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頓的故事》讀書筆記
2023-10-07 13:43:54 2
牛頓是一名偉大的科學家,牛頓的故事相信大家並不陌生,下面給大家帶來《牛頓的故事》讀書筆記,供大家參考學習
《牛頓的故事》讀書筆記
這兩天我看了一本書叫《牛頓的小故事》,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牛頓是偉大的英國物理學家。1661年就讀於劍橋大學的三一學院。1669年,年僅27歲就擔任劍橋的數學教授。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實驗室的酒肉》這個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有一次,牛頓的一位朋友來看他,他在實驗室外面等了好久,肚子餓了把桌子上的雞吃了,不辭而別。過了好長時間,牛頓的實驗告一段落,肚子突然餓了,趕快跑出來吃雞。他看到盤子裡啃剩下的雞骨頭,居然對助手說:「哈哈,我還以為沒吃飯哩,原來已經吃過了呀!」
從這個故事說明牛頓非常酷愛科學,他廢寢忘食地做實驗,為我們人類做出貢獻。
可是我學習態度不好,叫我多寫個字就發脾氣,多寫一頁口算就把自己關到房間……
有一次,我下了一盤圍棋,媽媽叫我再下一盤,「憑什麼?」我不耐煩地大叫道。馬上就把自己關到房間裡,一來到房間,突然有兩隻精靈在我頭上飛來飛去,一隻說:「趕快出去向媽媽承認錯誤!」另一隻精靈說:「呸呸呸,笨蛋!曾媽媽不注意你趕快衝到電腦房玩遊戲!」
我選了第一隻精靈的話,出去向媽媽道歉,認真地再下了一盤棋。
所以,我從現在開始做事要認真,學習態度端正,聽爸爸媽媽的話……做一個乖巧懂事的孩子!
《牛頓的故事》讀書筆記
牛頓,出生再公元一六四二年在英國某個純樸的鄉下,牛頓就具備三個特質:他偏好研究機械原理,對陌生事物擁有旺盛的好奇心,以及很會模仿。十八歲那一年進入著名的劍橋大學,二十三歲獲得劍橋大學學位,這段時間打下深厚的科學基礎。
有一天,牛頓腦子裡仍然不死心的思考著一些想不通的問題,後來又想到「地心引力」這件事,喃喃自語:「真是奇怪,為甚麼所有的東西都要往地上掉,而不會往上飛起來?小鳥是可以飛,可是飛累了也是要往下掉,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是某種神秘的力量在拉著我們嗎?」忽然樹上一棵成熟的蘋果,不偏不倚的敲在他頭上,讓他想通了,領悟到任何東西彼此間都存在著吸引力,進而提出「萬有引力」的理論。
我覺得牛頓是費了非常多的心血去研讀、觀察,並且他有著極佳的數學、物理基礎,才能夠推論出這個定律,大家千萬不要誤會,以為是那個蘋果的功勞,他曾謙虛的說:「我只是在沙灘上撿拾小貝殼的孩子,還未到達海邊呢!」這是真是送給無數莘莘學子最好的勉勵了。
牛頓謙虛的態度,十分值得我們學習,他源源不絕的好奇心,使他發覺不為人知的自然奧妙,讓後人能追求科學文明,也讓世人的生活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