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真假金庫事件 日本人\"引以為豪\"的犯罪案
2023-03-30 19:09:14 3
在日本銀行的服務時間是特別短的,有去過日本的應該有點印象,除了銀行之外,還會有一個類似於ATM機的夜間金庫,而夜間金庫也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所以才有了後來1973年真假夜間金庫事件,該事件也成為日本未能破解的懸案之一,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日本1973年真假夜間金庫事件。
夜間金庫是什麼?
夜間金庫,是日本銀行的一種特殊服務業務,日本銀行業的服務時間特別短,櫃檯每天下午3點關閉,禮拜六、日則全天不開門;ATM機,則無論工作日、休息日,到傍晚6點便會關閉。顧客既存不了錢,也取不到錢,非常的不便。特別是那些休息日及晚上需要營業的飲食店及夜店,店主的銷售款存不了銀行,又不願意把大量的錢款留在店內。這時,他們的選擇就只有銀行的收費夜間金庫,簡稱夜間金庫。夜間金庫是一種跟ATM機差不多大小的機器。
夜間金庫的運轉模式:
休息日及夜晚營業的飲食店及其他消費行業的店鋪,可以與銀行籤合約,月交一定的合約金(以前一般2000日元到5000日元),從銀行領取帶鑰匙的存錢包及帳本。每天晚上營業結束後,店鋪可以把銷售現金裝入存錢包並上鎖,然後用從銀行領取的鑰匙打開夜間金庫,把存錢包投入進去。到下一個銀行營業日,銀行會整理夜間金庫裡的存錢包,再根據合約,把存錢包裡的現金存入客戶帳戶。這就是夜間金庫的運轉模式。
真假夜間金庫事件:
1973年,在日本大阪,有某個或幾個日本人想從夜間金庫弄點錢來花,於是想到了造個假夜間金庫的點子。設想:如果銀行邊上有那麼一個假的夜間金庫,輕信的人們又不斷地往裡面放錢,而自己就在遠處守候,等投入的錢差不多時,再找機會上前取走錢款,這是一個多麼保險、輕鬆的撈錢法子。就算被發現,也有足夠的時間離開現場。
於是,犯罪現場被選在了大阪梅田的三和銀行北支店。那裡正好位於大阪站的旁邊,是個繁華熱鬧的地方,有足夠的店鋪需要把錢存入夜間金庫。銀行夜間金庫在大門的左邊,而另一邊的專用出口,其大小與夜間金庫相當,正好放置假的金庫。只要把假金庫做成與出口大小一樣,再把金庫安裝在出口內,一般人應該不會去懷疑金庫的真假。要讓別人把錢投入假金庫,假金庫的外表就要有一定的可信性。
嫌疑人在用板子做成的假金庫外層,加上一層不鏽鋼板,再用鋁合金做成外圍框條,用來加重金屬的厚重感。下面則貼有海綿,底部用聚氨酯材料做成地板,為的是當錢袋投入進來時,接近真正夜間金庫的音響效果。在假金庫裡面,嫌疑人還配置了一盞水銀燈。這樣,即使在夜間也有微弱的燈光,增加了可信度。這個假金庫還做成了摺疊式,為的是方便攜帶逃跑。
之後就是鎖的問題,按說,利用夜間金庫的店主們手裡都有銀行配發的鑰匙,是與夜間金庫配套的,而嫌疑人不可能有相同的鎖可以裝在假夜間金庫上。但他(們)卻想到了替換的點子,即在假金庫上貼上告示,上寫:「不需要開鎖,請直接投入。投入後,請將右邊把手按到底,會有記錄卡出來。請把記錄卡帶回。三和銀行。」為此,還在假金庫內裝上橡皮筋、線及一個把手,做成一個一按把手、就有一張記錄卡出來的機關。其周到、真實程度,讓使用者不會有絲毫疑問。
接著,是時間的選擇。嫌疑人把實施日期選在2月25日禮拜天。那天正好是發工資的第二天,屬於一個月裡餐飲消費最多的一天,各店鋪的收入肯定也少不了———這種只能一次性使用的犯罪點子,最好能多撈點。另外,周六、周日銀行休息,這樣,被銀行發現假金庫的時間可以大大推後。經過這麼周密的考慮及運作,剩下的就是執行了。
2月25日周天晚8時40分左右,又是一個設想,犯罪嫌疑人來到了現場,在有人陸續往真的夜間金庫投放存錢包後,他(們)終於找到空子來到金庫前,把鐵片插入金庫鑰匙眼,致使金庫開不了鎖,然後掛上一張事前準備好的告示,上面寫著:「各位顧客,因為鎖壞打不開投入口,請使用專用出口處的暫用金庫。三和銀行。」
接下來,犯罪嫌疑人轉到專用出口,在那裡放置了假的金庫。前後大概用了不到5分鐘。之後嫌疑人離開,在遠處觀望等待,只等魚兒上鉤。不久就有人拿著存錢包來到銀行,那人看到真夜間金庫的告示後,轉到假夜間金庫來,投入存錢包,按下把手,拿了記錄卡就走了。成功了!不遠處的嫌疑人一定得意非凡。
接著又來了一個「傻子」,沒有任何懷疑就往假金庫投入了存錢包。接著又一個、又一個,就像有無窮的金錢一樣。有人甚至想像這時的犯罪嫌疑人沒準還得意地拿出煙來,滿足地吸上幾口,一邊神往著成功後的轟動,以及給自己帶來的金錢利益。
往假金庫裡投錢的人一個接一個,一個接一個。嫌疑人大口地吸著煙,不時看看旁邊準備好的另一張告示、及一會兒要穿的假工作服。告示上寫著「因金庫已經修好,本暫用金庫不再使用」。他(們)正準備瞅準時機,把告示張貼到假金庫,等不再有人來投入存錢包時,再找機會把假金庫連同裡面的現金運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