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2月網絡熱詞:"蘋果中毒門"入選
2023-11-02 23:01:27 2
在中國人眼裡,過了農曆春節才是新一年的開始。以2月2日大年三十為界限,2月份我們真正邁入了2011年。我們在以怎樣的視角和心情擁抱2011呢?
日前,通過分析調研2011年2月份網民的搜索瀏覽及詞條編輯熱度,全球最大中文百科全書--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公布了2月網際網路10大熱詞榜單。在各式各樣排行榜層出不窮的今天,百度百科榜單取自覆蓋率超過95%的中文網民的集體意志,更具代表性和權威性。只需要通過榜單,即可一窺當月的民生民情。
2011年2月,百度百科十大網絡熱詞:
旭日陽剛——百度搜索4,500,028次,2月份百度百科詞條累計瀏覽量781,786次
百度百科名片:一個由流浪歌手組成的音樂組合,翻唱「農民工版」《春天裡》,演唱風格質樸無華,打動無數網友而迅速躥紅網絡。在粉絲的推動下,旭日陽剛最終登頂央視春晚,從此走上專業歌手道路。
編輯點評:2011年第一個人間童話,又一個網絡鑄就的奇蹟。儘管在與歌手汪峰的版權摩擦中頗有爭議,但依然是草根精神的非常好的代表。而網民對這一組合的出奇關注,體現了網際網路的時代精神和人文關懷。
皮革奶——百度搜索1,040,177次,2月份百度百科詞條累計瀏覽量142,126次
百度百科名片:一種用皮革水解蛋白生產出來的乳製品,可以提高產品的蛋白含量,食用可導致關節疏鬆,嚴重可致癌。2月17日,一則「內地『皮革奶粉』死灰復燃長期食用可致癌」的新聞讓這一詞彙的關注度驟升。
編輯點評:「皮革奶」進入榜單,完全是三聚氰胺後遺症。在經歷一系列食品安全危機之後,國人已變成驚弓之鳥,百度百科成為了解真相的重要陣地。
限購令——百度搜索287,652次,2月份百度百科詞條累計瀏覽量74,394次
百度百科名片:2011年,「限購令」開始在全國鋪開,到2月24日,公布實施細則的城市達到27個。由於涉及民生問題,又與「房價」這根最敏感的神經有關,這一詞彙引起了億萬網友的關注。
編輯點評:通過限制購買來打壓房價,又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房產政策。網友對這一詞彙「圍觀」的背後實際上代表著觀望、懷疑,到底2011年又一輪的房地產調控能否遏制住房價的持續飆升,一切還是未知數。
2011年利比亞騷亂——百度搜索1,183,010次,2月份百度百科詞條累計瀏覽量149,054次
百度百科名片:2011年2月16日,數百名利比亞民眾在該國第二大城市班加西舉行抗議活動,與當地警方和政府支持者發生衝突,由此引發了利比亞持續性的大騷亂。
編輯點評:在利比亞約有3萬名中國人。根據中國外交部提供的數字,截至2月28日10時,中國已從利比亞共撤出近29000人。從利比亞撤僑的國家行為顯示出一個國家的責任感,是最具價值與影響力的國家形象宣傳片。
饅頭稅——百度搜索150,222次,2月份百度百科詞條累計瀏覽量44,910次
百度百科名片:濟南市政協委員、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潘耀民連續三年在濟南市兩會上提案建議降低「饅頭稅」,此事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
編輯點評:「饅頭稅」實際上是記者杜撰出來的名詞,也是引發網友熱議的主要誘因。「饅頭稅」詞條點擊的猛漲,折射出國人的生活壓力和對賦稅政策的微辭。
微博打拐——百度搜索120,431次,2月份百度百科詞條累計瀏覽量12,095次
百度百科名片:春節期間,中國社科院學者于建嶸教授發布「隨手拍照解救乞討兒童」微博,引發網友轉載效仿,並最終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話題。
編輯點評:網友零碎、非專業的行動,與公安部門、媒體等社會力量結合在一起,以道德與法律旗幟的名義,為兔年春節塗抹了一層人文的亮色。而現在,「微博打拐」已蔓延至其他平臺,中文網民覆蓋率超95%的百度也推出了「百度尋人」。網際網路溫情的一面展現的淋漓盡致。
天地一鬥——百度搜索151,104次,2月份百度百科詞條累計瀏覽量58,505次
百度百科名片:2011年2月21日,由中國臺灣創作型歌手周杰倫與NBA球星科比合作演唱的雪碧籃球主題曲《天地一鬥》在美國加州洛杉磯首發。
編輯點評:周董、科比,兩個人氣偶像放在一起,足以讓網友趨之若鶩。百度搜索和百科如此高的點擊量,雪碧的營銷看來很成功。
超級金庸考題——百度搜索109,087次,2月份詞百度百科條累計瀏覽量19,753次
百度百科名片:一篇題為《金庸直接被這套考題考昏了,你敢來試試麼?》的「神貼」在網絡上爆紅, 這套試題以金庸武俠人物和故事情節為素材,考的卻是理化、生物、醫學、法律等知識,很多網友大呼「太難」。
編輯點評:「超級金庸考題」的火爆既是網民娛樂精神的彰顯,又帶著一絲無釐頭的認真。在應試教育中走過來的網友,面對這種創意十足的考題,興奮感溢於言表。如果你也想來試試這套試題,可以到「超級金庸考題」百科詞條看看。
大學殺——百度搜索120,201次,2月份詞百度百科條累計瀏覽量47,583次
百度百科名片:2011年,一款仿造《三國殺》卡牌遊戲的《大學殺》,憑藉「佔座」、「點名」、「考試劃重點」等鮮活的大學元素在網上受到大學生追捧。
編輯點評:網友的創意和惡搞能力讓人刮目相看,或許我們還能看到「農民工殺」、「計程車司機殺」等各種版本的「三國殺」。這讓人想起發生在2010年全體網民參與的各種版本「凡客體」的創作。
蘋果中毒門——百度搜索141,140次,2月份詞條累計瀏覽量21,853次
百度百科名片:2月15日,蘋果公司公布了2010年供應商責任進展報告。報告顯示,2010年蘋果發現37家廠商存在嚴重違規行為。這是蘋果首次公開承認中國供應商員工因工作環境致病。
編輯點評:蘋果高端品牌的光環,與「血汗工廠」、「毒工廠」的齷齪,形成了強烈的形象衝突。這是網友對「蘋果中毒門」事件居高不下關注度的本質原因。
筆者看到,在百度百科「皮革奶」詞條中,這種化學品的含量、危害、檢測標準等都得到全面詳盡的展現,凸顯其知識普及平臺的價值;在「限購令」詞條中,公布這一房產政策的城市列表幾乎與媒體報導同步實時更新,同樣的快速反應力也在「2011年利比亞騷亂」這一突發事件中得到印證;而在「饅頭稅」詞條中,各方觀點都毫無保留地呈現出來,不偏不倚,客觀中立。
毫無疑問,依靠普通網友集體創作而發展壯大的百度百科,始終具備草根氣質和人文精神,這體現在對事實的尊重、對真相的追求、對知識的熱愛、對多元化觀點的包容。正是這種獨特魅力讓其成為社會大眾意志和訴求的非常好的代言人,同時也是社會發展變遷的忠實記錄者和參與推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