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中非合作(以實幹引領中非合作)
2023-10-23 15:39:15 2
來源:經濟日報
來自衣索比亞的韓士蘭曾在本國一所職業技術學院任教。3年前,他來到天津職業技術師範大學攻讀教育學博士。圖為韓士蘭觀摩老師操作工具機設施。
(新華社發)
雖然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全球挑戰層出不窮,一些外部幹擾時有顯現,但中非雙方保持定力,精誠團結,聚焦合作。中國以實幹解非洲燃眉之急、助非洲擴大出口、促非洲長遠發展。中國始終言出必行,以非洲需求為導向,與非方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給非洲大陸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以實際行動擦亮中非合作論壇「金字招牌」。
近日,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成果落實協調人會議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行,非方代表積極評價中方為落實會議成果所做工作,期待推動非中合作不斷提質升級。在紛繁複雜的國際變局之下,中非友好不懼風雨、歷久彌堅,原因在於中國始終言出必行,以非洲需求為導向,與非方互利合作、共同發展,給非洲大陸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以實際行動擦亮中非合作論壇「金字招牌」。
去年11月份,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成功舉辦,中國領導人宣布啟動中國對非務實合作「九項工程」。會議結束半年多來,雖然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全球挑戰層出不窮,一些外部幹擾時有顯現,但中非雙方保持定力,精誠團結,聚焦合作,會議成果落實進度良好,「九項工程」取得豐富的早期收穫,在諸多領域為非洲人民帶來福祉和機遇。
其一,中國以實幹解非洲燃眉之急。受到烏克蘭危機和非洲罕見乾旱影響,非洲依賴的部分進口糧食供應被迫中斷,為數不多的本土農作物也出現歉收,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面臨糧食危機。中方已向「非洲之角」等地區提供緊急糧食援助,向發生蝗災、旱災的非洲國家提供滅蝗藥劑藥械、灌溉設備和技術援助,幫助緩解有關國家的燃眉之急。同時,首批4個「中非現代農業技術交流示範和培訓聯合中心」掛牌成立,將在熱帶作物、水產養殖、生物質能源、旱作農業等領域為非洲培養人才。中國企業還持續增加對非農業投資,擴大糧食種植,幫助非洲實現糧食自給自足,並通過「百企千村」行動,助力非洲農戶創造就業、脫貧致富。
除了急迫的糧食安全問題,延宕反覆的新冠肺炎疫情同樣制約著非洲經濟發展,威脅著人民生命健康。當西方國家大肆囤積新冠疫苗的時候,中方率先提供的新冠疫苗援助被非洲國家譽為「隧道盡頭的光芒」。目前,中方已向非洲27國提供1.89億劑新冠疫苗,並在非洲本地化合作生產疫苗,年產能達到約4億劑。中方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總部大樓已結構封頂,將於明年初竣工。中方還克服疫情帶來的困難,積極推進非洲留學生來華複課,有序恢復線下短期來華培訓,持續增加中非之間商業航班,便利中非人員和商務往來,將進一步激活中非經貿往來和人文交流潛力。
其二,中國以實幹助非洲擴大出口。中國已連續13年保持非洲最大貿易夥伴國地位,對華出口是許多非洲國家創匯的重要支柱,也是許多產業賴以生存的關鍵市場。今年以來,中方已同非洲12國就98%輸華產品零關稅籤署換文,以提高非洲最不發達國家出口產品的價格競爭力。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自非洲進口商品額超過724億美元,同比增長20.9%,比同期中國對非出口增速高出6.1個百分點。這顯示出在中非貿易往來日益密切的大環境下,中國持續增加從非洲的商品進口,推動中非貿易結構更加平衡,體現了中國對非經貿合作的誠意。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已成為非洲農產品出口第二大目的地國。據商務部統計,在今年的「非洲好物網購節」期間,共有20多個非洲國家的200餘款優質產品參與線上線下展銷。依託直播平臺和跨境電商平臺,盧安達的辣椒醬、南非的博士茶、烏幹達的芒果乾等一大批非洲優質農產品豐富了中國消費者的餐桌。此外,中方今年已經同非洲7國在非洲農產品輸華「綠色通道」項目下,籤署9項農產品輸華準入議定書,並將支持和便利更多非洲優質特色農食產品進入中國市場。
其三,中國以實幹促非洲長遠發展。隨著非洲大陸自由貿易區建設的推進,非洲大陸內部連通性不佳、基礎設施建設欠缺的問題愈發凸顯,域內貿易紅利難以釋放。今年以來,中非雙方繼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又建成了塞內加爾方久尼大橋、肯亞機場快速路、喀麥隆克裡比—羅拉貝高速公路、埃及「齋月十日城」市郊鐵路等一大批重大項目,真實可見地促進非洲大陸互聯互通。今年前7個月,中國企業對非投資新增21.7億美元,為非洲國家增強「造血」能力提供資金支持。中方承諾將繼續通過融資、投資、援助等多種方式,積極參與非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並拓展數字經濟、衛生健康、綠色低碳等新興產業合作,提升非洲自主發展能力。
同時,非洲作為受到氣候變化影響最大的地區,迫切需要國際社會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中非雙方持續擴大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合作,尚比亞下凱富峽水電站等重點項目陸續投入運營。雙方成功舉辦「非洲綠色長城」建設研修班,在波札那、布吉納法索等國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在塞席爾開展低碳示範區建設,共同致力於實現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
中非合作的點點滴滴再次證明,中國始終致力於把自身發展同非洲發展緊密聯繫起來,把中國人民利益同非洲人民利益緊密結合起來,把中國發展機遇同非洲發展機遇緊密融合起來,真誠希望非洲國家發展得更快一些,非洲人民日子過得更好一些。中國以實幹引領國際對非合作,不斷擦亮中非合作論壇這一「金字招牌」。
正所謂「人生樂在相知心」,中國與非洲以深入對話和實際行動獲得了心與心的共鳴。塞內加爾總統薩勒指出,非中一直以務實和有效的方式攜手合作,友誼、團結、信任和尊重是中非合作論壇的力量所在。可以相信,中非友好經得起考驗,扛得住風浪,一定會繼續成為南南合作的脊梁、國際關係的典範。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主要大國紛紛向非洲拋出橄欖枝,有的派出高級別官員訪問非洲,有的籌辦對非合作相關會議,有的宣布數額巨大的在非基建計劃。在中方看來,只要對非洲發展有益的事,都持開放態度並大力支持。但不少海外媒體和學者認為,這些國家的政客心思各異——有的國家希望影響非洲在國際熱點問題上的立場,有的為了在選舉前爭取本國的非裔選民,有的則是為了謀求安理會「入常」資格。算來算去,唯獨非洲的切實需求被拋在腦後,這種傲慢令人扼腕。
非洲長期以來是「被遺忘的大陸」,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更是面臨巨大挑戰。中方樂見國際社會關心和支持非洲,但希望某些國家摒棄自身狹隘利益的「小算盤」,多算算互利合作的「總帳」,與中方一道真誠推進對非合作,把資源、時間和精力用在支持非洲發展的緊迫需要上,以更多實際行動造福非洲百姓,為全球發展積蓄新動能。(田士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