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創業的十大經典創業故事 比爾蓋茨創立微軟上榜
2023-04-01 15:03:24 1
不少創業大佬之所以能夠成功,不僅有善於發現商機的眼睛,還有處於逆境時永不言棄的精神。有關成功的創業故事,除了中國船王盧作孚創業、馬雲創建阿里巴巴、麵粉大王榮氏兄弟、霍英東苦的億萬富翁、比爾蓋茨創立微軟等,你還知道哪些著名創業故事呢?
中國船王盧作孚創業
中國船王盧作孚創業故事,就是一個經典創業故事案例。他出生於一個賣麻布的小商販家庭,因家庭貧困只上過小學,卻在之後自學成才,21歲時就編成了《數學難題解》一書。1925年,32歲的盧作孚在家鄉合川籌辦民生公司,開始了實業報國的徵途。他憑藉一艘70噸的淺水鐵殼小船創建民生航運公司;到1937年,盧作孚的民生公司已經擁有46艘輪船,總噸位達18718噸,職工3991人,資產1215萬元,佔有長江上遊70%的航運業務。正如盧作孚自己所說,事業往往成功於艱難困苦之境。
馬雲創建阿里巴巴
說起著名創業故事,是不是許多人同小編一樣想到了馬雲創建阿里巴巴集團的故事。眾所周知,阿里巴巴無疑是中國網際網路史上的一次奇蹟,這次奇蹟是由馬雲和他的團隊創造的。馬雲初夢想是建立世界上大的電子商務公司,在1999年他召集了屬下的18個人,大家一起都將錢拿了出來,東拼西湊加起來才50萬,於是他們開始創立阿里巴巴集團。馬雲自己在提到阿里巴巴創立之初的情形時說,阿里巴巴剛創立的前3年,一分錢都沒賺,員工都很沮喪,好在他們歷經風雨終見彩虹。之後他們從這些黑暗的日子學到的教訓是,團隊必須要有價值、創新能力和遠見。現如今阿里巴巴集團已進入世界500強的行列。可以說馬雲的創業成功絕非偶然,因為他敢思、敢想、敢說、敢做、敢為天下先。
麵粉大王榮氏兄弟
了解過近代歷史的人,必定知道榮氏兄弟,他們是中國近代非常出名的一批實幹家,先後成立了保興麵粉廠、申新紡織公司,為我國的實業發展做了很大的貢獻。1900年,弟兄倆決心創辦一家麵粉廠。榮氏兄弟沒有經驗,也不懂技術,就想到了可以通過實地考察幾家麵粉廠的情況來獲得經驗。然而,各個廠家都採取了"技術保密"的態度。終榮氏兄弟克服了重重阻力,一邊細心觀察,一邊虛心求教,將在各家麵粉廠看到的一鱗半爪、細枝末節慢慢地拼湊起來,居然將麵粉生產的全過程理出了一個頭緒!雖然開辦麵粉廠的過程中,他們經歷了不少阻撓,但是都被兩兄弟解決了,終與人合夥創辦了保興麵粉廠,而後又開辦了申新紡織公司。這就是麵粉大王榮氏兄弟,成功的創業故事。
霍英東苦的億萬富翁
在港臺的億萬富翁中,霍英東的知名度是高的。而霍英東的創業事跡,可以說是經典創業故事案例之一。霍英東的身世並不好,他現在所獲得的成就,全都是靠自己雙手打拼下來的。霍英東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舊式的渡輪上當加煤工,但由於身體太過單薄,剛上崗就被辭退了。不過,早年的艱辛和挫折,並沒有打垮霍英東,他在不斷的失敗中,取得了經驗,積蓄起力量,等待著機會。抗美援朝戰爭結束後,霍英東就預料到,香港航運事業的繁榮,必然會帶來金融貿易的發展,而這又將促進商業及住宅樓的開發。於是他搶先把經營重點轉向了房地產開發,且以採取房產預售的方法,利用想購房者的定金來蓋新房。就這樣霍英東不僅賺到了巨大的財富,還當上了香港房地產建築商會會長,擁有香港70%的建築生意,被稱為香港的「土地爺」!
比爾蓋茨創立微軟
比爾.蓋茨從來不放過任何一個可以利用的商機,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財富。比爾·蓋茨13歲開始計算機編程設計,18歲考入哈佛大學,一年後從哈佛退學,1975年與好友保羅·艾倫一起創辦了微軟公司,比爾蓋茨擔任微軟公司董事長、CEO和首席軟體設計師。起初創建微軟時,連間正式的辦公室都沒有,直至後來20世紀90年代中期微軟幾乎壟斷了個人電腦作業系統市場,而31歲的比爾蓋茨成為有史以來年輕的億萬富翁。這個成功的創業故事,告訴我們要善於抓住商機,才能在創業大軍中脫穎而出。
汽車大王福特
說起著名創業者的故事,小編想到了汽車大王福特。亨利·福特從小對機械著迷,七歲福特在學校製造小蒸汽引擎,被村裡人叫作「發明天才」;十三歲時,在鄰村第一次見到無軌蒸汽機,這個怪物給他的衝擊和震動非常大,甚至決定了他的一生研究方向。此後他也朝著這個方向努力。福特在1896年6月4日凌展完成了第一輛四輪汽車的製造。1901年10月10日,他駕駛自己製造的賽車參加賽車比賽獲勝。1908年10月,福特研製的T型車問世了。T型車連續生產了十九年,共一千五百多萬輛,創下汽車銷售的空前紀錄,為福特汽車公司贏得巨額利潤。二十世紀初,福特公司成為世界大的汽車公司,福特家族亦成為美國大的壟斷資本財團之一。
李嘉誠堅守誠信發家
關於創業者的故事有不少,李嘉誠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香港富豪,但他早年清貧,其在創業初期的資金十分有限,甚至可以用捉襟見肘來形容了。一次,一個外商想大批量購買李嘉誠的產品,讓他找一個有信譽的廠商做擔保。李嘉誠遍尋無果,由於找不到擔保人,他只好坦誠相告,不能與其籤約。外商在了解情況後,就同意與之籤約,不過李嘉誠卻不願意,他坦言自己資金有限,不確定自己是否能按時交貨,不想讓外商因此受損失。這種以誠待人為他人考慮的行事打動了外商,更加堅定了與之籤約的決心。李嘉誠就是憑藉這個機會,走上了塑料花大王之路。
馬化騰創業故事
有了網際網路之後,各種即時通訊工具應運而生。馬化騰創立的QQ即時通訊工具,改變了數億人的溝通習慣,創造了一種網絡時代的文化,引領出了一種新的盈利模式,並且受到了廣大網民的歡迎。1998年,他和好友張志東註冊成立了「騰訊」(公司),從此他踏上了創業徵途,當時所有員工包括他在內一共只有5人。1999年騰訊開發了易於國人應用的即時通信網絡工具——OPEN-ICQ(簡稱OICQ),2000年更名QQ。在馬化騰為資金犯難的時候,他起了要把QQ賣掉的想法,先後和四家公司談判,都以失敗告終,馬化騰只好四處去籌錢。後碰到了IDG和盈科數碼,他們給了QQ220萬美元的投資。之後的十幾年間,QQ用戶數一路飆升,利潤也驚人。如今的騰訊集團開拓不少新領域,吸引不少網民,還成為了世界500強企業。
從小事做起的王永慶
提起臺灣首富王永慶,幾乎無人不曉,他把臺灣塑膠集團推進到世界化工業的前50名。他成功的創業故事,也是經典創業故事案例之一。而在創業初期,他做的還只是賣米的小本生意。早年因家貧讀不起書,只好去做買賣,開始賣大米。賣米生意好轉後,開啟了主動送米上門服務。王永慶精細、務實的服務,使嘉義人都知道在米市馬路盡頭的巷子裡,有一個賣好米並送貨上門的王永慶。之後他開辦碾米廠,慢慢的從小小的米店生意開始了他後來問鼎臺灣首富的事業。
被拒絕1009次的哈蘭·山德士
肯德基創始人哈蘭·山德士的一生飽經滄桑、極富傳奇。農村出身的山德士在65歲時創辦了肯德基,開啟了快餐大亨之路。他曾在各行各業遊走,做過銷售員、燒爐工、保險推銷員,還做過消防員,這樣豐富的經歷使他思維變得更加靈活。幾經波折他來到肯塔基州的加油站工作,還在旁邊開了家餐廳,提供自己烹製的美食。尤其是他潛心研究用秘方製作的炸雞,其獨特的口味深受顧客的歡迎,而秘方也沿襲至今。他曾在60多歲高齡,跑遍了美國,想將炸雞的配方及方法出售給有興趣的餐廳。兩年裡,他曾被拒絕1009次。直到第1010次時,山德士終於得到了別人的認可。1952年,設立在鹽湖城的首家被授權經營的肯德基餐廳建立;1955年,肯德基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緊接著山德士和肯德基在全美家喻戶曉;現如今肯德基已是全世界著名快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