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的結局:位極人臣,千百年來只有他做到了最好!
2023-03-30 19:04:53 2
中華民族之中,漢族人數眾多,那麼漢族這個名稱來自哪裡呢?原來,它來自距今兩千多年的漢朝。茶餘飯後,老一輩的人們往往會提起一句成語: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年少的我們往往感嘆這句成語能夠順嘴而出,卻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今天就讓我們來探究蕭何的身世。
跟隨劉邦徵戰天下
蕭何是沛縣縣吏,而我們都知道劉邦是沛縣亭長,所以一開始劉邦與蕭何就是同鄉,是他最親密的戰友。秦末戰亂,百姓們紛紛起義,劉邦也不例外。他積蓄了一股勢力,趁著秦朝軍事力量薄弱,攻克了秦朝都城鹹陽,活捉了秦王子嬰。劉邦能夠在眾多勢力眼皮底下率先攻入鹹陽,蕭何的謀劃必不可少。蕭何作為劉邦的軍師,不斷為劉邦出謀劃策,是他不可或缺的智囊。
掌握先機安定後方
秦朝滅亡之後,蕭何收集了秦朝所有的法律條文,律令,書籍,增長了知識,為以後在楚漢戰爭中贏得先機以及安撫眾諸侯發揮出了無比重要的作用。此外,他還結合實際,制定了適合漢朝的法律律令,掌握了全國山川險要圖。在楚漢戰爭中,他堅守大後方漢中,數次擊退了楚軍的進攻,使劉邦可以毫無後患地進攻項羽大本營。最終逼死項羽,取得楚漢戰爭的勝利,這其中也是蕭何一直在出謀劃策。
制定律令一統天下
漢朝建立後,因為立下大功,蕭何被任命為丞相。但他並沒有洋洋自得,而是繼續用謙虛的態度為穩定漢朝統治出謀劃策,他採用謫秦六法,重新制定更加人性化的法律條文,主張「無為而治」,使得漢朝初期恢復生氣,安定了民心。同時他繼續發揮在軍事上的天賦,協助劉邦大破韓信,英布等諸侯王。韓信因為蕭何的推薦而被提拔,因為蕭何的進言而被斬首,這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來歷。
忠心輔佐善始善終
古往今來不缺乏「鳥盡弓藏」的事例,有功之臣往往最先被殺,然而蕭何在劉邦死後還能繼續輔佐漢惠帝,最終病死,不得不說蕭何真乃有大智慧之人,他不貪天之功,懂得隱藏鋒芒,友善待人,最終得以善終,這無疑是一位謀臣最好的結局,可見做人謙虛,是最好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