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讀記的讀書筆記精選
2023-10-11 11:47:44 2
《竊讀記》是200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林海音女士,描寫了作者放學後急匆匆趕往書店,藏身於眾多顧客,借雨天竊讀,到晚上才依依不捨離開的讀書過程。
竊讀記的讀書筆記一
一個小女孩家裡很窮,連一本書都買不起,有一天,她放學回家,看見一家書店,裡面有好多她慕名很久但又無力購買書的欲望推動著她,不由的走了進去.也許是她太矮小,沒有人注意到她,不久她就沉醉在知識的海洋裡.從此,她得到一條不費一分錢讀書的門徑.有一天,她照舊去讀書,當她伸手去拿書的時候,同時抵達的還有一雙巨掌壓住了那本書:你只看不買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我們不歡迎你,小女孩只好狼狽的走了……
我覺得那個老闆做得不對,別人家裡窮買不起書你應該同情人家不應該動粗,如果實在不行也應該說:」小姑娘,我們這裡是賣書的,不可以看書的,如果你想看,可以去圖書館,那兒不但可以去看書,還可以免費借書呢!」如果這樣說她一定會接受的.
竊讀記的讀書筆記二
放學後,「我」奔向竊讀的書店,藏身於眾多顧客之中,既快樂又懼怕的竊讀,有時候,以
雨天為藉口,可以在書店裡長時間的看書.走出書店的我,明白了讀書的重要性:我們是吃飯長
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中心思想:
以「竊讀」為線索,以「我」放學後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捨離開的時間順序和藏身於眾多顧客、借雨天讀書兩個場景的插入,作者通過細緻入微的動作描寫和自語式的獨白描繪心境,細膩生動地描繪了「我」「竊讀」時的獨特感受與百般滋味,將一個極其熱愛讀書,渴求知識的充滿靈性的「我」表現得淋漓盡致。
段落結構
《竊讀記》分段及段意全文共十個自然段,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第1至第4自然段):「我」常常到書店去「竊讀」.
第二段(第5至第9自然段):「我」在竊讀過程中的苦與樂。
第三段(第10自然段):「我」時刻記得國文老師鼓勵我們的話。
竊讀記的讀書筆記三
在我小的時候,也有過一次竊讀記。那是在我上二年級時,家裡有幾本《多啦a夢》的漫畫書,我非常喜歡看。但因為我長時間看,我的成績有些下降,媽媽就說把那些書收起來扔了,免得妨礙我學習。於是過了一天,書真的沒了。
過了幾天,我放學回家寫完作業,吃完晚飯,我還惦記這書。於是我回到我的房間,漫無目的地亂走。突然,我在床底下發現了一本《多啦a夢》的一角,「不是吧?」媽媽居然沒扔,太好了!我拽出一本之後,低頭向床底下看:「哇!都在裡面耶!」我再拽,一本?兩本?三本…所有都找到了。這時外面傳來腳步聲,我趕緊把書藏到被子裡。到了睡覺的時候,我找來一個手電筒,躲在被窩裡看,哈哈,我很快樂,也很恐懼。快樂的是又可以看書了,害怕的是如果被發現,書會不會真的給扔了。所以,一邊看一邊頂有沒有動靜,一有動靜就馬上關手電,書塞到枕頭下,倒頭睡著了。
竊讀的滋味可真不好,邊看邊聽,膽戰心驚!除了這種還有點兒老鼠撞見貓的滋味!
雖然現在我不會再竊讀了(因為竊讀的滋味實在不好受),但是那次給我留下了美好又難忘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