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曆生日是陰曆還是陽曆(出生日期是農曆嗎)
2023-11-03 20:22:07 3
過生日到底是算陰曆還是陽曆?哪個更準確?有什麼科學依據嗎?
如果按照中國的傳統,應該選擇過陰曆,但要知道自己的陽曆出生日,因為檔案登記、身份證等等是以陽曆為準的。
如果為了計算生日周期的準確率在短期內更高,那就選擇過陽曆。因為陽曆的誤差僅僅為一天(平年365天,閏年366天),而陰曆要經過60年才循環準確。因為陰曆中有的時候一年還有閏月,造成了一年多一個陰曆月。這主要是因為陰曆的月份裡面最多只有30,而陽曆有31,所以,陰曆要通過閏月來與陽曆趨近。
陰也好,陽也好,出生的時間只有一個,所謂陰曆,是中國人傳統的計算日子的方法,而陽曆則是世界公認的日期計算法則。想一年過兩個生日,也是你自己的事。不過,在你過60歲生日的時候,陰曆陽曆跟你出生的那天,是完全吻合的,你想過兩次都沒得過喔~~~~
過生日是按陽曆還是按農曆?
過生日到底是過陰曆還是陽曆
過生日過陰曆還是陽曆?
單純以生日來說,還是陽曆準。比如生你那天是XX年X月X號,下一年的那天按陰曆來說不會相差24小時,因為我們中國古代的人陰曆(或者稱農曆)是以地球為月亮轉一圈為一天,陽曆也稱西洋歷是按地球為太陽轉一圈為一天,現在根據我們目前掌握的知識來看,地球是屬於太陽的衛星,而月亮是地球的衛星是圍著地球來轉的,你說那個準?按照現在365年為一年的話陽曆一年大概是365天多幾個小時,而陰曆一年不足360天,所以才會有閏年閏月甚至是雙閏月來(比如兩個閏五月或閏七月)補齊時間,如果不這樣的話,我們的春節恐怕會有一天到夏天過了。陰曆還有一個算法是按照我們古代的天幹地支甲乙丙丁、子醜寅卯等等(這方面知識你查一下就知道,我不詳細說了)來計算的。真正的那一天要等60年才可以,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60一甲子或者60一輪迴,按照農業播種來說農曆準,要考慮月亮的因素,就說這麼多了,不是一兩句能說清的。
生日時,究竟應該算公曆生日還是農曆生日?
這個得看個人的習慣吧,我本人是按照公曆來算的,因為農曆不是固定的日期,我總會忘記自己的農曆生日是幾號。
公曆農曆怎麼換算
我有一法:
先認識一下「天幹序數」和「地支序數」:
天 幹: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天幹序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地 支: 子 醜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地支序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一、由甲子年推算公曆年
公式:(天幹序數 - 地支序數)÷2×10 + 3 + 天幹序數
上述得數再加任意一個60的倍數即可
例1:求丁丑年為公曆何年。
解:天幹「丁」的序數是4,地支「醜」的序數是2,代入上述公式:
(4-2)÷2×10 + 3 + 4 = 17
答:公元後第一個丁丑年為公元17年,17加60的倍數的年份均為丁丑年(……公元77年、 137年、……1817年、1877年、1937年、1997年、2057年……)。
註:如果天幹序數比地支序數小,則公式中的兩個天幹序數要先加10。
例2:求甲午年的公曆年份。
解:天幹「甲」序數為1,地支「午」序數為7。天幹「甲」的序數小於地支「午」的序 數,故天幹序數1要先加10:
(1+10-7)÷2×10 + 3 +(1+10)= 34
答:公元後第一個甲午年為公元34年,34加60的倍數的年份均為甲午年(……公元94年、 154年、……1834年、1894年、1954年、年、2074年)。
二、由公曆年推算幹支年
公式:
取(公曆年數-3)的個位數作天幹的序數(個位數是0時看作10)
取(公曆年數-3)÷12 的餘數作地支的序數(餘數是0時看作12)
用兩個序數所對應的天幹和地支相配
例1:求2005年的甲子
2005-3 = 2002 ,取個位數2作天幹序數,即「乙」
(2005-3)÷ 12 = 166 餘10,取餘數10作地支序數,即「酉」
天幹與地支配合為「乙酉」
答:2005年是乙酉年。
例2:求1983年的甲子
1983-3 = 1980 ,個位數是 0 ,看作10 ,10是天幹「癸」的序數。
(1983-3)÷ 12 = 165 餘數是 0 ,看作12 ,12是地支「亥」的序數。
天幹與地支配合為「癸亥」
答:1983年為癸亥年。
公曆農曆轉換
公曆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