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人物的作文
2023-10-05 10:32:34 1
篇一:我身邊的小人物
在我身邊的許多人物中,他們看似微不足道,但卻在我的生活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他,便是父親。一個大忙人,所以我幾乎沒有認真瞧過他。
之所以說父親是個大忙人,就是因為他總是早出而晚歸,清晨起床,見到的總是他熟睡的身影;傍晚回家,見到的只會是媽媽。小時候曾認為父親不關心我,現在長大了,我懂了,父愛如影隨形,給予了我無限的溫暖。
「如果不是爸爸,你早就不在這個世界上了。」媽媽常對我說。小時候自己很調皮,活蹦亂跳的,「腸肚疊」這病魔也就纏上了我,外婆卻以為偶了、吐了只是腸胃不好,堅決不讓我去看醫生。而正是爸爸的堅持,一定要把我送院才救了我一命。「以前醫術不那麼償命,那時還給你接過兩次病危通知書,再遲一點,你可就要離開爸爸媽媽了。」這是媽媽對我說的,至今仍記憶猶新。這就是父親,一個雖渺小,但卻給了我第二次生命的人。
那年冬天,天公不作美,暴雨連連。恰巧,我忘帶傘了。
我萌發了衝出去的念頭,「要是我打電話給父母,誰又會來接我呢?」我的心涼了一大截,「他們很忙呢!這才沒時間的。」我極力安慰自己。我快速跑到樓梯那,準備衝下去。「彤,你爸爸在下面等你吖,快下去吧!」這是班主任的聲音。聽了後,一股暖流傾湧而下,還來不及回頭,只是鄭重地「嗯」了一聲便跑下去了。
來到了校門口,見到一個魁梧的身影,在狂風中揮動著高舉的手。是他!父親!我一個勁地飛奔過去,才發現父親也沒有帶傘。他見到我,張開身上的皮毛大衣,拉著我,衝向不遠處的小車那。雨中,我與父親的步伐更加堅定了,身後的一個個腳印,烙著的是父親走過的滄桑,但在這深處,更多的是那如山的父愛。
到了車上,已成「落湯雞」的父親,轉身問道:「冷嗎?」我望著父親,沒有作聲,只是呆呆地搖了搖頭。但我清楚,我握著的分明是一雙冰冷的大手。雨水和淚水的融合,我的眼睛溼潤了,眼前的一切變得模糊……這就是父親,一個在人群中並不起眼的人,卻給了我雨中的溫暖。
父親,我身邊的小人物,但卻是愛的代名詞,他化作火,化作光,化作路,陪伴我的一生!
篇二:我身邊的小人物
2011年12月份的廣州,充滿了熱情好客、活力的味道。街道上的志願者,非常友好地為市民、為外國來賓、為殘疾人給予幫助。12月份,正是廣州送走亞運會,迎來亞殘運會的日子,在這個充滿人情味的12月裡,有許多事令我十分感動——>_<——+,使我覺得,小人物,並不小!
一天上午,我和媽媽在江南西附近閒逛,突然,「砰」地一聲,使熱鬧的江南西頓時安靜了許多。原來是發生了交通事故,一輛小轎車為了儘快在變紅燈之前衝到對面,司機加快油門,不小心把正在過馬路的一位坐輪椅的殘疾人撞到了,殘疾人的輪椅被小轎車撞翻了,人也摔在了地上。
不久,有許多人便走過去圍觀,附近的志願者也馬上過來幫忙。因為當時的車速不算很快,殘疾人也坐在輪椅上,因此減輕了撞擊力,殘疾人也只是受了一點皮外傷。志願者把殘疾人的車和人都扶了起來,圍觀的人也拿出手機來報警、叫救護車。出事後,司機也沒有逃逸,他不停地問要不要載殘疾人去醫院啊,也不停地說:「我會負責的,對不起……」志願者把殘疾人扶到了他們的生活驛站裡,拿了一杯水給殘疾人喝,又從醫藥箱裡拿出一些膠布、消毒水給殘疾人做一些簡單的包紮。也有一些志願者問殘疾人的姓名、家庭電話、家庭住址……10分鐘後,救護車和警車來了,交警和醫護人員分別把司機和殘疾人帶走……
警車和救護車相繼開走了,圍觀的人也漸漸散去,志願者又回到了他們的驛站,繼續工作。媽媽向我感嘆道:「廣州,真是一座包容、熱情、熱心的城市啊!」我也附和道:「現在廣州正在舉辦隆重的亞殘運會,希望這種正義之風可以繼續延續下去啊!」
其實很多人都是社會中、你我身邊的小人物,但因為他們有著一顆包容豁達的心,他們願意無私地幫助別人,他們在我們的心目中已經不再渺小、不再是小人物了!
篇三:小人物大情懷 劉橙
那個下午,某個瞬間,我的眼光忽然死死盯在了電視屏幕上。你,一身白衣,袖管空空,黑色三腳架鋼琴的琴鍵上,你的腳趾靈巧地遊動,彈唱著《寂寞的季節》,你的聲音具有十分特別的質感,就像是葉子輕微摩擦,微妙又動聽。沉浸在音樂世界裡的你,像極了落入凡間的折翼天使。而我,已完全被你創造出的旋律俘獲,漸漸沉醉。最後一個音符完美謝幕,你優雅地起身,微笑。
你出現在「中國達人秀」的舞臺上,千萬人驚嘆於你的不幸遭遇:8歲時由於意外失去雙臂,被學校拒絕招收;學習遊泳取得成績卻在衝擊帕運會前夕染上過敏性紫癜,被迫放棄……
我清楚地看到你人生的坎坷,眼前浮現出你痛苦的淚水、咬牙堅持的面容、訓練時身體上的傷痕……然而,它們都是模糊的,真正清晰的,只有你用腳趾演奏時身體的弧度,只有你面對觀眾、面對人生樂觀微笑著的側臉,只有評委高曉松說的「劉偉是真正的中國達人」,只有你說的那句「要麼趕緊去死,要麼精彩地活著」。
你是中國的達人,是最好的榜樣,在你身上,我看到了樂觀的心態、堅定的意志,社會看到了你不畏艱難的勇氣,中國看到了你追逐夢想的強大信念和你用汗水淚水締造的閃閃發亮的人生。
你用優美的琴聲告訴人們,縱使身體殘缺也能用心靈飛翔!你用你的成績宣告,小人物一樣有著生命的尊嚴,一樣精心譜寫著自己的人生之歌,一樣能夠獲得別人的尊敬。
在這世上有多少人因為生活中的小小不愉快就怨天尤人,有多少人在一點障礙面前退縮,有多少人被人生的坎坷嚇倒,從此一蹶不振。然而,又有千千萬萬如劉偉一樣的人,縱使被生活折磨得遍體鱗傷卻毅然選擇拖著殘缺的身體繼續前行。因為,他們的心是完整的,是堅強的,是樂觀的,他們是不甘於被打倒的,是不憚於前驅的!
有人說,在你身上看到了「中國夢」,我理解為那是一種剛強的姿態——不會被困難打倒,在泥淖中前進,走出屬於自己的精彩道路。渺小的身軀中,跳動的是偉大而堅強的心,這就是劉偉,這就是小人物大情懷。
篇四:我身邊的小人物 劉才源
在燦爛的人生中,有快樂,有失望,有悲歡,有離合。酸甜苦辣組成一條不平整的人生之路,我們就像英雄,在星光大道上,耀武揚威,而那些在我生命中的小人物邊是在那大道下鼓掌之人,英雄在街上走,總有人要去鼓掌不是嗎?正是這些人,讓我們的生命更完整,更美,更快樂。
二年級時,偶然的一天,從學校門口走入,眼光不由自主的四下望了望,接下來讓我看到的事物大喜過望,一個簡單的小亭子,一個大鍋,幾張桌椅,然後撐起一頂大傘,門店上那藍綠的大字清晰的寫著——蘭州拉麵。因為我經常不吃早飯,所以經常上課力不從心,不是不想吃,而是早上根本就沒有食慾,這下可好,如此一家拉麵館,不正好拯救了我的食慾嗎?這怎麼說都是一個愉快的事。
那老闆?怎麼說呢?頭上一頂乳白色的帽子,看不見頭髮,可能是光頭吧。不止是帽子,連衣服也是一身白,有些發福,鬍子倒是修剪的十分乾淨,面容看不出年齡。可是那因為長期勞作而發黃的面容,還是讓人不由得嘆一聲生活的不易。但他那一身白色的裝束,和略顯發福的身體,竟讓我聯想到架子上那團還沒揉的麵團,想到這裡,我那空空的肚子居然還有點反胃,所以我匆匆的走開了。
兩個星期後,我又一次踏入校園,可肚子裡實在是空無一物,想到馬上要進行的晨跑,我可能因為貧血而暈倒。沒辦法,我只得邁著無奈的步伐向麵館走去。沒想到麵館的生意卻是越做越紅火,老闆:「給我一碗拉麵」,我大叫道。老闆一看,笑了,一個小不點正在大叫呢,他馬上跑過了,蹲下來,笑咪咪的看著我,想著這麼小的孩子大人架勢過來買面覺得很可愛。
他笑了,很開心,不知為什麼笑,可能是對生意感到滿意吧!呵呵,我也不知為什麼,竟也笑了,笑是可以傳染的啊!不知過了多久,一碗熱氣騰騰的拉麵出現在我面前的桌上,香氣無與倫比,那股氣息讓我的食慾瞬間燃燒起來,真香呀!我雖然還沒吃,不過就這股香氣已經宣告著一個美好早晨的來臨。
一碗拉麵下肚,哈!好暢快,我的胃已經被暖洋洋的湯汁灌滿了,真爽,我笑著看那老闆一眼,他也報以飽滿的微笑,但很快他的臉卻消失在新來的顧客群中了。之後,生活依舊。
5年之後,那兒早已物是人非,那老闆的臉早已淡忘,偶爾的記憶穿梭也只是味覺留下的朦朧回味。可是,那種空腹早晨的微笑,面的味道,讓我那樣難忘,那微笑並沒什麼特別,卻讓我懵懂了在生活中勞動的小人物的堅強和淳樸,我生命中的小人物,你沒帶走什麼,卻積極地支撐了生活,為我們留下了很多,謝謝!
篇五:我身邊的一個小人物 邱思宇
夏天,清晨的朝陽靜靜地照著,路上行人稀少,我們小區站臺前唯一的公交車來了,人們湧作一團,擁向那個只容下一人的車門。
我總是最後一個上車的,人太多,我只有站在司機旁邊,這讓我得以好好觀察她。
投幣機邊的工作牌告訴了我她的名字,她姓趙,大概也就三四十歲,用一個並不精緻的頭花扎著馬尾,穿著藍色的舊工作服,很整潔,臉上有些痘痘,但並不影響她清秀的容貌。
她總是駕駛著這輛在我看來有些笨重的雙層公交車,熟練地繞出龐大的車流,穩穩地,準確地停在公交車站凹進去的位置。
她應該是上早班的,每天清晨發得第一班公交車都是她的,在我眼裡她是是一位盡職盡責的司機。
她有能力做到第一點:等待。
那時,小區裡沒住多少人,公交車很少。記得一個冬天的早晨,天空還很黑,城市在沉睡,靜穆的夜,使我也不禁在溫暖的被窩裡賴了十分鐘,當我起來時,就知道晚了。
我還在過馬路時,我就聽到對面100米處的車站,車子「吱呀吱呀」地響起來,那是踩剎車時,車身不堪重負發出的呻吟,車身四周一圈金黃色的小燈讓它像踏著星光箭一般飛過來。
我開始跑,追逐著那輛車,不然就要在風中等上十分鐘,當我距它很遠時,人已經全部上完了,我看得出司機很遲疑,也許車上有乘客在催促,也許她想儘快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湯粉,剎車、油門踩了又踩,車的發動機一聲一聲地叫,終於,我上了車。
她也不會在最後一位乘客沒上完時,就開始起步,公交車總是靜靜停在站臺邊等待每一位乘客。
第二點:認真對每一位乘客的詢問。
有些站點人很少,司機不停,等到開過了頭,那些要下車的人才如夢初醒,用濃濃的武漢話喊:「怎麼不停哩?有要下的。」司機才開始猛踩剎車,車上人如沙丁魚般擠向前頭。
她每次都是在快到站時,用武漢普通話喊一句:「有沒有要下的?」之後再提高音調重複一次,如果有人說「有」,她便鬆開油門,一下一下地踩著點剎,如果沒有,便一腳油門,開向下一個站點。
她是一個小人物,也許不知有沒有人注意過她,發現她的美好品質。她也許總是與那輛公交車相伴每一天,聽煩了那嘎吱聲,但卻用心對待著每一個乘客,她工作平凡,心靈卻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