已經成功地從正弦藤原種植的樹苗中生長出來。種子測試和認證負責人麥辛說:「感謝上帝。來自50棵樹...終於有了禿頭榴槤的果實。人們將不再稱禿頭榴槤為騙局。」
麥可·希恩說:「樹上長出禿榴槤的花中,只有2%變成了禿榴槤,其餘的都枯萎死亡,毫無結果。只有當樹上的雌雄花靠得很近時,沒有刺的榴槤才能生長,這表明這是隱性基因的結果。」
默卡薩裡水果園的植物學家也在水果園種植了嫁接植物。到2019年,它已經培育了1000株幼苗,並出售給公眾,但只有三棵樹成功地種植在莊園裡,沒有禿頂榴槤生產。
馬塔蘭大學的農業學院也嘗試種植這種稀有的榴槤,但是四年來都沒有成功。馬塔蘭大學的穆罕默德·薩揚教授說:「如果這種禿榴槤是正常的遺傳問題,我們也許可以通過組織培養大規模種植這種水果。然而,如果這只是一個突變,我們就無能為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