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的歷史簡介(桂平古之民族說)
2023-10-18 09:44:15 1
廣西,南方省份,這裡是全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省(區)。境內居住著壯、漢、瑤、苗、侗、仫佬、毛南、回、京、彝、水、仡佬等12個世居民族。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壯,瑤兩個民族,壯族是廣西人的主體,而瑤族,則佔全國瑤族的60%。
自古沿襲下來的中國歷史,其實就是以中原地區為中心的漢文化記載下來的歷史!漢文化以外,一般分為東,南,西,北個區,分稱為東夷、南蠻 、 西戎 、北狄。各地方的人,也相應的有個統稱。廣西,就是屬於南蠻區,南蠻區的民族成分也相當複雜,大體上也就是百越、百濮與巴蜀三大族系,各族系之後再區分出無數個小民族稱謂。廣西的世居民族,多數是歸屬百越民族,至今,這幾個世居民族在全國都佔比著很重要的數據。隨著古代中原政治經治的持續擴張和影響,隨著漢文化的不斷推廣和影響,南蠻一族,南蠻地區也不斷在變化著。在千百年的歷史進程中,不斷的融合,被融合。「南蠻之地」從最初的長江以南大片地區,到後來分散到兩廣,雲貴,巴蜀幾個大區,再後來就分散到某些具體地方的城郊,山區。隨著歷史的進程,蠻區不斷的縮小,到了後來,實際上指的就是少數民族地區了。
東夷、南蠻 、 西戎 、北狄,這些最初只是對地理特點的認知的一種說法,本身並不含什麼貶義,後來都被人認為是偏僻、落後、愚昧的代稱,是一個高級文化對相對低級文化的代稱,也就是所謂的「中國歷來尊夏攘夷的成見」,歷史發展中,慢慢的,從地理代稱轉化到區域族人的代稱上,成為一個含貶義的稱呼。
桂平,境內自古也有多個少數民族世居,最多的少數民族,也是壯,瑤兩族,關於這兩族在潯州府,桂平的歷史,也有很多。最出名的,莫過於明代大藤峽瑤民起義,從明初直至清初三百餘年方平息,大藤峽裡的瑤民侯大苟,侯公丁,一度讓明朝政府頭疼。清末的金田起義,起義最初的幾萬兵將中,壯,瑤兩族也有相當的比例,如貴縣石達開,本身就是壯族人,起義之初從貴縣帶來的隊伍幾乎就是壯族子弟。
所有的民族,古時都不是現在的名稱,有個演變過程。百越族是個廣義詞,其下有相當多的大小部族,每個部族都有對應的稱謂,稱呼,或可說是代號,代稱,沒有確定的意義。
查閱舊志古書,在民國以前,潯州府境內,南蠻族立志載書的就有十幾個,蠻族有名:猺,獞,獠,狼,狑,狪,山子,蜑,犽。這些名稱,無一不是蟲,犭部首。這是不是說明當時歷代官府對各區域世居生活土著人的一種態度呢?
到了1939年,根據有識之士提議,國民政府令社會部、教育部和中央研究院三機關商議改正「西南少數民族命名」,統一釐定西南地區蟲獸偏旁族類名稱,易犭為亻、彳改用自稱與區域區分。也就是這個時候起,所有少數民族所有名稱取消帶貶義之字義。
潯州府當局對境內山區,周邊地帶僻靜處的居民,都劃分為蠻族,從一幅地圖上就可以看到縣城之北,很多地方以「猺」為名,那些就是當年那些所謂的蠻族了,其他標註為的民村,堡,裡之類的地方,一般就是以「漢」人為主的村莊了。
在千百年後的今天,各族之間的通婚聯合,社會文化文明的提高,這些猺,獞,獠,狼,狑,狪,山子,蜑,犽等蠻族,慢慢的被整合劃分,就成為現在五十六個民族中的某一族了。
比如瑤族,按其起源傳說、生產方式、居住和服飾等方面的特點,而有「盤瑤」、「過山瑤」、「茶山瑤」、「紅瑤」、「花瑤」、「花藍瑤」、「藍靛藍」、「白褲瑤」、「平地瑤」等等30餘種不同的稱呼。其實,就是最初各區域的「蠻族」在新中國文明之後的正式叫法。
按古志記載,猺,猺人是遠古蠻八族之一,其最明顯的特徵是穿「褐斑布」,這很像現在瑤族一種記載,瑤斑布,這是瑤族傳統染織工藝品。
獞,獞人元朝時從湖北或雲南,廣東遷來,風俗上和「猺人」有異同,但「銀大圈加頸」,就是從這一點記載,和現在壯族相似,從1939年以後,民族名稱改歧義的資料也顯示,「獞」改「僮」是一致的,也就是壯族的前身。
獠,獠人,學界普遍認為是魏晉時期分出來的「蠻族」的一支「獠族」,後來「獠族」又分出很多部分,其中一部分就是廣西所熟知的仫佬族!古志上記,獠人稱丈夫為阿驀,阿叚,稱妻子為阿等,阿孥,這些就十分附合仫佬族的記載特徵。
狼,狼人,古志上對狼族人有服飾上的記載,「女多白布蒙首,腰裹大帶」這有點像現在侗族的過往歷史的描述。
狑,狑人,是廣西古老民族之一,狑族也是仫佬族的一個起源之一。「女衣綴羽下無裙而纏其腰」
狪,狪人,也就是後來的侗族,「善音樂彈胡琴吹六管笙」這就是侗族的最重要特點。
山子,山子人,其實就是瑤族的一支,「過山瑤」,他們遊耕遊居,「耕一二年視地方盡取徙去.......」「一二年又復來」就是最準確的記載。
蜑,蜑人,是「漢」,「蠻」之外的第三種人,實際上不是一族人之區分,而是一類人的區分,指的是在水上為生,以船為居的人群,史書上稱之為蜑民。潯州府境,自古黔,鬱,潯三江長流,肯定存在這樣一批民眾。
犽,犽人,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在面部刺青,查到資料,古時面部刺青的有兩個民族,一是黎族,二是獨龍族,只是潯州府境內曾有「犽人之女齒黑面黥額繡為花草蜻蜒蛾蝶之狀.......」這曾有過,是在哪有過呢,現在也沒有打聽到相關的事情,可能大藤峽裡還有傳說吧。
不管以前歷史如何,現在已經是民族大溶合的時代,各民族以前的歷史,都是中華民族歷史的一部分。
曾經,我們的祖先,來自哪裡?這就得各家回去翻翻族譜了。
這裡是桂平,如果你喜歡,可以關注我,我是潯州府O鑫森淼焱壵。
謝謝閱讀,點讚!
桂平:三月三假期
桂平:尋訪桂平以前的古仔(十)——千年潯州府
桂平:太平天國故裡的新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