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家風家訓座談會發言稿範文
2023-12-12 20:04:32 1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小編收集了家風家訓座談會發言稿範文,歡迎閱讀。
家風家訓座談會發言稿範文一
1.家風家訓就在父母的言行裡,它充滿正能量。
記得小時候,我背著書包去讀書,爸媽交代的就是:要聽老師的話,不要和同學打架,別人的東西不能拿。他們還告訴我在外邊碰到長輩一定要叫人,小一點的叫哥哥、姐姐;大一點叫叔叔、阿姨,老一點的叫爺爺、奶奶等。禮貌、友愛、誠實是爸媽教育的主要內容,也是家風的一個體現吧。記得有一次和同學打架,老師告訴了爸媽,爸媽一個勁的賠不是,還讓老師儘量管我,不乖就打。所以如果在外面我被欺負,一般情況下我不敢跟家裡人說,因為一說,爸媽都會馬上責備我:「一個巴掌拍不響,你肯定也惹人家了!」出了問題,首先要從自身找原因——這對我的影響確實很大!
平民百姓家的家風大多充滿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好人、老實人,誠實做人,老實做事,還要尊敬長輩。教育我們做一個出淤泥而不染的「蓮」。
2.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
現實在平時的學校教育中,家風體現在孩子的言行之中,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這個孩子有家教,那個孩子沒家教。家教也是一個家風的體現,它是通過孩子的言行表現出來了。大凡家庭教育良好的家庭,孩子的行為習慣作為學校是不大需要操心的,因為家長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已經幫學校教育好了。當然也有一些家庭教育,家風不怎麼的家庭,表現在孩子也是很難管理和教育的對象。有的時候甚至家長也拿他沒有辦法。
家風雖然是一些道德教育、禮貌教育、規矩教育,它就是對我們的一種規範、一種風氣、一種文化,好家風就是一所好學校。
3.家風教育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手段
「培育好的『家風』,也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手段。」「家風」不僅是一種規範、一種風氣、一種文化,也是主流道德價值觀大眾化最有效、最簡潔的途徑。「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能還難以真正的理解和領會,但通過挖掘學生『家風』中的優良因素,將核心價值觀融入其中,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通過耳濡目染,學習和傳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精髓。」
4.學校有責任有義務為家風傳承做貢獻。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學校可以把家風教育與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起來,融入中小學教育全過程、各方面,發揮家庭教育在學生成長中的重要作用。
教育局將組織各校開展說說我家家風」、「家風故事」、「我理想的家風」、「家風助我成長」、「父母教會我……」等為內容的主題活動,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徵文比賽與演講比賽。要求各校組織開展「好家風、好家訓」家庭教育大課堂活動。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弘揚社會正能量,也使家長們更加注重自身修養的提升,
通過活動要讓學生知曉家風家訓,圍繞傳承好家訓、培育好家風、共築「中國夢」,切實加強家校聯繫,強化「感恩父母,對父母負責」的意識」,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營造了良好的家庭環境。
家風家訓座談會發言稿範文二
千年前,吳越錢氏奠定了「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千年繁華,也留下了以《錢氏家訓》為代表的錢王文化寶貴財富。《錢氏家訓》不僅是錢氏後人的行為準則,更是我們共同的「傳家寶」。
一個人相當於一棵樹,一個家庭就是幾棵樹。通過家庭的帶動,能夠影響周邊的家庭,形成森林,形成一個大氣候,從而影響整個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因此,臨安開展好家風建設,就是以家風為抓手,大力挖掘、弘揚、傳承《錢氏家訓》等傳統文化精髓,並以家風帶鄉風、促作風、樹新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個體的行動中、植入群眾的心靈裡。
在好家風建設中,臨安注重家庭,確立愛國愛鄉、遵紀守法兩項「基本標準」和誠實守信等八個「倡導方向」,近兩年推選出近8000餘戶「好家風」家庭,舉辦100多場「好家風」家庭褒獎禮,凝聚起千家萬戶向善的力量;臨安注重家教,組織「好家風」進萬家村村宣講活動,以身邊的「好家風」事例生動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家風家訓伴我成長」活動,學生和家長一起立家訓、曬家訓、傳家風,讓家風成為孩子成長的陽光雨露;以「誠信、敬業」為主題開展「好家風」進農家樂、進電子商務活動,讓「好家風」產生口碑效應,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益,從而培育千家萬戶向好的風尚。臨安注重家風,通過「好家風」與黨建、民風、村風有機結合,在每個行政村建立「平安巡防」和「鄰裡互助」兩支「好家風」志願服務隊,引導黨員幹部帶頭立家訓、亮家訓、傳家風;推出「好家風家庭」優惠貸款、就業服務支持及有線電視優惠服務等,增強「好家風」家庭獲得感,激發了千家萬戶向上的動力。
通過「好家風」建設,既弘揚了社會正能量,也激發了群眾的道德情感,更有力地凝聚了向善向好向上實現夢想的強大動能。臨安將持之以恆,讓「好家風」在錢王故裡代代相傳。
家風家訓座談會發言稿範文三
尊敬的領導,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叫張子怡,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的家風》。
家風,顧名思義就是家庭的風氣。那麼,我家的家風是什麼呢?
那天吃過晚飯,我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心裡卻還在想:我家的家風是什麼呢?媽媽的聲音傳了過來:「你寫完作業了?」我沒動。眼前的電視被關掉了,「你現在應該做什麼,不知道嗎?」唉!這句話我從上幼兒園時就聽得耳朵出了繭子了,去寫作業吧。「老毛病了,該做什麼的時候就做什麼,記不住嗎?」——這不就是我家的家風嗎?
從小,該我寫作業的時候,電視從不開著,也沒任何雜音打擾我。每次都只能是寫完當天作業,才可以看電視或玩電腦,小學時不管是冬夏,每天晚上9:
00是必須睡覺的,想玩門都沒有。現在初中了,也只能寫過作業就睡覺,只有周日才可以自由。原來父母想讓我養成:認真做事,規律科學的好習慣。
每次家裡來了客人,父母都教我如何打招呼,他們也是熱情招待;爺爺奶奶來了,媽媽總是做一大桌子好吃的,而且最好吃的菜總是在爺爺奶奶面前,螃蟹也是給他們最大的,而媽媽只是吃最小的。仔細想想,這不也是我家的家風嗎?尊老愛糼,禮讓待客,謙和做人。
這樣想起來,我仿佛記起了很多,我們全家人在一起的時候,要麼關注國家熱點。要麼做些趣味遊戲。從來聽不到父母講鄰裡是非,也從不爭親朋得失。他們只是認真做事,認真做人。這也是我家的家風。做有益的事,做坦蕩君子,不做戚戚小人。
我想:我家的家風,不正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美德嗎:厚德載物,認真做事,中庸做人。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也要說:小家塑造大家,大家塑造國家,國家影響世界!
縱觀中華五千年歷史,中國早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界。孔子提倡:「仁者愛人」,以「仁愛」之心去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幫助人的思想,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
而國家與國家之間也如此,有的國家總是以老大自居,總是希望別國亂起來,自己坐收漁利。總是不能以「仁愛」的心態對待別人,今天挑點事端,明天做點手腳。這不正是中國人嗤之以鼻的小人行徑嗎?
同學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用千家萬戶淳正的家風,用我們民族的精神去影響世界,讓世界早日「仁愛」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