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足蛇:長有雙腳的遠古蛇 真足蛇可能是蛇類祖先
2023-03-30 11:22:34 1
我們都聽過一個成語叫「畫蛇添足」,用來比喻做了多餘的事情,但是這真的多餘嗎?現代的蛇類都是沒有腳的,但並不代表在遠古時代的蛇也沒有腳,在耶魯大學發現的真足蛇化石就揭示遠古時代的蛇是有腳的,只是後來慢慢退化,真足蛇有可能就是蛇類的祖先,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真足蛇吧。
真足蛇是什麼蛇?
真足蛇,來自於92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在阿爾納莫拉村附近發現的,真足蛇在2000年被首次發現,它的化石印在一塊已被打碎的薄石灰巖的兩個內面。化石的一部分脊柱不見了,而且在保存的過程中,「尾巴」已經分開,跑到蛇頭旁。但引起研究人員注意的是它確實有腳―腓骨、脛骨和腿骨。粗短的下肢只有2釐米長,在生活中估計對這種動物是毫無用處。
真足蛇化石發現:
耶魯大學研究團隊根據最新發現的真足蛇化石,對蛇類基因及解剖學結構進行了深入研究,並將其與現代蛇類進行了對比分析。在研究過程中,古生物學家繪製了一顆族譜樹,其中既包括現存的蛇類,也包括已滅絕的蛇類,從而讓蛇類歷史上的進化模式更加清晰地展現出來。
研究團隊成員之一、耶魯大學博士生丹尼爾-菲爾德介紹說,「我們分析真足蛇化石,結果表明,現存蛇類最近的共同祖先已經失去了前肢,但是仍然還有小小的後肢,以及完整的踝部和腳趾。它們可能是最初在陸地上進化的,而不是海裡。所有這些發現,應該解決了長期以來關於蛇類起源的爭論。」
真足蛇可能是蛇類的祖先:
長期以來,科學家對於蛇的祖先有兩種看法:一種看法是,蛇的祖先是水生動物,因為現在的蛇在生物學的觀點下,與一種名叫摩薩龍的現已絕種的水生巨型蜥蜴非常相似;另外一種觀點是,蛇的祖先是陸生動物,本來有腳,這些腳後來退化消失了。
尼古拉斯·維達爾和他的同事將17種現代蛇的DNA與19種水生蜥蜴進行了比較,發現它們之間沒有一點血緣關係,從而排除了蛇的祖先是摩薩龍的可能性。陸生大型蜥蜴類爬行動物都有腳,因此可以得出結論,蛇的祖先也有腳。而在發現真足蛇的化石中,它身長50釐米,從表面上看只有一隻腳,長約2釐米,研究人員對其進行掃描後又發現了這隻真足蛇的另一隻腳。
研究人員介紹說,這隻腳之所以不易被察覺,是因為它在巖石中發生了異化,其腳踝部分僅有4塊骨頭,而且沒有腳趾,這說明蛇的足部已在當時呈現退化的趨勢。研究人員認為,這隻真足蛇所處的年代正好是蛇類從有腳蜥蜴向無足動物進化的時期,因此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拓展:四腳蛇
"四腳蛇"俗稱蜥蜴和石龍子,因為它有"蛇"字,許多人怕被它咬後中毒.其實,四腳蛇既不是蛇,也不會咬人。四腳蛇全長約20餘釐米,尾極長,約佔全長的2/3。全體披有鱗片。吻鈍圓,吻長為眼徑的1.5倍;鼻孔在鼻鱗的中央;鼻鱗、吻鱗、第1枚上唇鱗之間各介有 2~3枚小鱗;頭部鱗大小不等,均具稜;有鼓膜,鼓膜處覆有小鱗;眼瞼發達,能動,瞳孔圓形。背鱗及體側的鱗較小;背中央有鬣鱗,愈向後愈小,至尾部消失;其兩外側各有1行稜鱗。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