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nm最強平臺!Core i7+X58深度解析
2023-10-23 11:17:37 1
編者按:假如說2004年6月21日915晶片組的到來,為我們帶來了Intel近十年來最重要的變革:新CPU插座-Socket 775、新的總線-PCI Express以及新內存規格-DDR2。而4年之後的X58告訴我們,摩爾定律真的不能再等10年了,LGA 1366、DDR3、PCI-E 2.0、SLI也已經不能再等10年了。
集成電路晶片上所集成的電路的數目,每隔18個月就翻一番。
微處理器的性能每隔18個月提高一倍,而價格下降一半。
用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每隔18個月翻兩番。
阿基米德在澡盆裡發現了「浮力定律」,牛頓在蘋果樹下獲得"萬有引力",而引領PC發展的Intel在激烈的市場中,創造了「摩爾定律」。從摩爾定律提出那一年開始,「IC上可容納的電晶體數目,約每隔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的規律,就一直不斷向市場兌現。
在Intel內部稱為「時鐘一般的精確的嘀嗒嘀嗒小步跑」,在45nm技術帶來了又一次的改變後,這一次取代65nm製成的45nm製成CPU變大了、內存變成了三通道了,近十年的老朋友FSB也變成了QPI,超線程技術又一次回歸了。
在融合的時代,Intel賦予了CPU更多的使命,雖然我們已經做好了CPU整合更多功能的準備,但是這次突如其來的改變,還是讓所有的人大吃一驚。
i7+X58來了,帶來了一連串的改變,也帶來一臉的迷茫和疑問、爭議。
習慣讓競爭者悲傷,讓追捧者亢奮的Intel,早在1999年至2002年間,英特爾試圖用RambusDRAM改變SDRAM標準,最終功敗垂成。2002年,英特爾又「重裝上陣」,改用DDR標準全盤封殺SDRAM的存在。時間走入2004年,英特爾再度用2年時間,用DDR2標準甩開DDR的束縛。而這次三通道DDR3的應用,是否能帶動行業再一次追隨Intel轉向呢?
一向以行業標準制定者自居的—Intel,在引領PC行業大步前進的時候,丟掉陳舊的設計,以尖端技術領先眾多競爭對手,是Intel在技術上一直追求的,然而這次Core i7為什麼重新啟用奔四時代的超線程技術?
今天Corei7+X58的到來,肩負著改變行業標準的使命,QPI、DDR3、超線程、PCI-E 2.0、內存控制器、Turbo Mode等一系列新技術接踵而至。
面對如此多的改變,我們將會從規格到性能一一講解,現在我們就開始,你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