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自己的兒子也頂個厲害
2023-04-01 19:57:46 1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率領四十萬大軍進攻濡須口欲報赤壁之仇,孫權率兵七萬抵抗有一月有餘。在一次登高觀陣的時候,曹操遠遠地見對面的吳軍將士嚴明整肅,不禁脫口嘆道:「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指原荊州刺史劉表的兒子劉琮)」。過了幾天,孫權給曹操寫了一封信比較有意思,說:「春水方至,公宜速去」,又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這幾句話說的不卑不亢,隱約可見孫權豪爽幽默的性格。此戰最終以曹操的無功而返而告終。「生子當如孫仲謀」這句話也體現出了曹操對於孫權能夠把父兄傳下來社稷功業堅守到底並且發揚光大的欣賞,如果有兒子,就應該像孫權這樣大有作為。其實,孫權固然優秀,是個能守住自己家業的後生,說出「生子當如孫仲謀」曹操自己的兒子也是個頂個的厲害。在奠基和建立三國基業的三位英雄中,與劉備的兒子們和孫權的兒子們相比,曹操的兒子們可是強了太多。
曹丕
曹操的嫡長子曹丕文武雙全,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之一。曹操死後,他繼承魏王位,後來更是於公元220年創立三國中的第一個國家——魏,當上了皇帝,是為魏文帝,曹氏一族也成為了皇族世家。曹丕在位期間,平定邊患,擊退鮮卑,創立九品中正制穩定新生的帝國,和匈奴、氐、羌等外夷修好,還恢復了漢朝在西域的建置。
曹彰
曹操嫡次子曹彰自幼習武,膂力過人,為武藝高強之人,勇冠三軍,雖然在文才方面不如父親和兄弟,但在武功方面確實一等一的人才。曹彰勇猛異常,竟能徒手與猛獸搏鬥,最後殺死猛獸。曹彰力能扛鼎,一次文帝曹丕曾鑄一口號稱萬斤的大鐘,懸在文化殿,想換一處擺放,但力士幾十人也挪不動,可是曹彰把鍾背起來就走。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四月,代郡烏丸部落造反,曹操任命曹彰擔任北中郎將,行使驍騎將軍的職責。曹彰北徵進入涿郡境內,僅用步兵一千人就將叛變的烏丸族幾千騎兵攻滅。當時鮮卑族的首領軻比能率領幾萬人馬觀望雙方強弱,看到曹彰奮力衝殺,所向披靡,知道自己非曹彰敵手,便上表請求臣服,北方由此平定。那時候,曹操在長安,召曹彰到自己的行營,曹彰不攬功,把功勞全歸於將士的忠心和勇猛。曹操很高興,捋著曹彰的鬍子說:"黃須兒果真大不簡單!"(曹彰鬍鬚為黃色。)
曹植
曹操嫡三子曹植(字子建)在文學方面更是有著高深的造詣,同樣也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與父親曹操和兄長曹丕並稱「三曹」,曾七步作詩,其代表作有《洛神賦》、《白馬篇》《七哀詩》等。後來的南朝宋文學家謝靈運對曹植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鬥」的評價,可見其才高程度。
曹衝
除過這幾個兒子,還有幼子曹衝,是曹操和環夫人之子。曹衝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有「神童」之稱。曹操幾次對群臣誇耀他,有讓他繼嗣之意。但曹衝還未成年就病逝,年僅十三歲。曹衝少年時就敏於觀察,十分聰慧,五六歲時智力心思所達到的,就像成年人那樣聰明。當時孫權曾送來一隻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詢問眾部下,都不能拿出辦法來。曹衝說:「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體上刻下記號,再稱量物品裝載在船上,那麼比較以後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興,馬上施行了這個辦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曹操自己是個大英雄,他的兒子們也很爭氣,也不枉曹操一世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