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歲必背十首詩(和孩子一起每天背首詩)
2023-11-10 23:28:27 1
站在詩人的視角,還原詩歌的畫面
《春怨》
唐·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
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
不得到遼西。
此詩如何理解著記憶呢?
詩名:春怨。
本詩為一首五言絕句,由唐朝詩人金昌緒所作,描寫了一位女子,對遠徵遼西的丈夫的思念。本詩還有一個題目為「伊州歌」。
作者:金昌緒。
金昌緒,生卒年不詳,唐朝浙江杭州人,身世無處考證,作品只留下一首詩詩,即《春怨》。
詩詞:
第一二句: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字面意思:我敲打樹枝把黃鶯兒趕走,不讓它在那裡聲聲啼鳴。
打起:打得飛走。莫教:不讓。
本詩開篇就描寫了一幅唯美的日常生活畫面,庭院樹上,幾隻黃鶯兒在歌唱,卻被一個屋內走出的少婦,給趕跑了。
這不得引發讀者的疑問,春光明媚,鳥兒歡歌,如此美景,少婦卻無心欣賞,這又是為何呢?
第三四句: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字面意思:鳴聲會驚破我的好夢,到不了遼西去會見親人。
妾:古代女子的自稱。遼西:在唐朝指遼寧省錦州、朝陽一帶。
三四句給出了答案,原來是因為黃鶯兒的叫聲,把少婦從睡夢中驚醒,更準確地說,是從一場美夢中驚醒。
那少婦又做的什麼美夢呢?
「到遼西」給出了答案,原來,她的丈夫正在千裡之外的遼西郡駐守邊疆,多年無法得見,只能在夢中相會,但不知趣的黃鶯兒卻在此時,驚醒了她的美夢。所以,連這種虛無縹緲的慰藉都也得不到,少婦只能通過「打起」,把一腔哀怨向黃鶯兒發洩出來。
回看全詩:
整體語言生動活潑,且通篇句句相承,環環相扣,讓四句詩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首句寫「打起」的動作,此句寫「打起」的緣由為「枝上啼」,三句又寫「枝上啼」驚醒了「妾夢」,最後一句,「妾夢」是與「遼西」的丈夫相見,可謂構思巧妙,別具特色。
「怨」字飛花令
怨鶯新語澀,雙蝶鬥飛高。
疏枝染啼血,怨殺海棠魂。
怨來渾似痴,喜劇翻如夢。
涼生透背紗,怨在合歡扇。
喜雨催花開,怨雨催花謝。
東城南陌強經過,怨別無心亦放歌。
怨抱霜枝向月啼,數聲清繞郡城低。
夢尋仙子訪瀛洲,怨入春泉繞指流。
怨笛哀箏總不如,一聲聲徹九天虛。
嫩柳拖春眼眼愁,怨春人立柳邊樓。
春盡山桃花滿枝,怨春休道北來遲。
怨妾逐臣頭盡白,大官豪俠面浮紅。
和孩子一起,每天背首詩:35《送兄》
和孩子一起,每天背首詩:33《蟬》
和孩子一起,每天背首詩:19《梅花》
#頭條創作挑戰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