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把握強國復興的歷史方位(從四個維度領悟強國建設)
2023-11-03 00:37:35 5
13日,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上,國家主席發表了重要講話。講話圍繞「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這一主題做出莊嚴宣示。
講話堅守人民立場、堅定歷史自信、彰顯使命擔當,這些都是實現強國復興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講話還鮮明提出五個「要」和一個「必須」,為新徵程上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堅守人民立場——
「人民」再次成為關鍵詞。講話開宗明義:「人民的信任,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也是我肩上沉甸甸的責任」「以國家需要為使命,以人民利益為準繩」。
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一以貫之、始終堅定。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的重要講話中,「人民」二字是絕對的高頻詞。「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是人民的勤務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是深入人心的肺腑之言,彰顯深厚真摯的人民情懷。
面向新徵程使命任務,主席在講話中進一步指明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與人民之間的緊密關係:「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人民是決定性力量」 「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凝聚起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磅礴力量」。
一席話,深刻揭示了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從人民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最終目的也是一切為了人民。
堅定歷史自信——
講話回望五千多年文明史和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歷程。
在建黨百年慶典、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黨的第三個歷史決議、黨的二十大等一系列重要場合,反覆提及中華文明五千多年、中國共產黨一百年、新時代十年等具有標識性意義的歷史時間。
歷史和現實表明,我們黨團結帶領人民開闢的發展道路、取得的偉大成就根植於這些歷史時間,積澱出深厚歷史淵源、文化底蘊和實踐基礎,熔鑄了這個政黨、國家、民族最有理由自信的強大底氣。
了解歷史才能看得遠,理解歷史才能走得遠。「在新的趕考之路上,我們能否繼續交出優異答卷,關鍵在於有沒有堅定的歷史自信。」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從歷史的維度指引現實和未來,就是為了使全黨從歷史進程中洞察歷史發展規律和時代發展大勢,提高認識水平和辨別能力。不管前路有多少風險挑戰、驚濤駭浪,都以堅定的歷史自信,增強錨定既定奮鬥目標一往無前的勇氣和力量,更加清醒、更加堅定地辦好當前的事情。
彰顯使命擔當——
「我將忠實履行憲法賦予的職責,以國家需要為使命,以人民利益為準繩,恪盡職守,竭誠奉獻,絕不辜負各位代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重託!」坦蕩自信的宣示、重若千鈞的承諾。
黨的十八大以來,始終把「絕不辜負」作為工作的出發點。
從打贏脫貧攻堅戰到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從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到推動高質量發展,從迎戰大戰大考到勇於自我革命……牢記責任重於泰山,心懷家國、夙夜在公。
大國之大,也有大國之重。大在於夢想之偉大,重在於工作之繁重、在於人民之重託。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薪火相傳、接續奮鬥的「接力跑」,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
「在新徵程上作出無負時代、無負歷史、無負人民的業績,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作出我們這一代人的應有貢獻!」接過歷史的接力棒,信念不渝、話語鏗鏘,彰顯大黨大國領袖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毅然擔當。
指引前進方向——
講話中,著眼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徵程,提出五個「要」和一個「必須」的重要遵循。
「要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 「要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要紮實推進『一國兩制』實踐和祖國統一大業」「要努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發展是硬道理。壯大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必須緊緊依靠發展。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進程中謀高質量發展,謀的是發展質量和效益,謀科技自立自強,謀區域、產業結構的協調,謀生態的改善、謀全體人民共享。
人民至上是一切工作的價值取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是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五條重大原則之一。關注點在人民、落腳點在人民,才能書寫好新徵程上人民滿意的答卷。
統籌發展和安全,十分重視。二者猶如車之兩輪、鳥之兩翼,任何一方面有明顯短板,都會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安全是發展的基礎,穩定是強盛的前提。」面對複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和諸多風險挑戰,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才能把握正確前進方向,做到「不畏浮雲遮望眼」「亂雲飛渡仍從容」。
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是民族復興的題中之義。臺灣的前途命運繫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香港、澳門的長期繁榮穩定繫於強國建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徵程上,港澳臺同胞一個也不能少。順應歷史大勢,包括港澳臺同胞在內的全體中華兒女同心同向同行,就一定能共享民族復興的榮耀。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僅會極大地改變中國,還會深刻地影響世界。黨的二十大報告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之一,以中國式現代化為橋梁和紐帶,把民族復興與全人類前途命運緊密聯結起來。走好這條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唯一正確道路,中國式現代化將改變「國強必霸」的邏輯,真正造福中國、利好世界。
最後,一個「必須」即推進強國建設,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切實加強黨的建設。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新時代新徵程各項目標任務,關鍵在黨。黨的領導直接關係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運、最終成敗。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有力,中國式現代化才能行穩致遠,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才有了堅強保證。
策劃:霍小光
主筆:黃玥
統籌:張曉松、朱冬菊、王絢
視覺 | 編輯:郝曉靜、賈伊寧
新華社國內部製作
新華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來源: 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