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什麼情況下要下蛋了呢(家養鸚鵡下蛋11枚)
2023-11-06 20:58:13 1
哈嘍,大家好,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上一期和大家聊了販賣祖傳繁育鸚鵡,飼養者一審獲刑10年,前幾天有位鳥友和我說,她家飛來的一隻牡丹鸚鵡下了11枚鸚鵡蛋,我心裡想難不成是兩隻母鳥?原來是一隻母鳥下的,求助我有沒有好辦法讓鸚鵡不要再生了,怕鸚鵡累死。之前文章都是介紹鸚鵡繁殖的文章,那麼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如何阻止鸚鵡繁殖,家裡有養一對鸚鵡不繁殖的鳥友,需要看看家裡鸚鵡不繁殖,是不是也犯了這些錯。
在野外,雌性鸚鵡除非有伴侶和合適的築巢地點,否則它們不會產卵。在家養中,儘管沒有伴侶,某些鸚鵡仍會下蛋,甚至會反覆下蛋。產蛋對鸚鵡造成潛在風險,主要消耗鸚鵡體內的能量,使鸚鵡容易營養不良、骨質疏鬆、以及患一些疾病。在想要繁殖鸚鵡的情況下,這些風險是繁殖過程中固有的一部分。但是,對於不想要雛鳥,產蛋會帶來嚴重的健康風險,而無助於養育雛鳥。與貓和狗不同,要防止鸚鵡不下蛋很難。對於大多數鸚鵡品種而言,停止下蛋的最有效方法是通過環境和行為的改變,一些鸚鵡可能還需要醫療幹預。
1.早睡:下午5點~6點將鸚鵡放到床上睡覺,漫長的一天是觸發產卵的最重要的環境線索之一。早睡可以幫助她關閉繁殖激素。請注意,鸚鵡睡覺需要在完全黑暗安靜的環境才能睡著,光用布蓋上籠子遮光是不夠的,還需要環境安靜。
2.撤掉繁殖箱:野外鸚鵡都是在巢穴裡產蛋,為了阻止鸚鵡下蛋,繁殖箱肯定不能掛的。家裡散養的鸚鵡也要注意,鸚鵡會在沙發下,在微波爐後面,甚至在烘乾機裡,在一些黑暗的環境中下蛋,也可能在書架裡,啃壞幾本書做鳥巢。鸚鵡很聰明,因此在籠子外時要嚴密監視鸚鵡是很重要的。
3.遠離種鳥:家裡養了一對鸚鵡,當看到它們恩恩愛愛,這樣會產生刺激作用。如果不想鸚鵡繁殖,那麼就要將單身鸚鵡與家中其他鸚鵡分開,將有助於關閉其荷爾蒙。而繁殖鸚鵡就恰恰相反,家裡飼養的種越多多繁殖幫助越大,比如一對鸚鵡繁殖叫聲會刺激別的鸚鵡繁殖,每天都受到刺激那麼互相看不上眼的也會隨波逐流,接受彼此繁殖成功。
4.阻止繁殖行為:有些鸚鵡會表現出與自己喜歡的人的繁殖行為,例如通氣,抬尾或反芻食物。通過觀察在每次出現這些情況時將其放回籠中「超時」來阻止這些行為。請勿將你的手放在鸚鵡的背上或尾巴下,因為這可能會刺激性。
5.移走玩具:一些單只鸚鵡會表現出與周圍環境中的物體的交配行為,例如食物杯,玩具,棲息地或鏡子。交配行為包括食物反流,通風口摩擦和舉尾。如果您的鸚鵡通過無生命的物體進行這些行為,則應將該物體從其環境中永久移除。
6.更改籠子:鸚鵡會在自己熟悉的環境當中產蛋,那麼我們只需要把鸚鵡放在其他籠子中和,或更改籠子的位置可能會阻止鸚鵡下蛋。改變籠子裡的玩具,食具和棲息地的布置或類型也很有幫助。
7.不要取已經下的蛋:不讓鸚鵡下蛋,最簡單方法是讓鸚鵡自己孵化,如果鸚鵡下來第一枚蛋,就會接著來第二枚、第三枚。想要鸚鵡少下蛋,那麼我們就需要每天放一枚假蛋,這樣母鸚鵡蛋還沒有下完,就會停止產蛋,比之前產蛋少很多。單一的母鸚鵡產的鸚鵡蛋是孵不出小鳥的,也就是我們俗稱(白蛋),當母鸚鵡一直孵化,孵不出就會失去興趣。
8.激素注射:在某些情況下,如果產卵過多,除了上述環境和飲食變化外,您的獸醫還建議您注射激素。激素注射相對安全,可以幫助減少某些禽類的產卵。激素注射的效果因鳥類而異,無法事先準確預測。
鸚鵡小知識:鸚鵡不管是繁殖產蛋孵化,還是光下白蛋,鸚鵡產蛋肯定會消耗體內的維生素,蛋白質和鈣。在繁殖季節,特別重要的是要保持完全均衡的飲食,在大多數情況下,需要補充大量的營養物質,僅補充蔬菜和穀子是不夠的。全光譜陽光對於鸚鵡的鈣代謝必不可少,可以通過陽光直射或全光譜螢光燈泡提供。
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點讚,我是被鸚鵡耽誤的廚子,每天更新鸚鵡小知識,有問題隨時找我,必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聲明:本文由被鸚鵡耽誤的廚子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