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幾十遍都不會膩的電影(電影裡全都拍了)
2023-10-26 21:27:13 1
「現在的觀眾,特別是青年觀眾,對真實的要求越來越高。」著名導演、中國廣播電視協會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會長鄭曉龍在總臺《2021中國電視劇發展報告》發布會的採訪中這樣說道。
而這種真實,正是現實主義題材創作的力量所在。
近年來,中國劇集市場對現實主義題材持續深耕和不斷探索,將平凡生活的煙火氣進行藝術加工,與時代緊密相連,使觀眾產生強烈的共鳴。《人世間》《小捨得》《裝臺》等作品均在口碑與收視率上雙豐收,現實主義創作或將在今年迎來新的拐點。
而這股現實主義創作的熱潮,同樣蔓延至了電影創作領域。
在本月結束的2022年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積極探討的教育改革、鄉村振興、正風反腐等社會焦點議題,也成為了現實主義題材創作的來源。
社會議題成為現實主義創作的源頭活水
鄭曉龍導演在接受CCTV電視劇專訪時談道:「大家對年輕人存在一定的誤解,認為他們只愛看玄幻、架空等娛樂性特別強的作品,不愛看嚴肅的現實題材作品。我覺得年輕人也有他對社會、對現實真正的思考,如果作品不提供給他們思考空間,他們當然會去看別的。」
影視創作者們正積極地從當下社會中獲取靈感,用影像反映時代,給予觀眾群體對於現實廣闊的思考空間。
去年大火的掃黑除惡題材電視劇《掃黑風暴》及電影《掃黑·決戰》,它們激發的熱烈討論,再次證明了現實題材和現實主義的力量。
今年即將上映的《檢察風雲》同樣聚焦掃黑除惡,是最高人民檢察院影視中心首部大銀幕檢控題材作品,也是國內首部以檢察官視角拍攝的律政庭審犯罪電影。
該片由黃景瑜、白百何主演,由曾執導《無間道》《竊聽風雲》等經典犯罪電影的麥兆輝導演執導,他攜手擁有多年公訴經驗的趙鵬檢察官編寫劇本,力求還原現實主義題材最大程度的真實性。
由中央政法委、全國掃黑辦指導的電影《掃黑行動之臨界點》則通過中央政法委提供的真實案件改編,涉案層面高,挖掘深,展現國家對於「掃黑除惡」的決心與信心。
而曾掀起一股「掃黑」風暴的五百導演,他的新片《掃黑·撥雲見日》也於日前低調開機,一場正邪對立的鬥爭即將再度上演。
去年突出中國家庭關係的社會痛點的電視劇《小捨得》,一經播出後,便激起了對於「雞娃」話題的熱議。
兩會上,對於「雙減」政策、教育改革的討論仍在繼續。今年,黃渤、閆妮主演的新片《學爸》對準教育話題,以一段啼笑皆非的求學奇遇記,在笑鬧中尋找成長答案,試圖引發大眾對親子關係更深入的思考。
「網絡暴力」正一次又一次地登上熱搜,成為大眾關注、熱議的關鍵詞。今年全國兩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強調:「對侵犯個人信息、煽動網絡暴力侮辱誹謗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熱播劇《開端》中的一句臺詞,點出了網暴的問題根本:「那些人他們懂什麼?他們憑什麼可以在網上隨便造謠詆毀一個完全不認識的人?」那些躲在屏幕背後的鍵盤俠,操縱著「兇器」,導致了無數悲劇的發生。
由大鵬自導自演的電影《保你平安》以喜劇的形式,聚焦這一社會熱點話題,期待影視作品的呈現能讓更多人意識到問題所在,讓「社會性死亡」的悲劇不再重演。
還有網絡詐騙題材電影《捕魚行動》與聚焦人口販賣案件的電影《馴鹿》,它們雖關注不同的社會話題,但都試圖站在「受害者」的視角上,以「自我救贖」的角度呈現故事。
前者由《受益人》導演申奧執導,張藝興、金晨領銜主演;後者為胡歌、文淇、閆妮主演的犯罪劇情片。陣容搭檔皆極具看點,令人期待。
今年兩會期間,養老問題同樣不斷被提及,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不禁讓大家開始思考養老問題應如何解決。
第3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外語片《困在時間裡的父親》,用影像呈現了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真實狀態,錯亂的時空、糊化的邊界,影片帶領觀眾進一步了解這一群體。
而未來則有多部影片將鏡頭對準這一邊緣群體——阿爾茲海默症老年患者。奚美娟、吳彥姝主演的《媽媽!》,便講述了一個85歲母親照顧65歲患上阿爾茲海默症女兒的感人故事。
「忘了眼前的你,卻忘不了媽媽。」人物的倒置,使得情感愈加強烈。電影試圖以母女間彼此的眷戀與深情,引發觀眾共情,從而更多地關注這一邊緣群體。
同樣關注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群體的影片,還有《我不是藥神》編劇韓家女的新片《盜時光》;陳可辛與張冀再度強強聯手的新片《阿爾茲海默之家》。
「現實主義找到了創作方法」
在影視行業內,現實主義題材的創作難度大,是創作者們的共識。
它需要創作者敏銳的感知力與洞察力,以及日常生活中對素材捕捉、積累的能力。現實主義作品,需要足夠鮮活的細節來支撐。
同時,現實主義創作以人民為中心,紮根於生活,若稍有失真,觀眾便能迅速察覺到,作品從而產生一種懸浮之感。
但近年來,創作者們勇於突破,迎難而上,現實主義題材作品頻出佳作,有些甚至成為了現象級的作品。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尹鴻在接受CCTV電視劇採訪時談道:
「創作者這些年越來越多地意識到,要深入生活,找到我們現實中的真問題,而且把這些真問題用一種溫暖向上的方式進行表達,更容易引起社會的關注。我相信好的優秀的現實主義題材作品,既是政策引導的結果,也是創作者自覺地認識到自己跟時代、社會關係的結合,同時也是觀眾的選擇。」
「現實主義找到了創作方法,變成了溫暖的現實主義、建設性的現實主義。」希望在未來,現實主義題材的影視創作,正如尹鴻所說,找到了方法,一路前行,持續突破,創造無比光明的未來。
總監製丨莊殿君
監 制丨張雪梅 楊春果
主 編丨王彩臻
責 編丨蔣璇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