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潁淮生態文化旅遊區(潁淮文化之旅走進阜南)
2023-11-11 03:17:25 5
「10月24日,由阜陽市網宣辦主辦的「潁淮文化之旅」活動第六站啟動,走進阜南縣。一行20餘名歷史文化愛好者和攝影達人,探訪了田集鎮七星公園、四裡湖溼地風光、晚秋黃梨基地、黃崗柳編基地、臺家寺遺址等五處文化自然景觀。
田集鎮七星公園
七星公園位於阜南縣中北部,田集鎮與三塔鎮交界處,園內老河道自然形成,彎彎曲曲。河水衝擊而成的小島巧奪天功,大小谷堆東西相應,小溝交錯匯入潤河,碧水藍天確是一幅令人神住的天然公園,公園佔地15平方公裡。
主要景點有20米高黃巢塑像、黃巢墓、大殿、七星橋,自炎黃始至清朝一百個皇帝塑像的帝王城、中國歷代名人塑像的名人閣、釣魚島、功德園、現代化的遊樂場、溫泉療養中心等。園內綠樹紅花小徑曲繞,1平方公裡的水上遊樂場配備各類遊艇,水中養魚,兩岸垂柳,水杉景色宜人。
四裡湖溼地風光
四裡湖不僅有美不勝收的景色,還有著悠久的歷史和一些令人感慨的故事。包括四裡湖在內的濛窪蓄洪區,在建成後的60年時間裡,18萬畝良田有15次在頃刻間變成一片汪洋,十幾萬濛窪人民為顧大局,捨棄了自己的家園,成就了四裡湖,也成就了四裡湖的人文精神。
四裡湖最美處為下遊的郜臺段,這裡水面寬廣、草木叢生、野生動物集聚,保持著原始生態。有連片的蘆葦蕩,多個生機盎然沙丘小島;有列於國家一、二級保護名單的野生水鳥50多種;有連片的杞柳、蓮藕、麥白、菱角等100多種水生植物;有野生魚、蝦、珍珠等多種水產。這裡你能體驗到傳統魚鷹捕魚船民的「水上人家」生活。
晚秋黃梨基地
「晚秋黃梨」是阜南縣種植業的一大亮點產業,種植規模逐年擴大,尤其是位於阜南縣城東部的苗集鎮連片種植已成為當地的主打產業。隨著秋季的到來,「晚秋黃梨」也進入成熟季節,一些靠近路邊的種植戶就近沿S328道路支起木板向過往的車輛就地銷售起黃燦燦的「晚秋黃梨」,成為路邊的一道風景。
黃崗柳編
阜南縣柳編歷史淵源深久,據記載,早在三百多年前就有「編筐打簍,養家餬口」的民俗,阜南縣黃崗鎮以「柳編之鄉」著稱,柳編是阜南的傳統產業。
近年來,阜南縣政府以黃崗鎮為中心,沿淮各鄉鎮為衛星建立了阜南柳編產業功能區,形成大產業格局。經過多年的發展,阜南柳編產業已覆蓋全縣11個鄉鎮,有10萬人的編織隊伍,其中專業村有36個,那裡家家戶戶、男女老少都能編織,足不出戶就能完成整件產品的加工。
如今,阜南柳編產業是阜陽市、阜南縣出口創匯的主導產業和名片,產品遠銷北美、西歐、東亞、東南亞、中東、港澳臺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
臺家寺遺址
臺家寺遺址位於阜南縣潤河故道北岸,201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部門提供的資料顯示,臺家寺遺址為不規則形高臺地,南北最長約180米,東西最長約170米,高出地面約6米,據估測,現有面積約13000平方米。
通過考古發掘,初步認定臺家寺遺址以商周文化遺存為主,下層有少量的龍山文化遺存。遺址出土大量有價值的文物和動植物標本,為研究商周時期淮夷與殷商文化之間關係提供了珍貴資料。
編輯:關雲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