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佔卜最準的方法(古代佔卜方式)
2023-10-23 20:54:22 3
古代佔卜的形式有哪些
易經.繫辭》云:「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佔」。 卜筮之道,起源甚早!《周禮》春官太卜掌三禮,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連山、歸 藏早已亡佚,今僅有《周易》存焉。《周易》之始作於伏羲,當時僅有其象,尚未有文字。周文王開展為六十四卦, 又屬之以辭,是為《彖辭》。周公賦予爻象,各作《爻辭》。最後孔子作《十翼》。此經於是燦然大備,史稱「易經四聖」,而《易經》也成為後世陰陽五行哲學之圭臬!其中佔卜一道,當然也是祖紹《周易》,萬變不離其中。不過更嚴格來說,卜筮之道起源早甚於《周易》,只是中國佔卜之法,皆不能出《易經》之其右耳!
佔卜之法繁多,古時之以蓍草佔卦,方法十分繁複;如《繫辭》云:「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 再扐而後掛」,此即是蓍草之佔卜法。而後 來據說鬼谷仙師改蓍草為銅錢,定財、官、父、兄、子等用神之生克制化,這其實是佔卜法的重大改革!因為古人心靜而誠,漫長的卜卦過程與時間,尚且可以制心一處,專心以待;今人事多而心有旁鶩,哪堪冗長的等待!蓍草尚未揲完,心思 就像是在放一千個風箏般,早已不知飛向何方了?而不專心又如何能佔得準確的卦呢?這種簡化的趨勢,一直在進行中;像是以米粒,數字,以及字劃....,其中如《梅花易數》一書中,洋洋灑灑羅列了如物數佔、聲音佔、字佔〔字佔中包括了一字佔、二字佔....十一字佔〕,以及丈尺佔 和動、靜物佔....等等。現今可見的佔卜法中,大都脫不出這些範疇,只不過是略加變化而已。
佔卜流派:
說到佔卜的方法甚多,不勝枚舉。姑且不論中國人的佔卜法,許多西洋舶來品佔法,像撲克牌算命,或是近日時興的塔羅牌法,乃至於咖啡杯中的殘餘咖啡圖案,皆可預示吉兇!若再加上我們自己固有之佔法,那可熱鬧了。其實所謂「神機兆於動」,只要能掌握神機之靈動, 那就無物不能卜了。只不過話雖如此,深淺之間,則大有文章矣!
若單純以立卦而佔卜來說,大約可分為:周易 卜卦、梅花易數,以及文王聖卦三種。
周易卜卦法:
這是以《周易》為主的佔卦法。文王八卦,後天八卦也,有別於《連山》、《歸藏》,也不同於伏羲先天卦象,亦即是《周易》所傳之卦序卦象。伏羲先天之卦,位次依於〈河圖〉,是主,是體,是先天之氣,以乾坤為基;而文王后天之卦象,是客,是用,是後天之氣,以坎離代乾坤之用 。簡而言之,先天卦象是天地之間的基本型態,而後天卦象為世間萬物之流變。
諸聖作《周易》,主要是為了闡明天道,教人性命之旨。然《繫辭》曰:「是故天生神物,聖人則之;天地變化,聖人效之
;天垂象,見吉兇,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天道的流布是生生不息的;以道學的角度看《周易》,固然是好,
但若以之為世間萬物的吉兇變現,也無不可!所以道家和道教之不同,在於前者是哲理,而後者是道術矣。這些僅是體與用的差異
而已,無關高低對錯也。職是之故,《周易》成了卜道之正宗,甚至應該說是陰陽五行哲學之必修科目。
所以稱之為「周易佔卜法」,因為這門佔卜方法,是以《周易》經文為主要解卦方法。因為有文本可看,似乎容易,其實不然!因為一者經文簡略,不敷現代人使用;二者卦象卦序甚為深奧,非一般人能知能解。如《論語‧述而》:「子曰: 『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又《卜筮正宗》即云:「....鬼谷子仙師因易理浩蕩深遠,恐愚人不能參透,以錢代蓍卜定財官父兄子生克制化....」就是此意。 所以這種佔卜法多為文人學院所重,大約有兩種傾向:一是走入了純哲理的探討;一是就文解意,隔靴搔癢矣!
梅花易數:
梅花易數,創始於邵雍—康節先生,是北宋慶曆年間之人。據說他「隱處山林,冬不爐,夏不扇,蓋心在於易,忘乎其為寒暑也」。做學問至如此,實在令人欽仰不已。不過,在《正宗梅花易數》序文中,這套佔卜法似乎另有師承,只是經由康節先生發揚光大而已。事實如何?我們不得而知!這是歷史公案,不必去打擾我們學卦的興致。中國文化本就博大精深,大都歷經千百年來之錘鍊,才能成就一家之言。要嚴格說創始者為誰,是有些不容易的。更何況古人並不注重版權,又如何追究呢?
梅花易數以先天八卦為主,起卦之卦數,即以先天—乾一兌二震三....坤八為例。所謂先天為主,是指比較重視卦本身陰陽五行的生克對待,而對於後天《周易》之文辭,相對的只有參考而已。所謂先後天之辨,之前已有論之。簡單來說,先天重氣化,陰
陽五行之基本架構;而後天才開始有人文典章制度,工巧藝術。這也就是為何伏羲八卦僅有圖像,而無文字,而《周易》卦文皆有之理。所以梅花易數的核心架構,即是立體 、用,觀察其生克變化的一門學問也。
所謂體用者,陰陽也;體常靜而為陰,用常動為之陽。故卦分上下為內外卦,爻動者為用卦,靜而不動者為體卦。體為陰,陰者不可克,克之則傷!體卦宜強不宜弱,弱則此事不可為也。在實際卜卦過程中,先定出體、用卦;如卜得風水渙卦第五爻動,故知內卦不動是體卦,外卦動為用卦。體卦屬木,用卦屬水,用生體,則主事易成。再看體用卦衰旺如何?如果木逢春季則吉,逢金月則衰。另外互卦變卦也須考慮;簡言之,本卦是事情的狀態,互卦是事情的過程,而變卦為事情的結果。而它們之間五行衰旺生克,卜卦結果的重要依據。
梅花易數雖說重先天,但亦須考慮《周易》之卦辭,如邵康節論一少年人面有喜色,佔得賁卦第五爻動,爻辭有」束帛戔戔「之文,而斷定有喜事,也不管這個卦象是體去生用是不吉的。這當然也牽涉到觸機及靈感,所謂「大匠誨人以規矩」,「只可 意會,不可言傳」。中國的預測學最重視的即是天份和靈感,在《梅花易數‧卷五》中有一李淳風與其子佔一婦人的丈夫平安否之例子?父子的判斷南轅北轍,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要問什麼時候該看爻辭?何時不用?恐非隻字片語所能道盡矣!
文王聖卦:
講到文王聖卦之前,必先得提到「五行斷易」。它是以渾天甲子,即納甲安在六爻之上,又有世、應、身三爻,財、官、父兄、子五種用神;以之間的生克變化來斷休咎吉兇。文王卦就是在五行易的基礎上,加上天幹、六獸、神煞等配件所形成的佔卜法
。許多人僅知有文王卦,而不知有五行斷易,實質上二者並無很大的差異。因為五行之生克制化,才是主體,神煞六獸不過是更細微的呈現某種既定的結果而已。文王卦雖名「文王」,其實只是上託周文王之名,也有紀念他的意思。以斷卦的角度來說,他與《周易》的關係已漸行漸遠了!體系上雖跟梅花易數不盡相同,但在重視五行生剋的角度上,是有其雷同處的 。也可說都是重先天一系也,而文王卦已經加入了許多如同子平八字的論述了。
文王卦實用的成分更多了,只要取對用神,即可論斷吉兇。譬如論財運,就以財爻為用神;問考試,父母爻就得旺相才好;又或者斷夫妻感情,我為世爻,對方看應爻....。觀用神之強弱,周邊的對待關係,看生之?克之?扶之?制之?....雖然只有六爻
,看似簡單,卻林林總總地呈現無限的因素與可能。這門卜卦法,歷經無數歲月的洗禮,多少前賢先哲的淬鍊與升華,更融合了許許多多陰陽五行的派別!若要很單純地只是把它列入佔卜這一系中,恐怕就有見樹不見林之憾了!
抽籤、龜殼、測字,哪種佔卜方式更準呢?如何看待這些佔卜方式?
抽籤、龜殼、測字,抽籤佔卜方式更準。中國人有自己獨特的佔卜方式,自古以來,就是通過抽籤來預測自己的運勢和吉兇。周易預測屬於玄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它以《易經》為基礎,以陰陽和五行系統為依據。學問有很多種,包括佔卜算命、算命等等,都屬於周易預測。周易預測學內容廣泛,博大精深,流傳甚廣,經久不衰。它的基礎是古典哲學,而不是迷信。
命運一直是困擾人生的一個大問題,命運當然存在,因為人們的生活和未來確實存在外部不可控的偶然因素。如何利用或抗衡偶然性,或在其中建立必然性,不受其影響,是要解決的,這樣才不會有胡思亂想。算命是一種提前獲得命運軌跡的方法,從而有效地催生好運,避免厄運。在中國,彩票的形式基本上沒有什麼區別。有些地方雖然不是抽籤筒,而是直接抽竹籤,但本質上是一樣的。
每逢節假日,中國各地的著名寺廟和風景名勝區都是人山人海。為了尋求心理上的寄託,現代人經常到寺廟去求香火。現在,抽籤的過程大大簡化。基本上,跪在神像前,想一想自己想要什麼,並祈求神靈幫助你解決眼前的問題。然後,用適度的力量搖晃已經放置好的籤名筒,使籤名從筒中掉落。而這就是神靈給你的答案。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讚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分享就到這裡了,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評論中告訴我們。
古人是如何佔卜的?真是用火燒龜甲嗎?
佔卜是中國比較古老的巫術之一,有很久的歷史。那時候人們對於自然不了解,生產力低下,被自然地力量所禁錮。所以先秦時代,凡國家大事,都要用龜甲進行佔卜問吉兇。後來到漢代,直到漢武帝時期,龜甲仍然是佔卜的主要形式之一。
《禮記·曲記》中記載:「龜為卜,蓍為筮。」這裡面的「卜」就是用火燒龜殼使其產生裂痕而預測禍福吉兇的方法。而「筮」則是用蓍草來佔卜的方法。古人通常認為「小事則筮,大事則卜。」
古人認為天圓地方,而烏龜的背甲隆起來像天,但是腹甲平坦,就好像大地。烏龜仿佛背負著天地一樣,所以一般被認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靈物,龜殼也被用來預知存亡興衰。殷商時期,帝王的卜官用碳火燒烤龜甲,然後根據龜殼的裂紋來卜卦。
佔卜的時候,把龜甲放在火上灼烤就會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音。這種聲音被古代的人們理解為神在傳達什麼旨意,可以預測吉兇禍福。預知國事、戰事、災難、天氣等等。「卜」字的由來,就是因為火燃燒龜殼以後,很容易出現「卜」字般的裂紋。
首先用古文在龜殼中間刻下所要佔卜的事情,儘量寫得簡短一些,最好在三個字以內。然後把龜甲放在火上燒,等到龜殼裂開以後把它取出來。如果裂痕沒有經過那些字,說明是吉兆,如果裂痕在那些字上停止,說明是一般。如果裂痕穿過那些字,這就說明是兇兆。
《周易·繫辭》中記載:定天下之吉兇,成天下之亶亶者,莫大乎蓍龜。《禮記·禮運》記載:「麟、鳳、龜、龍,謂之四靈。」古代的時候能把龜和麒麟、鳳凰、龍這些傳說中的動物一起並列,足以見得龜的地位很高。
《禮記·曲禮》疏引劉向曰:「蓍之言耆,龜之言久。龜千歲而靈,蓍百年而神,以其長久,故能辨吉兇。」所以春秋時期還有「筮短龜長」的說法,認為龜象長,卜更為靈驗。
但是龜甲卜卦已經失傳,後來都是用蓍草。但是因為蓍草的程序較為繁瑣,普通人很難掌握運用,所以後世又出現了三錢。就是用三個銅板來測禍福吉兇,民間較為盛行。
龜甲主要是由角質和骨質等有機質組成。一般為白底黑斑或黃底暗褐色斑。色斑多呈褐、黃、黃褐及黑色。在放大觀察下可見許多圓形色素點堆聚組成了邊界不規則的色斑。色素點愈密集,則色斑顏色愈深。
刻錄卜辭的時候,還有另外一個重要依據,那就是伴隨著龜甲被灼燒的聲音同時出現的龜甲裂縫。在佔卜者看來,龜甲的裂縫看起來玄妙無窮。刻錄在甲骨上的文字痕跡,行之疏密,字的結構迴環照應。郭沫若曾經感嘆道:其契之精而字之美,令吾輩,千載後人神往。
殷商刻在龜甲、獸骨、人骨上記載佔卜、祭祀等活動的文字,是目前發現最早的成熟文字。用灼燒龜甲來佔卜吉兇,是商代巫師們佔卜的主要方式。殷王武丁佔卜用的通常是龜腹甲。因為商王幾乎每事必佔卜,所以甲骨文內容涉及商代社會的方方面面。
古代都有哪些預測術呢?預測術究竟有多準?
李虛中四柱(八字)預測術非常準確。
李虛中生於公元761年,故於公元813年,他是唐魏郡(今河北大名)人。
唐朝的時候,並沒有四柱預測一說,李虛中天才地將預測術演變成「年月日」三柱,雖然這樣,其預測術還是非常精絕。(到了五代末宋初的徐子平,他將李虛中的三柱加上時辰,變成四柱,四柱測命術才得以發揚光大)
隨便舉兩個例子:當時洛陽有一個大財主,他生了一個兒子,真是頂在頭上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財主為了兒子的前途,曾經去找李虛中批命,李虛中根據財主兒子的三柱(亥卯未馬三辰,不宜坐著巳馬,若一辰坐著,少年雖泰後還窮,若三辰全見馬者,縱有官資,終成下賤)直接斷曰:貴公子10年後是個窮命。
財主不信,10年後,一夥山賊搶了財主之家,幾乎將財主一家人殺光,財主的金銀財寶,全都親屬分奪,財主的兒子靠老僕人接濟,才長大成人,最後成了一名店鋪的夥計。
還有一個朝廷的高官來為兒子批命,李虛中見這個孩子的三柱中(癸亥生,丁巳月,丁酉日,癸亥幹支俱屬水,三命到巳並絕,又癸亥人以火為財,火死在酉,至亥上六絕)斷曰:此子將來定當乞食至死。
那位高官不是礙於李虛中的名聲,差點一個耳光摔過去,可是後來,這位高官因為貪墨,被皇帝抄家,其子果然變成乞丐,最後凍餓而死。
預測術不是迷信,它可以看成是大數據整理和歸納的學問,隨便用氣象學舉個例子:天上鉤子云,地上雨淋淋。鉤子云是由冰晶構成,極易形成下雨的天氣,氣象學家經過幾百次總結,才得出了天上一旦出現這種雲彩,就會下雨的結論。
四柱也是如此,它是經過命師上千年的總結,歸納了幾百上千種命局,比如你的四柱中一旦出現升官的命局,他就會斷你升官發財等等!(現在的命師用四柱中的日幹當自己,用大運流年和其他四柱中的七個幹支的生克判斷命理吉兇,小編的觀點是不管命師用什麼招,只要算準就是好招)
早在夏商時期,古代人是使用什麼進行佔卜
早在夏商時期,古代人是使用龜甲進行佔卜。
佔卜是什麼
佔卜就是算卦的,自己根據生辰八字給自己打卦叫佔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