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慶祝教師節座談會發言稿
2023-12-06 15:09:06 3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xx年大學慶祝教師節座談會發言稿,歡迎大家閱讀!
【1】20xx年大學慶祝教師節座談會發言稿
各位老師、同志們:
明天是全國第32個教師節,很高興來參加全縣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與同志們共同慶祝屬於我們老師自己的節日。借這個機會,我代表縣「四大家」以及全縣72萬人民群眾,向剛剛受到表彰的優秀教師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在座的各位老師並通過你們向奮戰在教育一線的廣大教職員工以及離退休老教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我縣教育事業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下面,我講兩個方面的意見。
一、縣委對教育高度重視,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
大家看到,我們縣「四大家」的主要負責同志都出席了今天的教師節座談會。事實上不僅僅是今年,到嶽陽縣工作三年來,每年的教師節座談會,我都帶領縣「四大家」的主要負責同志出席了。說實話,縣一級的工作紛繁複雜,「四大家」主要負責同志都很忙,要參加各種會議、推進各項工作、協調各方矛盾、處理各類糾紛,等等,儘管如此,我們還是連續三年都出席教師節座談會,主要是基於兩個原因:
第一,教育是我縣最靚麗的一張名片。我們在招商引資、對外宣傳嶽陽縣的時候,總要宣傳我縣有很多優勢,如資源、區位、交通、人文底蘊等等。其實,這些優勢都不是最突出的,因為我們擁有的這些優勢,別的縣(市區)也都不同程度地擁有,有的甚至比我縣還要突出。我認為,我縣最大的優勢就是教育。如果說我們嶽陽縣有很多名片的話,那麼最靚麗的一張名片就是教育。
今年,愛瑞深中國校友網向社會發布了中國高考狀元頂尖中學100強名單,嶽陽縣一中榜上有名。全國有3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平均每個省不到3所學校上榜。我們湖南是教育強省、教育大省,進入100強的學校有5所,我們縣一中就是其中之一,其他的4所是長沙市的長郡中學、雅禮中學、師大附中和長沙市一中,這就意味著嶽陽縣一中是湖南省唯一上榜的農村高中。嶽陽縣一中能獲此殊榮,就是因為多次出了湖南省高考狀元。實際上,湖南省高考狀元就是全國的高考狀元,因為湖南省的高考試卷是自主命題的。近三年,儘管我縣沒有出湖南省的高考狀元,但是每年都有嶽陽市高考狀元。2013年全市理科狀元在我縣,20xx年全市文、理科狀元(裸分)都在我縣,今年全市文科狀元又在我縣。三年來,我縣高考的三項主要指標(一二本上線人數、一二本上線率、600分以上人數)不但在全市各縣(市區)中排名第一,而且遙遙領先。
正是因為我縣的教育形成了優勢、打造了品牌、贏得了榮譽、提升了形象,縣委、縣政府才更加重視和支持教育,更加堅定不移地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比如,為了解決大班額的問題,我們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投入3000多萬元新建教室。比如,為了讓義務教育健康發展,我們通過銀行貸款為義務教育化債1.4億元,由縣財政逐年還本付息。比如,為了促進教育公正公平,推進教育均衡發展,縣委常委們力排眾議、統一意見,在全市率先實行高中陽光招生。陽光招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因為這個政策不但直接剝奪了相關領導的某種「特權」,而且還要頂住領導打招呼、鄉友找關係、客商說人情等各方面的壓力。再比如,為了充實教師隊伍,2013年我縣安排了100個教師招聘名額,20xx年、20xx年連續兩年安排了200個名額,這個力度其它縣是少有的。
我們經常說「有為才有位,有位更有為」,正是因為我縣的教育有作為,所以在全縣才有地位。我們縣「四大家」的主要負責同志都來出席教師節座談會,既體現了教育在全縣的重要地位,也表明縣委希望我縣的教育有更大作為。
第二,教育工作本身特別重要。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可以說,抓教育就是抓發展,抓教育就是抓民生。
為什麼說抓教育就是抓發展呢?眾所周知,在改革、發展、穩定這三者之間,改革是動力,穩定是基礎,發展是目的;在發展和民生這兩者之間,發展則是手段,民生才是目的。因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都是為了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都是為了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和滿意度。我們需要怎樣的發展?創新驅動型發展。創新驅動發展靠誰引領?靠人才,靠高素質的人才。人才靠誰培養?靠廣大教師。所以,抓教育就是抓發展。
為什麼說抓教育就是抓民生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依法治國、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排在第一位。全面小康不是人均小康,而是要人人小康。正因為如此,中央提出了「精準扶貧」政策。我們以前推進扶貧工作,大多是給貧困戶送點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資,或者解決一些資金,這種「輸血型」扶貧,助長了有些貧困戶的懶惰思想,沒有達到扶貧脫貧的目的。現在我們要按照「精準扶貧」的思路,變「輸血型」扶貧為「造血型」扶貧,就是採取產業幫扶、金融幫扶等措施,讓貧困戶通過誠實勞動以及合法經營來享受勞動成果,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實施「精準扶貧」的重要手段就是「扶貧先扶智」,也就是教育扶貧。如果貧困家庭的孩子能考上大學或者學到一技之長,從而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有穩定的收入,就會改變這個家庭的命運;如果貧困家庭的孩子有更大的出息,甚至會改變一個家族的命運。所以,抓教育就是抓民生。
二、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聚焦鄉村教師隊伍建設
去年的今天,也就是20xx年9月9號,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了北京師範大學,並在參加座談時發表了重要講話,要求全國廣大教師做「四有」好老師(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知識、有仁愛之心)。今年,教育部把第31個教師節的主題確定為「落實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聚焦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教育的根基在九年制義務教育,絕大部分教師都在鄉村的義務教育學校任教,因此,要使總書記的指示精神落地生根,就必須要強化我們的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如何聚焦、如何抓好我們嶽陽縣的鄉村教師隊伍建設呢?關鍵是要解決「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這三個問題。
一是要解決「下得去」的問題。解決「下得去」的問題不外乎兩條措施。第一,要通過教師招聘來充實教師隊伍。教師的流動是正常的,優秀教師想進城、想到更好的地方去工作,這也是可以理解的。要確保鄉村教師數量保持在合理區間,就要通過教師招聘來補充。所以,近兩年我們每年公開招聘200名教師以解決鄉村教師數量不足的問題。在當前形勢下,公開招聘教師的相關政策還會延續下去。第二,要通過制度建設來改善教師隊伍結構。據我了解,我縣的教師隊伍結構極其不合理,主要是年齡結構不合理、教師男女性別比例不合理、專業結構不合理。年齡結構方面,全縣各學校中,教師平均年齡超過50歲的還有很多;性別結構方面,男教師佔比過少,特別是近幾年來,新招聘的教師中男性比例只佔10%;專業結構方面,熱門專業的老師很多,而像生物、地理等這些冷門專業的老師很少。如何改變教師隊伍結構?我想,可以探索兩條制度:一是定向培養。對那些有志於鄉村教育、甘於奉獻的學生,可以不限區域實行定向培養。比如,有些鄉鎮差缺老師,但本鄉鎮又沒有學生報名的,可以從其他鄉鎮公開選拔培養對象。定向培養可以設置招生條件,比如某些專業只招男教師,或者整個招考設置一定的男女比例,等等。二是合理交流。建立健全城鄉之間、鄉鎮之間、學校之間的教師交流機制,打破一些教師長期固定在一個鄉鎮、一所學校任教的局面。關於教師交流制度,請教育局拿出具體的方案,提交縣委常委會討論。我們要通過探索定向培養和合理交流等制度,切實解決教師「下得去」的問題。
二是要解決「留得住」的問題。解決教師「留得住」的問題,關鍵是要強化四個方面的激勵措施。一是職稱評定方面。以前,中小學教師能評副高職稱就已經「封頂」,現在中小學教師也可以向正高職稱衝刺了。教育局在職稱評定的時候,指標要向鄉村學校傾斜,標準要向鄉村教師傾斜。二是津貼補貼方面。李克強總理指出:對教育再怎麼支持都不為過,財政再緊張也不能壓縮教育資金。我縣已經實施了7個半鄉鎮教師崗位補貼政策,這個特殊津補貼發放的範圍還可以擴大,力度還可以加大。三是住房保障方面。各鄉鎮都要建好公租房、周轉房,讓鄉村教師們安居樂業。四是選拔任用方面。現在,國家鼓勵從企業、學校選拔、甚至提拔黨政幹部,我們每年要拿出一定的名額,在教師隊伍中選拔或提拔黨政機關幹部;鄉鎮機關領導職位有空缺時,也可從優秀鄉村教師中公開選拔。要通過這幾個措施來激勵廣大鄉村教師,讓他們安心紮根鄉村教育工作。
三是要解決「教得好」的問題。為人師表者,必須德才兼備。教師要具備什麼樣的德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做「四有」好老師就是方向(其中的「三有」,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和有仁愛之心,說的就是師德)。如何修鍊師德?我認為,主要是心態陽光、積極向上、與人為善、忠於事業。美國有個著名的經濟學家叫邁倫·斯科爾斯,他與羅伯特·默頓教授創立布萊克-斯克爾斯期權定價公式,兩人於1997年獲得諾貝爾經濟獎。獲獎之後記者採訪斯科爾斯,問他在大學期間學習的收穫是什麼,他說,第一個收穫是學到了知識,這是他事業成功的基礎;第二個收穫是學會了思維,這是他事業成功的關鍵,因為知識是學不盡的,但他學會了思維,從而能夠面對新的情況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第三個收穫就是學會了做人,這也是他最大的收穫。談及如何做人,他的回答是八個字:誠實為本、先人後己。科學是最講公平的,儘管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公式可以預測股票和期貨等金融衍生物的風險,但這個成就在當時的經濟學領域並不是最高的,斯科爾斯教授之所以獲得諾貝爾獎,有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他的人格魅力。除了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師還要有才,有過硬的本領,有紮實的知識。當今時代知識更新很快,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教學方法、開拓新的視野。教育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大教師培訓力度,促使廣大教師與時俱進地學習。比如教育局實施的「教師點餐,送培下鄉」培訓模式就很好,要堅持下去並進一步完善。
老師們、同志們,教育是決定未來的事業,教師是塑造未來的職業,抓教育就是抓發展,抓教育就是抓未來,抓教育就是抓核心競爭力。我相信,有縣委、縣政府當教育發展的堅強後盾,有各鄉鎮、各部門全力為教育發展保駕護航,有社會各界大力關心支持教育,特別是有全縣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的奮力拼搏、真情奉獻,我縣教育事業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更加燦爛!謝謝大家!
【2】20xx年大學慶祝教師節座談會發言稿
老師們,同志們,同學們:
桃李香滿園,金秋慶佳節。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共同慶祝全國第三十二個教師節。在這個喜慶的日子裡,請允許我代表學校,向辛勤耕耘、默默奉獻在教學、科研、管理及後勤服務戰線的廣大教職工和取得突出成績獲得表彰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向離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你們辛苦了!
回顧過去一年,全校師生員工眾志成城,開拓創新,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取得顯著成果,信息感知技術協同中心通過專家綜合諮詢,學校黨委被省高教工委授予「先進基層黨委」稱號,學校成功召開第五屆教代會,順利舉行本科教育質量提升工作大會,榮獲三項國家教學成果獎,多項科研成果榮獲國家、省部級科技獎勵;「華山學者計劃」全面實施,科研實力不斷增強,學科專業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內部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化。我們取得的所有成績,是全體西電人努力拼搏的成果。在此,對大家為學校改革發展作出的辛勤貢獻表示衷心感謝!
今年教師節的主題是「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五四青年節座談會講話中指出:核心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德,既是個人的德,也是一種大德,就是國家的德、社會的德。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教師,既是學問之師,又是品行之師。教師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要「修德以自立,樹德以育人,崇德以興國」。早在西周時期就有「弟子事師,敬同於父」的說法。《禮記》也有云:「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後道尊,道尊然後民知敬學。」教師受到尊敬,學問才能受尊敬,學問受尊敬,才能使人重視學習。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只有尊師重教,才能不斷發展和進步。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藉此機會,我謹談四點認識,與大家共勉:
更多相關文章推薦:
1.20xx教師節表彰大會領導講話
2.20xx縣政府教師節講話稿
3.第三十二個教師節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4.20xx年小學慶祝教師節國旗下講話
5.20xx年小學教師節國旗下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