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中生寒假徵文選登:高考之外
2023-11-05 06:11:47 4
【篇一】
在許多人看來,高考是所有人前半輩子唯一的目標,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在這激烈的戰場上有許多「戰死的英雄」,沒錯,就是那些高考失利的人,但是它們的生命就到此結束了嗎?
高考之外,我們還有許多事情可以做,照樣能夠像馬雲那樣受眾人的仰慕,也能夠像習近平威武雄壯。我們需要去發現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挖掘人生中的「稀土」。
創造者必須走自己的路,根據自己的愛好來走一條最適合自己的路。丁俊暉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丁俊暉的父母曾是從事副食品生意的普通個體戶,父親丁文鈞愛好撞球。8歲時丁俊暉就開始接觸撞球,不過他真正走上斯諾克撞球的道路緣於一次偶然經歷。他在小學三年級暑假時,他父親與一位當地的撞球高手切磋球技。在其他人的慫恿下,丁俊暉在父親上廁所的間隙替父親打了幾杆球,竟出人意料地替父親戰勝了對手。自此,丁父親便開始有意識地培養兒子的撞球興趣。望子成龍的父親為了保證丁俊暉的訓練,甚至頂著家庭和社會的各種壓力要求丁俊暉就讀的學校允許讓丁俊暉只修語文和數學,半天學習,半天練球。另外還放棄原先的生意,自己開了一家球房。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信心和愛好,假期裡,還送丁俊暉到斯諾克撞球環境相對較好的上海接受系統的斯諾克專業訓練。而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天賦,丁俊暉很快就在江蘇省內嶄露頭角。11歲的丁俊暉選擇了完全放棄學業,為東莞的一家撞球城打球。對撞球的熱情使得他常常是每天訓練超過八個小時。所以說,創造者總是尋著自己的道路,因為他們的胸懷裡面,只擁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
勤奮與努力也能夠造就人才。古代的醫藥學家李時珍,大家都認識吧,他就是多次在科舉考試中多次落榜的人。他的祖父是草藥醫生,父親李言聞是當時名醫,曾任太醫院例目。當時民間醫生地位低下,生活艱苦,其父不願李時珍再學醫藥。李時珍14歲時隨父到黃州府應試,中秀才而歸,李時珍出身於醫生世家,自幼熱愛醫學,並不熱衷於科舉,其後曾三次赴武昌應試,均不第,故決心棄儒學醫,鑽研醫學。這就是他的生平,和我們大家也差不多吧,俗話說得好「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李時珍擔任了太醫院的醫官時,多次向院方提出編寫新本草的建議。然而,他的建議不僅未被採納,反而遭到無端的譏諷挖苦與打擊中傷。李時珍很快便明白,這裡絕非自己用武之地,要想實現畢生為之奮鬥的理想,之後他費盡後生生命,撰寫了《本草綱目》。可以說,勤奮也能夠成就一個人的成功。
堅持到底,總能夠使人成功。看看偉大的愛迪生吧。愛迪生8歲那年上學,當時他家剛搬遷到另一個大湖旁的休倫港不久。整天困在教室裡,他感到太沒意思了。像當時的大多數教師一樣,這所學校的老師也信奉棍棒教育。愛迪生非常害怕藤條,儘管如此,他仍然學不進老師教的那一大堆知識。而他好問的習慣更使得老師生氣。愛迪生成了班上最差的學生,一連3個月都是如此。後來他聽見老師議論他,說他有毛病,說他「addled」。愛迪生知道這是什麼意思:addled蛋就是壞的、變質的蛋。一怒之下,他衝出了教室,再也不願回去。但他堅持了下去,並沒有放棄。愛迪生在20歲時開始研究電燈炮,歷經十幾年,在一天的夜晚,愛迪生的助手把燈泡裡的空氣抽走,並將燈泡安在燈座上,一切工作就緒,大家靜靜地等待著結果。接通電源,燈泡發出金黃色的光輝,把整個實驗室照得通亮。13個月的艱苦奮鬥,試用了6000多種材料,試驗了7000多次,終於有了突破性的進展。所以說堅持總能帶給人意想不到的驚喜。
高考固然重要,但高考也不是絕對的,也不是每個人的生命。一條路走不通,那麼可以換換另外的一條,也許會很坎坷,但坎坷之後總會有讓你驚喜萬分,又意想不到的魅力。
【篇二】
夜深。人靜。提筆寫下題目,心中卻對其充滿了疑惑。高考之外,真的有另有一條路可以通往成功嗎?
打開書桌旁的燈,轉亮,腦中揮之不去的卻是今夜同學們在題海中掙扎的模樣,有搔首撓腮的;有蹙額皺眉的;也有喜笑顏開的。每一張臉都是一幅風景迥異的畫,每一顰、每一笑代表的都是對高考的堅信。
高考之外,我們還有路?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一直認為我們是一群被中國教育體制逼上梁山的豪傑,我們有創造力,卻被要求按答題格式規範答題;我們想嘗試開闢新天地,卻懼怕嘗試背後一個個鮮紅的叉和觸目驚心的分數。於是,我們放棄了,放棄創新,放棄嘗試,我們只能馬不停蹄地奔上梁山,生怕被身後那一支北宋官兵(我們的競爭者)捕獲,我們急切地希望十年練兵能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帶我們馳騁考場。可是,高考之外,真的沒有路了嗎?
不知為什麼,《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悄悄地走進我的腦海,我看到了他艱苦奮鬥的一生。他十歲出頭便走入紅軍的隊伍。正是年少輕狂,卻被一片突如其來的彈片擊中,他失去了右眼的視力,脊椎上更是落下難以修復的瘡傷。但是苦難依然沒有終結,他病倒在傷寒上,以致於一度被以死人對待,可是三番五次的挫折並沒能打垮他,相反,卻引領他走向另一條回到步隊的路——寫作。不要以為他的一生從此便一帆風順了,要知道雙目失明的他既沒有受進良好教育,也不能自如的行動,他有的,唯一有的,便只有一顆堅信能以此和戰士們在一起的心,他相信上戰場奮勇殺敵外,還有路!
高考之外,也許也有路。
忽然,作為紹興人的我想起了範蠡。作為政治大家,一代名仕的他在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復仇後,儼然看清了官場的險惡,他放棄榮華富貴,攜西施一同北上,來到當時的經濟大都陶,他白手起家經營商業,隱姓埋名,在商業領域獲得與政治上一樣的成功,也許這條棄文從商之路並不太平,但是他的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開闢一條另類的路,通向另一種成功。
恍惚間,我仿佛明白,高考之外,還有路,只是這條路並不是那條千人踩,萬人踏的擁擠的大路,它是一條羊腸小道,沒有擁擠的困苦,卻因為雜草叢生、人煙荒蕪、兇險難料而少有人行,每每有人想要嘗試,卻在萬人的好心提醒下惶然回頭。當今社會,我們只想走一條鋪整齊了的大路,少有人也沒有人想成為社會的一隻小白鼠,這是得不償失的。
可是,殊不知,打打大路通羅馬,目標是一致的,方式卻有千千萬萬種,新高考出爐後,更是如此,三位一體,自主招生,競賽加分種種新的高考模式,坦然地擺放在我們面前,可是我們走慣了他人鋪平的老路,面對這一條條高考之外的路,競不知所措,一昧地走他人的老路,一昧地抱怨中國的教育制度,也許並不是高考之外沒有路,而是我們不想去面對,不想去嘗試罷了。
如今,題海戰術的四周像章魚的八爪一樣布滿了一條條的綠色通道,一扇扇高考之外的大門等待著你我去開啟,打開那扇門,走出題海的緊箍圈,前方一片明朗。
高考之外,有路,真的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