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削藩逼出「七國之亂」

2023-04-01 12:26:35

  

劉濞是漢高祖劉邦的侄子,漢高祖晚年親徵英布,劉濞隨駕參戰,在戰場上身先士卒,屢立戰功,讓劉邦刮目相看——沒想到皇室宗親裡還有這等後起之秀。  

平定叛亂後,劉邦決定將吳地(今江蘇一帶)封給劉濞。但正式冊封時,劉邦後悔了:怎麼看劉濞怎麼覺得他有反相,但天子金口,不能反悔,劉邦就拍著劉濞的後背說,「望氣者云:五十年後東南有人造反」,孩子,這不會是你吧?劉濞嚇得出了一身冷汗,連說不敢。  

吳國下轄三郡五十三城,經濟基礎很好。實事求是地說,劉濞這個人不僅會打仗,而且很有治國之才。  

清初詩人郭士璟在《茱萸灣》一詩中寫道:「曲曲雲煙燒舊塘,長堤千載憶吳王。但聞坐引漁鹽利,贏得茱萸泛水黃。」  

劉濞上任後,東開邗溝,鑿通了茱萸灣(今揚州市灣頭鎮)向東經海陵倉(今泰州市海陵區)到蟠溪(今南通市如皋東陳家灣)的運河。這條運河讓吳國經濟得到迅猛發展。劉濞還開銅礦鑄錢,和中央政府管轄的銅礦(由鄧通主管)並稱「吳鄧錢布天下」(《史記》)。除了採銅,劉濞還煮鹽——兩淮鹽場,天下聞名。兩淮食鹽供應天下的局面,就是從劉濞主管吳國後開始的。鹽是重要生活資料,漢初煮鹽無稅,劉濞就大量開發鹽業,使得吳國大富。劉濞還造船,吳國所造之船,「一船之載當中國數十輛車」(《史記》),極大促進了交通業發展。  

在劉濞的領導下,吳國經濟獨霸東南,枚乘曾評論說:「夫吳有諸侯之位,而實富於天子;有隱匿之名,而居過於中國……轉粟向西,陸行不絕,水利滿河,不如海陵之倉。」(《漢書》)  

其他諸侯國雖然比不上吳國,但基本上都是「獨立王國」,到了景帝時期,全國54個郡,各諸侯國就佔了39個,歸西漢中央政府管轄的只有15個郡;在全國277萬戶、1300萬人口中,由中央政府統轄的只有97萬戶、450萬人口,僅是全國戶口總數的1/3多一點兒。  

更重要的是,這些藩王在各自屬國內自頒法令、任免官員、為非作歹,一些諸侯國完全不把中央政府放在眼裡,甚至出現了濟北王劉興居和淮南王劉長叛亂。  

削藩和造反其實是兩個概念。削藩未必會造反,造反也未必因為削藩,但劉濞的情況在於,晁錯削了他的藩,劉濞就果斷地造了反。實際上,這之前發生的事情是,晁錯說,因為劉濞會造反,所以必須削他的藩。  

晁錯在《削藩策》中告訴大家:「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這句話聽起來氣壯山河,但不怎麼靠譜。因為無論是《史記》還是《漢書》,都找不到劉濞謀反的證據。勉強和謀反牽扯上事的大致有這麼幾個:  

首先,漢高祖劉邦有過預言,「五十年後東南有人造反」,但這種讖語可靠性很差——儘管司馬遷和班固都言之鑿鑿。其次,劉濞「煎礦得錢,煮水得鹽」,很有錢,但他拿這個錢收買人心,亡命之徒、門客死士到了吳國,劉濞管吃管喝,官府還管不著,這就有很大問題。但這種事屬於春秋時期流傳下來的有錢人的做派,所謂「戰國四君子」都很喜歡幹這個,也不能算謀反的證據。  

最後,晁錯提到劉濞幾十年不來朝參見,「於古法當誅」。但這個還是事出有因的。漢文帝時期,劉濞的太子劉賢到長安覲見,劉啟(就是漢景帝)邀請劉賢一起喝酒下棋。當時兩個太子都是年輕人,火氣都很大,估計劉啟悔棋,劉賢也喝高了,「輕悍」地和劉啟吵起來,劉啟抓起棋盤砸過去,一下子把劉賢給砸死了。隨後,漢文帝派人把劉賢的屍體運回吳國安葬。劉濞惱了:「天下一宗,死長安即葬長安,何必來葬!」於是又將劉賢的屍體送回長安。從此,劉濞銜恨在心,稱病不朝。漢文帝後來想想,自己家有很大責任,就借坡下驢,「賜以几杖,許其不朝」。  

雖然沒有劉濞謀反的證據,但我們也不能說晁錯就是錯的。站在中央政府的角度來說,地方勢力坐大,終歸不是好事。就算劉濞現在不反,並不代表以後不反;就算劉濞不反,但不能保證劉濞的兒子不會反。諸侯國的實力已經威脅到中央政府的生存,不管會不會反,都要削藩,這才是晁錯主張削藩而漢景帝大力支持的根本原因。  

古人講,名不正則言不順,但削藩這種事不能把「就是看你不順眼,就是想整你」這種上不了臺面的話搬出來,諸侯謀反的證據不足,所以晁錯就找了其他理由。  

公元前154年春天,御史大夫晁錯抓住了幾個諸侯的「小辮子」:楚王劉戊在太后喪期內與幾個女子淫亂——這個理由很牽強,時間都過去大半年了才想起要處理;膠西王劉昂賣官鬻爵——這個理由更搞笑,漢文帝自己都鬻爵……總之,用不是削藩的罪名去削藩。最後,晁錯宣判:削去膠西王六個縣,削去楚王東海郡,削去吳王劉濞的豫章、會稽兩郡。  

劉濞是諸侯中的元老,又是實力最強的,本來就對劉啟有殺子之恨,現在晁錯著手削藩,他終於憋不住了:誰敢削我的藩,我就削他的頭。  

這年冬天,劉濞聯絡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濟南王、楚王劉戊、趙王等七個諸侯國,殺掉國內中央政府派駐的官吏,起兵造反。  

劉濞這次下了血本,因為他當時已經62歲,他的小兒子才14歲,就下令國中「上與寡人比,下與少子等者」,都得應召從軍,發兵20餘萬,號稱50萬,連同楚國軍隊,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渡過淮河,兵鋒直抵中原。  

「七國之亂」,叛軍提出的口號是「誅晁錯,清君側」,意思是我們七個諸侯不是造反,是因為皇帝身邊有小人、有壞人,我們要替皇帝清理壞人。  

吳楚聯軍勢如破竹,進入中原,天下震驚。聽到這個消息,晁錯幹了一件很不光彩的事,他把手下人找來說,袁盎當過劉濞的丞相,收過不少賄賂,整天替劉濞說好話,蒙蔽天子說吳王不會反,「今果反,欲請治盎不宜有謀」。  

晁錯這種昏了頭的主張,連他的親信都看不下去:沒有證據證明袁盎參與了劉濞的叛亂啊,何況現在大敵當前,你治他的罪能打敗劉濞嗎?晁錯一聽,猶豫不決。  

但這事不知怎麼傳到了袁盎耳朵裡,袁盎異常驚恐,乾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當初你晁錯怎麼收拾申屠嘉的,我就怎麼對付你。袁盎就連夜去找魏其侯竇嬰。  

第二天上朝時,竇嬰搶先對漢景帝說,袁盎當過吳王劉濞的丞相,對吳國知根知底,陛下可以諮詢他有沒有平叛良策。漢景帝就召袁盎上朝。袁盎說:我有一計,可讓吳楚退兵,但「願屏左右」。漢景帝就讓朝臣都下去,晁錯卻不走。袁盎說:「臣所言,人臣不得知也。」晁錯只好退到東廂房。袁盎說,吳楚四處召集諸侯,說晁錯削奪封地,離間劉氏宗親骨肉,這是他們起兵的原因,「今計獨斬晁錯,發使赦吳楚七國,復故削地,則兵可無血刃而俱罷」。  

袁盎這一招戳到漢景帝的心窩裡——漢景帝「嘿然良久」,最後說:「顧誠何如,吾不愛一人以謝天下。」  

十幾天後,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和廷尉張歐聯合給漢景帝上了一份奏疏,以「亡臣子禮,大逆無道」的罪名要求處分晁錯。這三個人都是朝廷重臣,分別代表文職、武職和司法界。三人聯合上奏,意味著幾乎所有官員都認為晁錯有罪。  

腰斬是古代最為殘酷的刑罰之一,一刀從腰部砍下去,人不會立刻死,會痛苦地抽動。這個刑罰一直延續到清代。據說曾有個犯人被腰斬後,還用手蘸血,在地上一連寫了7個「慘」字才斷氣。雍正皇帝知道這件事後,覺得非常殘忍,下詔廢除了腰斬之刑。  

而且晁錯赴死,完全被蒙在鼓裡。《史記》中說,「上令錯衣朝衣斬東市」,看上去漢景帝給晁錯留了面子,讓他穿著朝服上刑場——意思是沒有撤職免職,而是死於任上。實際情況更絕情,《漢書》的記載是,晁錯「乃使中尉召錯,紿載行市」。不客氣地說,漢景帝派中尉騙晁錯到朝廷開會,晁錯以為有重大事情,就穿上朝服上了車,結果被直接拉到刑場腰斬。  

晁錯的死,不僅僅因為絕情,更因為他是為了政治理想而被殺,所以當時就「天下冤之」。  

同类文章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霍金承認有鬼神,並給出科學依據解釋

人們對鬼神總是有各種各樣的爭論,有的人相信鬼神的存在,並對此深信不疑,害怕獨自行走於黑暗之中,有什麼奇怪的風吹草動,他們都會覺得是鬼在作祟。但在如今的二十一世紀,很多人都開始相信科學,認為鬼神一說實乃封建迷信。但是英國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卻發表言論說其實是有鬼神的存在的。關於霍金史蒂芬·威廉·霍金,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唐玄宗簡介,李隆基怎麼死的,和武則天是什麼關係?

強大的唐朝,雄圖大略的唐玄宗!唐朝,是中國最強大的朝代之一,因此中國人也被世界各國成為唐人!而唐朝之所以是中國最強大的時代之一,其中之一就是唐朝的統治者有很多都是勵精圖治,雄圖大略的君主,其中就包括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治下的開元盛世,是唐朝最強盛的時候,而唐玄宗本人和擁有「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成就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五色旗是中國國旗嗎?孫中山為什麼要換國旗呢

中國成立的時候一共有3面國旗,第一面是五色旗第二面是晴天白日旗,第三面是現在的五星旗.在推翻清朝的時候使用的五色旗為什麼國父孫中山卻不喜歡呢,而用了青天白日旗來代替呢小編來為你們說說民國的那些事.五色旗的來歷1912年1月3日到10日,新建立的民國各省代表會議與臨時參議院先後通過以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和袁世凱是什麼關係?臨死之前對溥儀說什麼了?

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是慈禧的侄女,後來被欽定成婚第二年成為皇后,裕隆太后雖然沒有慈禧太后的政治天賦,但也絕不是一無是處的人,在最後還是權力保存了清皇室的威嚴退位讓國,之後便成為了袁世凱的妾,這裡面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下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隆裕太后個人簡介:隆裕太后,葉赫那拉氏,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1998年印尼屠華事件的傷亡是多少,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

大家還記得98年的那場印尼事件嗎?那個被稱為「黑色五月暴動」的事情還有人知道了解嗎?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華人受到最嚴重的傷害的事件。你知道當時我國政府是什麼放應嗎?當時的華裔婦女遭遇了什麼?傷亡有多少?下面一起喝小編來了解一下吧!1998印尼屠華事件在1998年的5月13日,印度尼西亞這個國家中的棉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

大清朝統治了中國上百年,其中不乏出現了一些一代明君.比如什麼康熙乾隆之類的.不過在清末的時候.有一個清國皇帝是一個悲劇,他就是被後世熟知的光緒皇帝.清朝歷史上最悲催的一個皇帝光緒光緒帝,愛新覺羅·載湉,清德宗,光緒皇帝,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四歲登基,起初由慈安、慈禧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光緒七年慈安太后崩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司馬懿怎麼死的?墓地在哪裡

說起司馬懿評論大多是包含著貶義,因為 本人城府太深,又善於心計。並且極能隱忍。所以才會成就他卓著的一生。那麼這樣一位擁有豐功偉績的人物關於他的死因歷史上是如何記載的呢!是真實的麼?司馬懿怎麼死的?民間傳說他是被報復致死的。這就和諸葛亮很有關係了,因為他是唯一能與諸葛亮抗衡的人,並且唐唐孔明都被他氣死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得第一個不平定條約你可知道?

大清朝在康熙皇帝手中可以說是蒸蒸日上飛速發展,開啟了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代王朝,以大清朝當時的實力可以說沒有一個國家能匹敵,但就是這樣一個國家卻籤訂了一份中國第一個不平等的條約。什麼是尼布楚條約?尼布楚條約是清朝和俄羅斯帝國之間籤訂的第一份邊界條約,由領事為內大臣索額圖、佟國綱等人同俄羅斯使團籤訂,內容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我國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塵封千年,謎團仍未解開。

在中國考古的歷史裡,海昏侯墓,是目前為止,保存最完整的東漢墓,墓主的身份,是漢代的一位君王,他叫劉賀。他可以說是歷史上幾個在位最短的皇帝之一,僅僅在位27天,就因荒淫和無作為被廢,看來作為漢武大帝的孫子,後世之臣仍然不會留些情面,史稱劉賀為漢廢帝,海昏侯,這些字眼真的含有一些貶義。不管怎麼說,海昏侯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墓在哪?劉伯溫為何不敢挖諸葛亮墓?

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富有傳奇色彩,也為蜀漢政權的確立立下不小的功勞,而諸葛亮生前神機妙算,死後也早就猜到了定會有人來挖他的墳,諸葛亮墓到底在哪,有沒有被挖過呢,下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諸葛亮墓傳聞:在諸葛亮死後曾留下三個計謀,一是斬魏延、二是退司馬、三是隱藏自己的墓,諸葛亮讓姜維找來11個人為他挖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