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哪個崗位容易上岸(公務員上岸難度較小的部門)
2023-10-18 10:05:24 1
以往的「不孝有三」,是無後為大,而當代的「不孝有三」,也逐漸轉變成了學生畢業後不考研、不考編以及不考公,尤其是穩定的公務員崗位,也更受家長的青睞與認可。
很多學生畢業後,都期望能夠進行「體制內」,成為一名體制內人員,但往往理想很美滿,現實卻是相當骨感,別說是進體制內了,很可能連報考的「門檻」都摸不到,更何況是報考難度居高不下的公務員呢?
但其實公務員看似難度頗高,但也並不絕對,部分崗位上岸難度比較小,人才需求量也很大,而大學生們也要提前做好相關規劃,爭取選擇正確的崗位報考,獲得更高的上岸機率!
公務員上岸難度較小的部門,人才需求量也很大每年數以萬計的畢業生湧進報考大軍之中,公務員考試更是「大熱門」,但其實公務員也分為不同的單位和崗位,而公務員上岸難度較小的部門,人才需求量也大,關鍵是門檻並不高,二本學歷的畢業生也能夠報考。
鄉鎮公務員崗位,報考難度較低,但環境會比較艱辛,需要學生具備吃苦耐勞的優秀精神。很多大學生畢業後都期望投身於農村崗位,用自身的力量去報效祖國,而鄉鎮公務員崗位雖說環境並不太友好,但薪資和福利待遇也有較高的保障,但若是學生志不在此的話,那也儘量別報考。
統計局,待遇好且前景廣,薪資待遇處於中等水平,但報考難度稍低一些。該單位在全國各地都有設立,可見對優質人才的需求量也比較大,而且工作壓力並不大,應屆生報考也能更加吃香一些。
民政局,上岸難度較小,二本學歷的畢業生也能報考。該單位的門檻並不高,不像其他熱門崗位動輒碩士、博士研究生等,即使是專科生也有報考的機會,但需要專業對口,且要做好「下基層」的準備。
稅務局,對畢業生專業要求較高,但人才需求量也比較大。若是學生所學的是財會類、金融類、工商管理等專業,那報考也能更吃香一些,尤其是報考生源地會更佔優勢。
其實多數大學生對於公務員崗位,都不過是片面的了解,不知曉什麼是好崗位,甚至是雲裡霧裡的報考罷了,但大學生也要多方面的了解崗位具體信息,才能增加上岸機率,而不是「摸著石頭過河」,那失敗的機率也比較大。
大學生也要爭取做到「品學兼優」,在大學階段獲得更高的榮譽,比如黨員、優秀班幹部,爭取通過「選調生」考核,若是能夠成為「中央選調生」那也是再好不過了,只不過難度比較高,且對高校也有頗高的要求,學生需先考上雙一流高校。
而在筆者看來,天上並不會掉免費的餡餅,公務員有報考難度較小的崗位,自然也有報考難度頗高的崗位,但學生越努力才能夠收穫越多的成果,而大學生能做的便是積極攀登更高的山峰,爭取發揮自身的專業能力,不斷向前邁進!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大學生也應合理規劃,爭取考公上岸大學生應提前規劃好生活的城市,儘量報考生源地的公務員崗位,畢竟省考的難度要比國考難度低一些,而且距離家鄉更近的話,也會有著更多的便利,雖說符合條件的崗位可遇不可求,但學生也要多多了解,並正確看待基層崗位。
從基層崗位做起,從小事情做起,大學生也要知曉「梅花香自苦寒來」的含義,而不是想著「一步登天」,那也是希望渺茫的事情,而大學生也要認清自身的實力,重新定位自身的價值,才能夠報考更適合自己的崗位。
但大學生也要多多發揮自身的優勢與長處,爭取做到「好鋼用在刀刃上」,儘量報考對口專業的崗位,若是選擇不適合自己的崗位,那即使上岸也會感到很難熬,若想要調崗的話也並不輕鬆,所以大學生可要對自己的選擇所負責。
筆者寄語:公務員崗位並非是「大白菜」,想要上岸的前提也需要學生付出諸多的努力與辛苦,但若是學生自身能力較差,學習成績也比較差的話,那報考公務員也並非明智之選,大概率會淪為「陪跑」,還不如選擇更適合自己的崗位比較實際,但若是大學生有著較強的信念,那努力與收穫也會成正比。
話題:你知曉還有哪些崗位上岸難度比較小嗎?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