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八大怪是什麼?揭秘你不知道的陝西八大特色
2023-03-30 23:03:21 1
在中國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地域特點,而且都是極具地方特色的,在雲南有雲南十八怪,而在陝西有關中八大怪,這些都是非常有地方特色的代表,關中八大怪講述的就是陝西的地方特色,陝西人習慣蹲著而不是坐在凳子上,房子也喜歡蓋半邊,著名的陝西秦腔是吼出來而不是唱的,這些都是關中八大怪之一,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關中八大怪:
第一怪:板凳不坐蹲起來
「蹲景」成為關中地區特別是農村最有名的亮點,這一怪獨步天下,關中人的「蹲景」是地球上的絕版。有的人蹲半天腿不酸腰不痛,實屬一種硬功夫。蹲是講功夫的,只有長年累月的歷練,才能長蹲而心靜氣閒,不累不乏。「蹲」的人已經很少了,但偶爾會在西安、鹹陽等站牌前看見部分「蹲」下來等車的關中人。關中人把蹲叫圪蹴,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春秋時期。關中人喜歡蹲是從古文的「坐」演變而來的。古人「坐」的本意就是跪,將膝蓋並直端坐於席上,屁股的重量全壓在雙腳後跟上。
第二怪:房子半邊蓋
傳統的中國家居一般都是「人」字型結構,關中地區把這種房子叫「安間」房,又叫上房。裡面住著主人和老人,結構都是廳房、兩邊是臥室。 一個院落除了上房還有偏房,在關中叫廈子房,房子的結構是「人」字的一半,就是半邊蓋的「怪」房子。為什麼要把房子蓋一半?首要因素就是貧窮。原來這種半邊蓋的房子都是土木結構,能節約大量的木材,實現了關中人少木多土的蓋房理念。傳統的關中院落進門有一道叫照壁的牆,往裡左右都是廈子房,最裡面是安間正房。關中有順口溜「有錢住北房,避風又向陽。」北房是指坐北朝南的房子,一般都是安間房,也有根據院子走向蓋的廈子房。這種格局的四合院是關中居民的主流。「房子半邊蓋」是關中一大景觀,也是民生低下的產物,這種房子光線充足,就是通風不暢。農村都蓋預製板的房子,建築材料的革命改變了千年的習慣,半邊蓋的房子越來越少了。
第三怪:姑娘不對外
這一怪很多地區都有,只是在關中地區現象更突顯,人情味也更濃鬱。「兩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是關中男人的寫照,它的正面意思是關中男人戀家戀婆娘,在「玩龍玩虎不如玩黃土」的小農時代,這種思想也算正統。既然關中男人還不錯,那麼,這裡的姑娘自然愛嫁當地郎了。配合這一觀念的還有這裡的地理優勢,八百裡秦川自古都是自給自足的寶地,風調雨順,物產豐富,缺災少害。所以,民殷實而安於現狀,不思外出謀生。
第四怪:帕帕頭上戴
在關中風俗中這一怪最好解釋了。過去人的生存環境差,黃土高原上風颳塵揚,烈日毒辣,婦女們出門幹活串戶沒個遮蔽可不行,頂塊手帕不能算怪吧?遮陽傘、防曬霜、口罩、墨鏡是現代女性的生活必需品,過去的關中女人沒這樣的條件,她們生活中有一塊整端漂亮的布做手帕就不錯了。走親戚,回門子(回娘家),下地幹活時這個自製的手帕就發揮出大作用,年輕的婦女把手帕戴出許多花樣來,成為風情和裝飾。
一般婦女是頂在頭上遮陽擋風,下毛毛雨還能頂一陣子。關中婦女的手帕都很大,如果需要還能包裹東西當手袋用,別的用處都可以去想像,最重要的是不能弄髒頭髮。關中地區雖然號稱「八水繞長安」,但地處西北總體缺水,過去沒有洗澡設施,除了夏天別的季節都有問題。洗頭也不方便,怕頭上生蝨子,於是,男人們都剃光瓢(光頭),留長髮的婦女就麻煩了,怕頭弄髒了不好拾掇,只好用手帕把頭包起來了。
第五怪:麵條像褲帶
關中獨特的地理構造和自然環境使得關中地區成為一個以麵食為主的地區,在以米菜為主的地方的人們總是想不通,那關中人天天吃麵條沒個花樣換,怎麼就吃不煩呢? 其實,在關中,聰明靈巧的關中婆娘們已經把麵食發展到一個很高的境界了。單是一個簡單的麵條,關中人做出的花樣達幾十種,棍棍面、片片面、涼麵、臊子麵、酸湯麵、漿水面等等。說其像那褲帶,說的是那面做的寬度和長度,在關中地區的麵館,一碗麵只有一根麵條,但若要讓個弱女子能把這根麵條吃完,那也是難事。 其中屬棍棍面最長,臊子麵最少,一碗飯只夠吃一口,因此有得名:一口香。關中的男人娶媳婦,大多都是要看這女人的擀麵手藝了。
第六怪:鍋盔像鍋蓋
傳說當年有場戰爭,戰爭的一方是新疆人,打到陝西的時候,乾糧已經沒了,只剩下些麵粉,沒有辦法,就把那麵粉和水和了,弄成餅狀,放在那頭盔裡用火烙,做好後皮黃裡香,而且持久耐放,隨即傳了開來,那打了勝仗回去後,兵士就讓婦人照著做,但沒有頭盔,就在自家的鍋裡烙了,就有了鍋盔這個名字,也就有了鍋盔這個麵食的花樣了。其實在關中地區以前為了避免浪費,且屬於大家庭吃飯的傳統,所以,每家每戶都有很大的鍋做飯,所烙出的大餅和鍋底相當,並且由於面體發酵比較好,厚度適中,俗稱「鍋盔」。
第七怪:油潑辣子一道菜
關中人對於辣子情有獨鍾,愛吃,而且和別的地方吃法不同,不吃幹辣子面,而是油潑辣子。秦椒是很有名的,不但辣味十足,且具有獨特的香味。油潑辣子做法很簡單,也很有意思,同樣是一樣的辣子面,可家家的味道不同。常見的做法是辣子罐裡的辣子面不能放滿,六成即可,放點鹽、胡椒或者別的,用原汁的菜籽油燙出來的味道最好,油溫很有講究,高了,辣子面會焦的,燙出來的味道就會發苦;低了,就沒有辣子的香味,卻是生油味,油溫控制在八九成熱,邊倒邊攪,直至油把辣子面埋沒了就行了,這時候獨特的香味會四處漂浮,滿街都能聞見。
第八怪:秦腔不唱吼起來
這裡的唱戲指的是秦腔表演。其實秦腔也不是真吼起來的,只不過演員表演起來確實很賣力氣,開玩笑說是「叫破天」。夏天的時候,西安城牆周圍會有很多自發的群眾團體在那裡唱秦腔,確實不需要擴音器之類的東西,老遠就能聽到,這種唱腔也許和關中人的語言特徵有關,憨厚、耿直、調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