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六月初一有什麼風俗(農曆六月初六有哪些習俗)
2023-10-18 06:42:01 3
中國傳統節日有個特色,那就是「重日」,即月份與日期相同,像是一月初一的春節、五月五端午節、七月七的七夕、九月九的重陽節。7月也有一個「重日」,就是農曆六月初六。
現代大部分民眾都不過六月六了,但這天有什麼特別,才會讓古人選擇在這天舉行祭祀呢?
關於六月六的由來有許多種說法,其中一種與唐代高僧玄奘(602-664年)赴天竺(印度)取經有關。傳說玄奘過海時,經文不小心被海水浸溼,便於六月初六將經文取出曬乾,從此這一天就是個吉祥的日子,上至皇宮,下及平民百姓都會在這天曬衣服、曬書。曬經節作為一種佛教重要的節日流傳至今,為保護和宏揚珍貴的文化遺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六月初六在北宋時也是個特別的節日,據傳大中祥符二年(1009)宋與遼交戰後籤訂了《澶淵之盟》,宋真宗(968-1022年)為平息朝野不滿的情緒,由當時的宰相王欽若(962-1025年)假託「天降詔書」於泰山,聲稱宋真宗得到「天書」,以此治理便能天下太平、國富民強。之後定每年農曆六月初六為「天貺(音況)節」,「貺」即賜之意,代表天賜詔書記念日。宋廷還擴建泰山岱廟,在原來的泰山神殿基礎上,建造了天貺殿。天貺節後來逐漸演變成人民祭祀天帝的日子。由宋代官方以行政命令方式推行的天貺節,遂演變成民間的「六月六」節。民間則傳說,這天是龍王爺曬鱗日,也就是「曬龍袍」。人們堅信,在「六月六」這天曬衣衣不蛀,曬書書不蠹。民間諺語道:「六月六,曬紅綠,不怕蟲咬不怕蛀。」因此,六月六又名「曬蟲節」、「曬黴日」。
明清時期,農曆六月六還是法定的「洗象日」。那時皇帝在朝會、祭祀或出巡時,為顯示威嚴,要擺出一支由車馬象、鼓樂幡傘組成的龐大儀仗隊,每有盛大慶典,大象是不可缺少的成員。暑熱天時,大象就在都城附近的積水潭中洗浴嬉戲,引來百姓爭看圍觀。
清楊靜亭《都門雜詠》中記載:」六街車響似雷奔,日午齊來宣武門。鉦鼓一聲催洗象,玉河橋下水初渾。」在這一天,象房的象奴和馴象師打著旗敲著鼓,引著大象出宣武門,到城南牆根的護城河中讓象洗澡。這天在洗象處附近還要搭棚張彩,有監官負責監洗。當天也會臨時設有很多茶棚、小吃攤,如同趕廟會一般,車轎人馬如潮,觀者如蟻。為了觀看洗象活動,有錢的人家會提早佔據附近酒肆茶樓的好位置,以一飽眼福。大象對那時的百姓來講,終究是稀罕之物。觀象時,大象戲水之聲,觀者的驚訝讚嘆之聲以及小商小販的吆喝聲,歡聲笑語連成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