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牛人徐壽簡介 徐壽的歷史功績
2023-12-11 05:26:07 2
說起晚清英豪,李鴻章、張之洞、曾國潘等人肯定第一時間浮現大家腦海。本文給大家介紹的晚清牛人不在此列,他是真的牛,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
這位牛人就是晚清科學家、中國近代化學啟蒙者,造了中國第一艘軍艦,建了中國第一所科技學校,一人撐起中國近代軍工業半邊天的徐壽。聽到這些頭銜,可能大家也並不是很熟悉。但要說另一件事,大家就不可能不熟悉了。
學習過化學的朋友們,在當初剛接觸化學的時候,有一樣東西必背,那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而這個化學元素周期表,就是徐壽翻譯命名的,可見徐壽在中國科學史上的地位。
1818年,徐壽出生於江蘇無錫一個沒落的地主家庭。和很多人一樣,徐壽最開始學習的是諸子百家、四書五經、八股文,是衝著科舉考試去的。
然而徐壽明明十分聰慧,但是卻連個秀才的考不上。科舉失意,大多數人應該十分傷心。但是徐壽不,他說:「嘗一應童子試,以為無裨實用,棄去。」俗一點大概是說:「八股文有個毛用,老子不學了!」
放棄當時的「通天大道」,徐壽轉而研究經世致用之學。他讀書雜,什麼都看,山川、物產、地理變遷,還有數學、天文曆法、物理、音律、醫學都涉及在內。他還根據書中所學,自製指南針、自鳴鐘。
徐壽喜歡器械科學,他不僅潛心研究中國歷代科技典籍,同時也想方設法的搜羅中國翻譯的西方科技著作。當時中國沒有系統學習科學的書院,徐壽一切都靠自學,由此還結識了另一位科技愛好者華蘅芳。
在一片研究八股考試的人中,找一個愛好科技的知音多難啊!兩人一見如故,組成cp闖天涯,共同探討和研究科學知識。
徐壽學習講究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科學知識必須用於實踐檢驗。當時沒有咱們今天的實驗室那樣,想要什麼工具都有。沒有工具,徐壽就自己做。他曾經在進行物理實驗的時候,需要一個三稜鏡,買不到就用自己的水晶圖章硬磨出來。
就是這樣潛心學習研究,徐壽漸漸的闖出名氣,連當時像李鴻章這樣的清朝大臣都聽說了他的名字。後來清廷「師夷長技以制夷」,展開洋務運動,徐壽就這樣被清朝大臣們推到臺前。
1861年,徐壽入曾國潘所開設的安慶內軍械所工作。做什麼?當時外國輪船開到中國內河橫衝直撞,中國用的還是帆漿動力船,大家一拍手一致決定造輪船。
輪船好造嗎?又不是紙糊的,當然不好造。但是徐壽就這樣瞎子摸象,憑著《博物新編》上的圖和簡介,跑到洋人船上研究了一整天,回來就開造了。
沒有零件,就自己一銼子一銼子的做。就這樣靠著一股韌勁和聰慧,三個月後徐壽造出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象徵蒸汽機。三年後,造出了中國海軍第一艘蒸汽動力船——黃鵠號。
看到此船,同治帝欽賜牌匾:天下第一巧匠。曾國藩誇讚:「洋人之智巧,我中國人亦能為之!」
徐壽對於辦好江南機器製造總局提了些意見,但是曾國藩說:「你只管造船,其他的就別操心了。」徐壽心想:「你讓我造那就造唄!」
就這樣,在徐壽的帶領下,先輩們造出了中國近代第一艘軍艦「惠吉號」。隨後「操江」、「測海」、「澄慶」、「馭遠」等接連誕生,徐壽堪稱我國海軍軍工業的鼻祖。
辦好了這事兒,徐壽深知如果中國的科技想要進步,就必須有系統的教育。於是在他又開始了漫長的翻譯之路,《化學鑑原》、《化學考質》、《化學求數》等,當然還包括讓今天學生們痛苦不已的元素周期表,都被徐壽引入中國。
為了傳播近代科學知識,徐壽又開辦了上海格致書院,書院含礦物、電務、測繪、工程、汽機、製造等專業,成為中國近代第一所科技學院。
咱們今天說「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而徐壽則是徵途的起點。這位先輩,理應被所有人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