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變法領袖梁啓超簡介 梁啓超是怎麼死的?
2023-11-10 06:01:52 2
梁啓超生於公元1873年,去世於公元1929年,是歷史著名的維新變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是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資產階級改良派的代表人物。
人物檔案
姓名:梁啓超
字:卓如
號:任公、飲冰室主人
國家:中國
民族:漢族
所處時代:中國近現代
出生地:廣東新會
出生時間:1873年2月23日
去世時間:1929年1月19日
主要作品:《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國歷史研究法》
主要成就:參與「公車上書」宣傳變法的主張,為維新變法製造輿論, ?領導北京、上海的強學會,創辦《時務報》 倡導近代文學革命運動理論
公元1873年,也就是同治十二年,梁啓超在廣東新會茶坑村出生,祖父梁維清,父親梁寶瑛,母親趙氏。梁家在當地是比較有勢力的家族,他的父親和祖父都以士紳的身份參與鄉政。
梁啓超幼年起就跟隨祖父讀書識字,除了接受基本的啟蒙教育之外,他的祖父還時常給他將許多愛國故事。諸如在宋朝和明朝即將亡國之時,那些忠臣的故事。也正是幼時的這些愛國故事,培養了梁啓超捨生忘死,憂國憂民,關愛祖國的風範。
梁啓超算的上是一位比較天才的人物,他八歲學為文,九歲能綴千言,17歲中舉。中舉之後,他還娶了主考官的親妹妹,少年意氣,鮮衣怒馬,前途不可限量。如果按照正常的軌道發展,他後來應該繼續研習八股,最後科舉入仕,光宗耀祖。
早期之時,梁啓超的確猶如井底之蛙一樣,整日裡只會研習八股之學。後來在學海堂學習時期,梁啓超接觸了王念孫、王引之,旁徵博引細心求證,精研古法的治學方法和成果,這才有了不一樣的認識,覺得八股之學毫無趣味。
光緒年間,清朝被帝國主義列強侵襲,民族迎迎來了危機存亡的時刻。梁啓超這個時候才拋棄了科舉取士的志向,轉而走向了一條充滿坎坷曲折的救國救民的道路。
光緒十六年會試不中的梁啓超在歸鄉途中的上海,接觸到了西方的文化以及《瀛寰志略》這一本書,並且與康有為相識。此後梁啓超徹底沉迷於西方的政治、文化等問題,後來師從康有為,開始宣傳資產階級改良派的維新思想。
光緒二十一年,在與康有為一同上京參加會試的時候,聽到了《馬關條約》籤訂的消息。與康有為一起,領導千位舉人一起上書,要求拒和、遷都,實行變法,這就是歷史有名的《公車上書》。
公車上書徹底拉開了維新變法的序幕,此後再光緒帝的支持下,維新變法開始。維新變法只持續了一百多天,就因為頑固守舊勢力的反抗失敗。在慈禧太后的打壓之下,與康有為一同逃亡日本。此後來那個啟超的思想,開始走向保守。
辛亥革命之後,梁啓超曾入袁世凱政府,任司法總長。袁世凱和張勳復闢之時,梁啓超發文言辭抨擊,加入段祺瑞政府。後來還加入倡導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之中。1929年,因病在北京協和醫院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