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2023-10-20 07:14:55
【思想茶座】
編者按
近日,出席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為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如何完整準確全面把握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怎樣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光明智庫邀請專家學者分析闡釋。
在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阿爾麥多聲部的傳承人們唱響民歌。新華社發
本期嘉賓:
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延中
中央民族大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首席專家、教育部高等學校民族學類本科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麻國慶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嶽亮
雲南師範大學副校長、教授安學斌
主持人:光明日報記者張勝
雲南省滄源縣班洪鄉班洪村的佤族群眾唱響《阿佤人民唱新歌》。新華社發
這條道路指引正確方向、通往共同繁榮
光明智庫:指出,回顧黨的百年曆程,黨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對此應如何深入理解?
王延中: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的歷史文化和國情實際相結合,在百年探索中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這條道路既不同於「一族一國」的西方民族國家之路,也不同於傳統社會主義國家採取「民族自決權」的「聯邦制」之路,更不同於封建專制下的傳統王朝處理民族問題之路,而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多民族共同組成「一家人」、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中華民族共同體之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重要組成部分。
麻國慶: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創新推進的鮮明特徵。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推動民族工作取得了新的歷史性成就,民族地區面貌日新月異、少數民族群眾生活蒸蒸日上。這些成就的取得,根本上是因為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在新時代創新推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同中國民族問題具體實際的結合。
安學斌:這條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道路,源自中國共產黨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創造力和話語權,來自中國的歷史與現實,來自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各族人民在各項事業上創造和取得的輝煌成就。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平江鎮平江社區百香果基地,果農在分揀百香果。新華社發
全面把握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光明智庫:闡發了我們黨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即十二個「必須」。這十二個「必須」之間有什麼邏輯關係,應如何全面把握?
王延中:十二個「必須」,是一個不可分割、邏輯嚴密的整體。前兩個「必須」著眼於我們黨民族工作的百年奮鬥徵程和歷史成就、當前黨的民族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提出必須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高度把握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歷史方位,必須把推動各民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共同奮鬥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務。這是提出今後黨的民族工作奮鬥目標的邏輯前提。第三個「必須」是這次中央民族工作會議的主題,也是我們黨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核心和精髓。黨的十八大以來,提出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重大論斷,我們必須深刻認識其歷史必然性、極端重要性和現實針對性。從第四個「必須」到第十一個「必須」,是對如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具體內容的展開論述,是重點任務、政策舉措的系統化和具體化。第十二個「必須」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徵,也是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證。可以說,這十二個「必須」體現了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的內在統一,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正確道路的理論表述。
麻國慶:十二個「必須」從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工作主線和政策舉措四個方面系統闡述了黨關於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歷史方位和戰略目標,是民族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各民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共同奮鬥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務。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主線。在主線牽引下,堅持正確的中華民族歷史觀,堅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高舉中華民族大團結旗幟,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構築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促進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堅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務,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領導,是中國共產黨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著力點。
嶽亮:全面把握和貫徹這十二個「必須」,要把握一個目標——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統籌謀劃和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把握一個任務——必須把推動各民族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共同奮鬥作為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務;把握一條主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綱」;把握一個根本——黨的領導是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證。
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菁盛鄉境內紅水河兩岸的公路。新華社發
匯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磅礴力量
光明智庫:如何認識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必然性、極端重要性和現實針對性?
麻國慶: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歷史基礎。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的一切奮鬥、一切犧牲、一切創造,歸結起來就是一個主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實現這一夢想,需要各民族手挽手、肩並肩,共同努力奮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全國各族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匯聚起中華民族大家庭全體成員的智慧和力量,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進入新時代,隨著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必須認識到:少數民族美好生活的實現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地區的發展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戰場和硬骨頭;鞏固共同繁榮、共同發展的和諧民族關係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條件。而所有這些,都離不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個「綱」。
嶽亮:近代以來中華民族之所以飽受屈辱,很大的原因就在於舊中國的一盤散沙。以史為鑑,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就是要維護各民族根本利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通過政策引領和社會建設,創造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讓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
安學斌:引導各民族幹部群眾繼承和發揚愛國主義傳統,自覺維護祖國統一、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內容與具體要求。要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一項常抓不懈的日常工作,實現其宣傳教育機制常態化、長效化。建議有條件、有能力的高等院校成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科研教學機構,推出一系列高水平原創性理論成果,培養一批專門人才,為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
切實推進黨的民族工作創新發展
光明智庫:指出,黨的民族工作創新發展,就是要堅持正確的,調整過時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眾合法權益。同時他還提出了要正確把握的四對關係。請就此進行分析。
王延中:這四對需要正確把握的關係既是非常重要的基本理論問題,也是十分迫切的現實工作問題,對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至關重要。比如,要正確把握共同性和差異性的關係,就是要按照增強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異性原則積極穩妥調整民族工作內容。在黨的民族工作實踐中,涉及民族領域的政策法規,既要堅持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基本原則和推進現代化的方向不動搖,又要從實際情況出發,順應時代要求,及時更新調整,從而更好保障各民族群眾的合法權益。
安學斌:強調「要正確把握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關係」,中華文化是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各民族文化受中華文化的滋養涵育,各具光彩、交相輝映,共同組成博大精深、歷久彌新的中華文化。正確把握中華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關係,要求我們加強歷史自覺、增強文化自信,更好保持和發展文化的多樣性,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確保中華文化這棵大樹根深幹壯、各民族文化枝繁葉茂。
真誠回應各族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
光明智庫:推動民族地區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推動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是黨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使命。如何具體實施?請您給出建議。
嶽亮:我國民族地區雖然物產豐富、資源富集,但從經濟社會發展的相關數據來看,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例如,民族地區生產總值在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中佔比較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民族地區農村居民收入有了明顯提高,但仍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這是現階段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客觀表現,也是推動各民族走向共同富裕必須解決的現實難題。要著眼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現實,制定完善差別化區域支持政策並有效實施。
麻國慶: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要重點研究解決民族地區就業、教育、醫療等領域突出問題,以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社會公平,真誠回應各族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實現民族地區鄉村振興,還涉及保護的問題。比如,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保護與活化等關係到自然生態、文化樣態、人文心態三者統一結合的問題,要認真加以研究。
王延中:在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治理體系、工作機制也在不斷改革創新。當前要按照新時代改進黨的民族工作的任務要求,加快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管理、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民族工作部門履職盡責、各部門通力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格局。要把提升民族工作能力,尤其是基層民族工作能力放在突出位置,適當增加機構、幹部力量配備,重視培養和用好少數民族幹部。
《光明日報》( 2021年09月09日07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