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看不同PCI-E帶寬對HD7970性能影響!
2023-10-11 12:52:14 2
泡泡網顯卡頻道1月29日 Radeon HD 7900第一次在顯卡上實現了PCI-E 3.0,理論帶寬因此翻番,其中PCI-E x16單向帶寬已達16GB/s,那麼這麼高的帶寬真的有用麼?x16、x8、x4等不同通道下又有何不同呢?
PCI-E標準規範迄今已經經歷了三代,第一代PCI-E 1.x的單通道單向帶寬僅為250MB/s,x16模式下也不過4GB/s,自然有些捉襟見肘。之後兩代都秉承了翻一番的原則,如今PCI-E 3.0的單通道單通道帶寬已經有了1GB/s,x16全速下更是16GB/s。
PCI-E不同規格/通道帶寬對比
對於任何遊戲而言,每一幀畫面所傳遞的數據量在很大程度上是固定的,與解析度無關,所以本次測試中解析度都統一在1680×1050。這時候如果幀率較高,已經能夠比更高、更依賴顯卡的解析度下產生更多的PCI-E流量,也能夠體現出不同PCI-E帶寬的差異。
測試中全部使用PCI-E 3.0模式,因為我們已經知道,現階段同樣通道數量、不同PCI-E標準的帶寬影響仍然是微乎其微的。這對Ivy Bridge平臺來說顯然是個好消息,因為它只有十六條PCI-E 3.0通道,雙卡系統中拆分成雙路x8實際就相當於雙路PCI-E 2.0 x16,帶寬足夠用。
不過從PCI-E 3.0 x8下降到PCI-E 3.0 x4(相當於PCI-E 2.x標準下的x16/x8),影響就出來了,只是還得看具體遊戲。《地鐵2033》這種幾乎無所謂,《戰地3》、《Crysis》損失了2-3%,《塵埃3》則被打擊了多達14%,最低幀率更是縮水了19%。雖然此時絕對幀率依然大大高於60FPS,但是很明顯4GB/s的帶寬有些瓶頸了。
進一步來到PCI-E 3.0 x2 2GB/s,也就是相當於PCI-E 2.x x4,遊戲性能繼續下滑。《地鐵2033》、《Crysis》、《文明5》、《戰地3》、《蝙蝠俠》還在堅持,損失幅度都不到5%;《塵埃3》平均幀率和最低幀率分別丟掉了15%、25%,《幕府將軍2》、《Portal 2》也分別有13%、6%,此時三者的性能分別相當於x16全速帶寬下的72%、81%、92%。
總而言之,不管是PCI-E 2.x 16還是PCI-E 3.0 x8,8GB/s的帶寬對於Radeon HD 7970來說已然足夠,16GB/s用在單卡上就有些浪費了。
好消息是,即便是2GB/s構成了瓶頸,但其實也很有限,大多數遊戲受到的影響都不是毀滅性的,就算是最慘的《塵埃3》最低幀率依然有55FPS、平均也高達80FPS,還是可以流暢的。
事實上,PCI-E 3.0標準最大的好處還是用在雙路半速x8系統中,能讓它們相當於PCI-E 2.0時代的雙路全速x8,完全不需要擔心受到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