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疼痛的7個表現鏟屎官知道嗎(了解狗狗們的普遍的基本症狀)
2023-11-04 02:09:29 2
接著上篇文章再來看看一些狗狗常見症狀以及遇見這些症狀鏟屎官們該怎麼應對。
5.嘔吐
原因:劇烈的運動後或者情緒激動時,狗狗會因食物刺激(吃太快、過涼、過硬、採食過多)後嘔吐,這種是屬於正常生理現象。狗狗腸道的益生菌數量種類較少,因此不能適應食物變化,並且容易引起食物不適導致的嘔吐。生病狀態(如患有胃腸炎、寄生蟲)也會引發嘔吐。
處理原則:少吃多餐,飯後不能劇烈運動,及時補充益生菌,不喝牛奶,及時驅蟲,對照症狀找到嘔吐的病因及時用藥或就醫。
6.咳嗽
狗狗出現頻繁咳嗽的時候有可能是一些病症的前兆,應引起重視,導致咳嗽的因素多樣,通過具體的聲音和類型,可進行大致判斷。
乾咳:聲音短脆,無明顯痰鳴,可能是呼吸道異物或呼吸系統急性炎症初期。
溼咳:聲音渾濁伴隨痰鳴,說明呼吸道內有大量分泌物存在,可能是呼吸道炎症中期表現。
夜咳:年邁或肥胖的狗狗平日缺乏鍛鍊,夜裡睡覺時出現咳嗽,觀察可見狗狗閉著眼,常認為只是睡時做夢。若此情況連續出現,可能是心臟疾病前兆。
咳嗽伴嘔吐:連續乾咳,有時甚至嘔吐,可能是犬窩咳(即犬傳染性氣管支氣管炎),常見於2-5月齡幼犬。
大家可以通過上述幾種類型的咳嗽對自家狗狗做出初步判斷,向專業醫生描述病發細節利於醫生對狗狗病情做出正確判斷,若有其他犬只,應立即隔離防感染。
7.耳蟎
耳蟎是寄生在皮膚表面和外耳道的微小寄生蟲,若不及時治療,可導致耳朵發炎甚至失聰。若發現狗狗經常撓頭和耳朵,且有外耳道紅腫發炎,二內有大量髒黑物質,甚至臭味發出就需注意了。
治療建議:用寵物專用潔耳液進行治療,並加強狗狗營養。平日應注意護理,定期拔耳毛,清潔耳道。
8.皮膚病
皮膚病可分為外源性疾病和內源性疾病兩大類。導致外源性疾病因素有氣候變化(溫度、溼度)、體外寄生蟲、病原體傳染(真菌、疥蟎等)、物理原因(外傷、剪毛、不合理注射)、化學原因(外用藥、化學原料)等。內源性皮膚病多是由狗狗自然衰老或機體抵抗力低下造成的。常見於夏秋兩季:疥蟎感染、真菌感染、皮炎溼疹、體表蚊蟲叮咬、溢脂性皮炎、蠕形蟎等。由於狗狗毛髮較長,初期不易被發現,主人平日可常給狗狗梳理毛髮, 並留心皮膚有誤異常。
防治建議:
(1)平日應加強對狗狗的飼養管理, 少餵食脂肪含量或蛋白質過高的動物臟器等食物。
(2)洗完澡後必須及時完全吹乾
(3)室內定時通風,居住環境常消毒
(4)避免狗狗長時間在草地逗留
狗狗們不會說話,當出現不適時候也無法和鏟屎官表達,所以平時各位鏟屎官應當多注意狗狗的日常情況,當發現狗狗出現以上列舉的症狀時,要仔細分辨並及時處理,不要粗心大意錯過最佳治療期。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