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西廂記》讀書筆記

2023-10-08 04:15:54 1

  《西廂記》讀書筆記1500字

  《西廂記》,為元代著名的戲曲作家王實甫所著。究其根源,實為「新雜劇,舊傳奇」,唐代元稹、宋代趙令畤,金董解元,都曾撰寫過不同版本的《西廂》,至元代王實甫,終於把《西廂》推舉到顛峰,不僅家喻戶曉,而且已經變為一種潮流,一種中國封建思想的蛻變,如此寥寥萬餘字,何以有如此魅力,何以堪如此重任?就此處,我把我的觀後之感付之於字,並總結了下面三點世間文章不可兼備的好處,望閱者於其中遊幸一翻,感受《西廂記》這一文學珍品為大家帶來的視覺的衝擊與精神上的享受。

  一為情節。大凡書籍,均以情節為首要之物,敘述平鋪還在其次。《西廂》的故事情節,簡單明了。崔鶯鶯與其母老夫人並紅娘送父親靈柩至博陵安葬,路宿於普救寺。恰逢張君瑞遊覽至此,二人相遇,便萌生愛慕之情,只遲遲未得機遇相見。後因孫飛虎圍住普救寺,欲強搶鶯鶯為妾,老夫人無奈,言道:「誰若能解救我母女二人,便把鶯鶯許配與他。」張生聞聽便投信至其友白馬將軍處,求其解圍,並完此姻緣。後兵至圍解,老夫人又悔其前言,並未撮合崔張二人。二人悲苦,想盡萬般妙計,互相試探內心,後因紅娘於中穿插取事,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婚姻。故事情節讓現代人覺得俗氣簡單,可實不知於當時的封建社會,這便是一種突破,一種衝擊!霎時掀起了一股「西廂熱」,竟成為了當時社會的「暢銷書」,且不少詞曲作家都開始對愛情劇本下了大量的筆墨與精力。到了明清,凡寫男女方面的故事、劇本,都是受了《西廂記》的影響,以致於今,按一些言情劇、肥皂劇的情節看來,《西廂》應該算是他們的鼻祖了。其表現的主題思想,即:「永老無別離,萬古常玩聚,願普天下的有情人都成了眷屬。」以當時的社會看這種思想,是非常大膽、非常叛逆、非常有衝擊力的。

  其次為價值。從古至今,從內由外,都對《西廂》做出了無法比擬的評價。趙景深先生把《西廂記》稱為「中國古典文藝中的雙壁」之一,那一壁即《紅樓夢》。能與《紅樓夢》並駕齊驅,它的文學價值與藝術價值可見一斑。陳繼儒更是把其稱之為「千古第一神物」。另外,更有「《西廂記》天下奪魁」,「化工之作」,「王實甫《西廂》,千古絕詞」等藝術等級甚高的評語。乃至於國外,也把《西廂》推舉到一個高峰。俄國柯爾施主編的《中國文學史綱要》中就說到:「單就劇情的發展來和我們最優秀的歌劇比較,即使在全歐洲恐怕也找不到多少向這樣完美的劇本。」這些並不是對《西廂》的推崇和炒作,這是一種信服。

  最不可思議的便為詞藻。《西廂》的曲牌、詞牌、平鋪和旁白,都具有無法超越的魅力,我在前面所言的「視覺衝擊」,就是指,當我們的眼睛看到這些文字詞曲的時候,它所給我們帶來的視覺上的享受。我用八個字來表達一下我閱讀的感受,即:以眼遊幸,滿口餘香。口中之香,實為書中之味也。王伯良言:「《西廂》妙處,不當以字句求之,其中聯絡顧盼,如長河之流,它曲莫及。」在此,我雖不能把整書打錄於此,而可舉一二句我所記的明了、香濃的曲子,共大家賞玩。張君瑞一出,便有[點絳唇]一篇,篇上云:「遊藝中原,腳跟無線,如蓬轉。望眼連天,日近長安遠。」[小桃紅]上言道:「夜深香藹散空庭,簾幕東風靜。拜罷也斜將曲欄憑,長籲了兩三聲。剔團鸞明月如懸鏡,又不是輕雲薄霧,都則是香菸人氣,兩般兒氤氳得不分明。」又一篇【混江龍】上說得好:「落紅成陣,風飄萬點正愁人;池塘夢曉,闌檻辭春。蝶粉輕沾飛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塵。系春心情短柳絲長,隔花陰人遠天涯近。香消了六朝金粉,清減了三楚精神。」《西廂》中句,巧奪天宮,且篇幅不長,若一氣呵成,半日功夫便可覽遍,只此書並無讀一遍之理,依我看,《西廂》中詞句,好似天造地設一般。

  我讀《西廂》的感受,也僅此而已。我只以我的觀感把《西廂》這部驚世駭俗的作品介紹給大家,而深而又深的意境,還是需要通過閱讀文章去獲得、去體味,去享受。

  《西廂記》讀書筆記1500字

  《西廂記》直接切入生活本身,來描繪青年男女對自由的愛情的渴望,情與欲的不可遏制和正當合理,以及青年人的生活願望與出於勢利考慮的家長意志之間的衝突。

  如一開場鶯鶯所唱的一段《賞花時么篇》:「可正是人值殘春蒲郡東,門掩重關蕭寺中。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無語怨東風。」寫出了生活在壓抑中的女性的青春苦悶和莫名的惆悵,在這背後,則存在著她那非出於己願的婚約的陰影。而張生初見鶯鶯時所唱的一段《元和令》:「顛不剌的見了萬千,似這般可喜娘的龐兒罕曾見。只教人眼花撩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在半天。他那裡盡人調戲嚲著香肩,只將花笑捻。」更是非常直率甚至是放肆地表述了男子對於美麗女性出於天然的渴望與傾慕,以及女子對這種渴慕的自然回應。作者以舞臺上的勝利,給仍然生活在壓抑中的人們以一種心理的滿足。表達了「願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屬」的美好願望;從而對封建道德教條的某些方面造成有力的衝擊。

  《西廂記》劇情上關目的布置巧妙,寫得波瀾起伏,矛盾衝突環環相扣,山重水複、縈迴曲折的複雜情節,是一般短篇雜劇不可能具有的。它不僅使得故事富於變化、情趣濃厚,而且經過不斷的磨難,使得主人公的愛情不斷得到強化和淋漓盡致的表現。以很高的藝術水平來展現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使得它格外動人。

  劇中主要人物張生、崔鶯鶯、紅娘,各自都有鮮明的個性,而且彼此襯託,相映成輝;在這部多本的雜劇中,各本由不同的人物主唱,有時一本中有幾個人的唱,這也為通過劇中人物的抒情塑造形象提供了便利。

  張生的性格,是輕狂兼有誠實厚道,灑脫兼有迂腐可笑。反映出元代社會中市民階層對儒生的含有同情的嘲笑。張生在《西廂記》中,是矛盾的主動挑起者,表現出對於幸福的愛情的直率而強烈的追求。他的大膽妄為,反映出社會心理中被視為「邪惡」而受抑制的成分的蠢動;他的一味痴情、刻骨相思,又使他符合於浪漫的愛情故事所需要的道德觀而顯得可愛。

  《西廂記》中,催鶯鶯的形象得到了相當精細的刻畫,她的性格顯得更為明朗而又豐富。在作者筆下,鶯鶯始終渴望著自由的愛情,並且一直對張生抱有好感。她總是若進若退地試探獲得

  愛情的可能,並常常在似乎是彼此矛盾的狀態中行動,但是,她終於以大膽的私奔打破了疑懼和矛盾心理,顯示人類的天性在抑制中反而會變得更強烈。作者以讚賞的眼光看待女性對愛情的主動追求。

  紅娘在《西廂記》中成為全劇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

  她在劇中只是一個婢女身份,卻又是劇中最活躍、最令人喜愛的人物。她機智聰明,熱情潑辣,又富於同情心,常在崔、張的愛情處在困境的時候,以其特有的機警使矛盾獲得解決。她代表著健康的生命,富有生氣,並因此而充滿自信。這個人物形象固然有些理想化的成分,卻又有一定的現實性。在她身上反映著市井社會的人生態度,而市井人物本來受傳統教條的束縛較少,他們對各種「道理」的取捨,也更多地是從實際利害上考慮的。

  我覺得,那曲折的情節中暗藏著人們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理想和人性追求,那就是——自由,和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然而,每個人都明白,在現在,即使是將來,完全的自由終究是不可能的,人始終要受到這般那般的約束。儘管包圍著我們的是個受約束的世界,但我們可以讓內心儘量變得廣闊而幽深,讓它能夠無邊無際、包容天地。

  《西廂記》讀書筆記1500字

  近日,在老大的推薦下,讀了元代王實甫所著的古典戲劇《西廂記》。之前沒有完整地讀過,只知道大概的故事情節,中學時也學過《長亭送別》這一章節。如今細細品讀之後,被張生和崔鶯鶯那種超越時代的敢愛敢恨,勇敢追求愛情的精神深深折服。劇中,張生和崔鶯鶯從相遇到相知到私定終身再到終成眷屬,兩人所見次數並不多,可以說每一次見面都是電光石火般地心靈碰撞,是靈魂與靈魂之間深層次的對話,每一次見面都折射出了如彩虹般絢爛,華麗,豔美的光芒!

  第一次見面,是張生前去欣賞普救寺美景,無意中遇見了容貌俏麗的崔鶯鶯。納蘭性德有句「人生若只如初見」,張生的這驚鴻一瞥,使得他不由驚嘆「十年不識君王面,始信嬋娟解誤人」,正如王菲在傳奇中所唱: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這就是一見鍾情的魅力!於是,張生滿心歡喜,「夢想著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見」,就懇求方丈借宿普救寺,住進了西廂房。

  如果說第一次見面是偶然,那麼他們的第二次見面就是張生刻意為之。張生打探到了鶯鶯會在後花園裡燒香,於是偷偷觀看。「情人眼裡出西施」,第二次見到鶯鶯,張生只覺「比我那初見時龐兒越整」,「看他容分一捻,體露半襟,蟬香袖以無言,垂羅裙而不語。似湘陵妃子,斜倚舜廟朱扉;如玉殿嫦娥,微現蟾宮素影。」此時的鶯鶯在張生眼中無疑是完美的,甚至近乎神聖!張生既為表露自己也有試探鶯鶯之意,隨即吟詩一首:月色溶溶夜,花蔭寂寂春,如何臨皓魂,不見月中人?鶯鶯聽罷馬上和了一首: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憐長嘆人。一唱一和之間,高山流水,琴瑟相合,兩人頓生惺惺相惜之情。鶯鶯轉身回顧,張生笑臉相迎。此刻,月朦朧,花無影,唯有甜蜜與芬芳在四周升騰,瀰漫。愛情的小火苗已熊熊燃燒,大有燎原之勢。

同类文章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

  《格列佛遊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曆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裡,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

世界因你不同的讀書筆記

  世界因你不同  拿出這本勵志書籍,我立刻被這六個充滿鼓勵的大字所吸引。引文介紹的李開復有著許許多多不平凡的成就: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卡內梅基隆這兩所國際頂尖名校;獲得諸多創新獎項,在蘋果、SGI、微軟、谷歌四大國際網際網路公司擔任重要職位……這些成就鑄造了一個普通人心中成功人士的形象。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三篇)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編

  《三國演義》曹操的狡詐,劉備的謙虛恭謹,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懷狹小,每獨自一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情,筆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細細品嘗,讓讀者似乎進入一種境界。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0字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裡面的人物也

水滸傳讀書筆記匯總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  《水滸傳》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書中講了宋代的農民起義,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水滸傳》中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各有各的技法,而且剛剛英勇無比。殺了好多貪官和壞人,保護正義,寧死不屈,連朝廷都制服不了他們。  如果我是在這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絕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匯總)

  《格列佛遊記》是以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週遊四國的經歷。由於暴風雨、上岸找淡水、遭遇海盜、被部下劫持等等種種情況,格列佛共到了四個不同的國度:「小人國」——利立浦特王國,「大人國」——布羅丁奈格王國,有著異想天開卻又不著實際想法人的「飛島國」,最後一個是由一種有智慧的馬管理的「慧駰國」。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300字  我看過很多的書,比如:《瞧,這幫壞小子》、《愛的教育》……其中我最喜歡《西遊記》。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所有妖魔鬼怪,取上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有四個主人公,其中我最喜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人傳給後世的一部飽含生活智慧的文學作品。相傳,這部寓言集中的寓言為伊索所作,因而稱為《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後,幹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

讀《水滸》,品永恆的傳奇

  論古道今說英雄,水滸好漢稱第一。  ——題記  說英雄,說風流倜儻,善良正義;說英雄,說追求勇氣,行俠仗義;說英雄,說肝膽相照,替天行道。  《水滸傳》一部經典之作,是我國首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群不堪暴政壓迫的好漢揭竿而起的故事。這一百單八將,或身懷絕技,或足智多謀,但他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