孛兒只斤·拖雷是怎麼死的?為什麼說蒙古皇帝都是他後代?
2023-04-01 05:02:22 1
孛兒只斤·拖雷,成吉思汗的第四個兒子,也許很多人第一次認識他的時候是在《射鵰英雄傳》裡面,雖然戲份不多,但也讓人印象深刻,而歷史上真正的拖雷也是赫赫有名,而拖雷的兒子蒙哥和忽必烈也是十分著名,歷史上對於拖雷的死還存在很多的爭議,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孛兒只斤·拖雷個人簡介:
孛兒只斤·拖雷,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第四子,尊號「也可那顏」。成吉思汗生前分封諸子,拖雷留在父母身邊,繼承父親在斡難和怯綠連的斡朵兒、牧地和軍隊。成吉思汗留下的軍隊共有約12.9萬人,其中大部分都由拖雷繼承。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後,三兒子孛兒只斤·窩闊臺繼位,拖雷監國。1232年率軍擊敗金軍,在回軍途中病逝。其長子孛兒只斤·蒙哥即位後追上尊號,諡「英武皇帝」,廟號「睿宗」。1265年其四子孛兒只斤·忽必烈在位時,被改諡為景襄皇帝。1309年,加諡「仁聖景襄皇帝」。
孛兒只斤·拖雷的兒子:
在歷史上,拖雷的兒子有兩個是十分著名的,一個就是蒙哥,一個就是忽必烈,這兩個都是蒙古日後的大漢,尤其是忽必烈,成為了元朝入住中原後的第一位大漢。根據《元史》記載,拖累有十一個兒子,但可考證的只有九位,分別是長子蒙哥、次子忽睹都、四子忽必烈、六子旭烈兀、七子阿里不哥、八子撥綽、九子末哥、十子歲哥都、十一子雪別臺,第三子和第六子已經找到他們的名字了。作為一個最高的統治者,兒子數量的龐大,或許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尤其是拖雷,他將自己的汗位傳給自己的長子,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他沒有料到,蒙哥會無嗣而終。
1959年,蒙哥在合州城下陣亡。按照規矩,蒙哥的汗位應該由忽裡臺推薦。第七子阿里不哥在和林頗受到諸王公貴族的擁護,成為大汗。但是忽必烈不服,他從前線返回開平,自稱為大汗,建年號為中統。就這樣,蒙古分裂成兩個朝廷兩個大汗。阿里不哥和忽必烈兩兄弟,都以自己為正統,雙方兵戎相見。最終,忽必烈打敗了阿里不哥,成為唯一一個大汗。忽必烈改年為至元元年,改燕京為中都,建立了一個強大的蒙古帝國。拖雷的其他兒子,也在這次內戰中或多或少受到牽連,但是忽必烈並沒有過多追究,讓他們各自善終。
為什麼說蒙古皇帝都是拖雷子孫?
蒙古實行幼子繼承制,鐵木真的正牌皇后生了4個兒子,託雷作為幼子,有天然的繼承權。公元1227年,鐵木真死後,留下的軍隊共有12.9萬人。其中10.1萬由拖雷繼承。鐵木真留下遺命,命窩闊臺繼位。但基於祖制,大臣們有不同意見,託雷暫時監國。公元1229年秋,為了推選新大汗,蒙古的宗王和重要大臣們舉行大會。宮廷內就有人恪守舊制,主張立幼子拖雷,反對成吉思汗的遺命,大會爭議了40天。此時長子朮赤已死,次子察合臺全力支持窩闊臺,拖雷勢力孤單,只得擁立其兄窩闊臺即位。又3年,託雷被窩闊臺下毒害死。
在窩闊臺死後,中間經過五年的汗位虛懸和三年的貴由汗的統治。貴由汗死後,朮赤、拖雷後裔宗王與窩闊臺、察合臺後裔宗王間發生汗位紛爭,在欽察汗拔都的支持下,拖雷的長子蒙哥於1251年即蒙古帝國大汗位,汗權由窩闊臺後裔轉至拖雷後裔。就像漢族的長子繼承制,漢武帝死後,由幼子劉弗陵繼位。劉弗陵無子,皇位由漢武帝的長子廢太子劉據的長孫劉詢繼位而名正言順。
孛兒只斤·拖雷是怎麼死的?
《元史·睿宗傳》記載說:1232年「五月,太宗不豫。六月,疾甚。拖雷禱於天地,請以身代之,又取巫覡祓除滌疾之水飲焉。居數日,太宗疾愈,拖雷從之北還,至阿剌合的思之地,遇疾而薨,壽四十有(一)」。
《元史·太宗紀》記載:「九月,拖雷薨。」它說明拖雷之死距離他飲「聖水」的時間相隔已經3個月,導致拖雷死亡的「疾病」是否與那杯「聖水」有關,也不得而知。
《史集》的記載與《元史》大同小異,只是比《元史》詳細得多,並比較清楚地說明了拖雷之死與那杯「洗病的水」有直接關係,因為正是在拖雷喝了那杯水才「過了幾天,他就得病去世了」。而當拖雷的遺孀多次講到拖雷是「為了合罕而去世」時,並沒有遭到任何人反駁,包括窩闊臺大汗也感到欠了拖雷夫婦的情。
從《蒙古秘史》第272節記載來看,讓拖雷喝下「詛咒的水」是巫師們有意安排的,又是窩闊臺大汗直接批准的,在這種情況下拖雷不得不喝;而喝過這杯「詛咒的水」後只過了片刻,拖雷便去世了,說明這杯「詛咒的水」是一碗置人於死地的毒水。
但以上論述仍然屬於推論,拖雷的死因究竟何在呢?國內外史學界有幾種不同的意見:
一種是說拖雷忠君愛兄,是真心實意地代兄領罪而亡,在《元史》、《史集》和《蒙古秘史》的作者眼裡,拖雷生前死後都是一個值得效法的英雄,並沒有對其死因提出疑問。
另一說法認為,窩闊臺和拖雷都是愚昧的,他們實際上是被那幾個薩滿巫師愚弄和陷害了,那杯治療疾病的巫水正是一杯毒酒,但當時窩闊臺、拖雷都被蒙在鼓裡。
第三種說法是窩闊臺是知情者和主使者,他「害怕拖雷的威望和勢力繼續增高,構成對自己的威脅而設此騙局將拖雷害死」。
總之,史料中記載了元睿宗拖雷死亡有多種因素,究竟哪種說法合乎情理、實際,還有待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