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何仙姑的故事

2023-10-15 19:41:39 2

  對中國傳統文化稍有了解的人,就一定對「八仙」的說法不會陌生,所謂「八仙」是指漢鍾離、張果老、鐵拐李、曹國舅、呂洞賓、韓湘子、藍採和、何仙姑八位仙人,他們都是凡人出身,苦修積善才修煉成仙。八仙中唯一的女性就是何仙姑,她在八仙中好似萬綠叢中僅有的一點紅,因而也就格外引人注目。

  何仙姑原名何瓊,唐高宗開耀元年出生於零陵一戶普通的莊戶人家。當地人說,在何瓊出生那天,一團鮮豔祥瑞的紫氣籠罩在何家茅屋的上方,一群仙鶴在紫氣中上下飛舞,不一會兒,一隻碩壯的梅花鹿馱著一個頭扎小辮、身系紅肚兜的女童飛奔闖入何家,就在這時,何母生下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女嬰。

  提起何瓊的家鄉零陵,可是一個山清水秀的風水寶地,它位於瀟、湘二水匯合的地方,北望南嶽衡山,南依巍巍五嶺,是楚粵之門戶。零陵郡西有一座雲母山,山上盛產五色雲母石,雲母石是古代服食求仙的上藥;一條清澈蜿蜒的小溪由山上奔流而下,稱為雲母溪,何瓊家就在秀美的雲母溪畔。

  喝雲母水長大的何瓊,出落得美麗靈秀,她自小就喜歡一人在雲母溪邊嬉戲漫遊。十四歲那年,她在雲母溪畔遇見了一位白髮蒼蒼的長鬍子老翁。老翁向她詢問了一些當地山水的情況,何瓊都伶俐地一一作答,老翁非常高興,從自己的背囊裡取出一枚鮮靈靈的蟠桃送給何瓊。何瓊接過,謝了老翁,然後三下五除二地把蟠桃吃下了肚。老翁看著她吃完,滿臉笑容地點點頭,轉身就不見了。回家後,何瓊一連幾天都不感飢餓,因而也就不想吃東西,精神卻比以往更旺盛。一個月之後,何瓊又在雲母溪邊遇到了那位老翁,這次老翁把她帶到雲母山上,教她如何採集雲母以及怎樣服食雲母。何瓊按照他的話,每天到雲母山上採食雲母,漸漸感覺到自己身輕如燕,往來山頂,行走如飛。此外,她還能辨識和採摘山中的各種仙草靈藥,為附近的百姓治療各種疾病,且能預測人事,因此周圍的人都稱她是「何仙姑」。

  何瓊得道成仙的消息一傳十、十傳百,越傳越遠,最後竟傳到京城皇宮武則天耳中。

  當時武則天是唐高宗的皇后,卻把持著朝廷實權。武則天自小受母親的影響信仰佛教,及至做了皇后,她又極力在宮內和全國上下推崇佛教,想以此壓倒李唐王朝所尊奉的道教的勢頭,並利用某些佛經作為她篡位稱帝的理論根據。佛教「法相宗」宣揚「二空」,就是說要把自我與萬物都看成是空泛虛無的,這樣才能達到宇宙萬物與我合而為一的高渺境界。通俗地說,就是用心感悟,做到物我兩忘,那麼就能白晝飛升、騰雲駕霧、長生不老了。武則天對這一點十分信服,當她聽說零陵地方出了一個何仙姑,能夠不食人間煙火,自由往來於山嶽之巔,很感興趣,特地派人前往探視,並賜予何仙姑一襲朝霞服。何仙姑接受了朝霞服,興致勃勃地穿戴起來,周圍的百姓聞訊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瞻,只見何仙姑身上霞光萬道,光彩奪目,好像神仙下凡;鄉親們見狀大驚,不由自主地齊齊跪倒在地,朝何仙姑頂禮膜拜。何仙姑心中頗感自得,然而她母親卻大感恐慌,心想:「這樣的女兒,誰家還敢娶她呀!」

  果然不出何母所料,何仙姑十八歲時,她母親急急地請媒人為她擇婿。雖然何仙姑出落得鮮花一樣漂亮,但因本事太大,竟沒有誰家敢娶。何母憂心忡忡,何仙姑自己卻若無其事,整天出沒於山野鄉村,忙著給人採藥治病,過得十分充實。

  一天,何仙姑進入雲母山密林深處採藥,遇到兩位神奇的人,他們中有一個瘸腿的老漢,手拄鐵拐,身背碩大的酒葫蘆,衣著襤褸,形似乞丐;另一個著一身整潔的藍布衫,手持藥鋤,肩背藥筐,神態甚是俊逸。這兩人在何仙姑前面不遠的地方,一搭一唱,口中念念有詞,不一會兒,竟騰空而去,倏忽不見蹤影。這兩人乃是八仙中的鐵拐李和藍採和。何仙姑留意著他們的樣子,念叨著偷學的口訣,居然也能夠像他們一樣,凌風駕雲,飛越山谷。從此以後,她常常一人悄悄來到深山中修煉,身法愈來愈熟練,也飛得越來越遠。她利用這種功夫時常飛到遙遠的大山中,朝去暮回,帶回一些奇異的山果給家人品嘗,家人吃了覺得香甜可口、精神倍增,但終究不知是何種果實。

  見她每日早出晚歸,何母心生疑慮,盤問她到何處去幹什麼了,何仙姑拗不過母親,就說每日往名山仙境與仙佛談論佛道去了。漸漸地,何仙姑通曉佛道的消息又傳開了。武則天聽說後,派使者前往零陵,備妥車馬,召請何仙姑前往東都洛陽論佛道。眾官員與何仙姑一同跋山涉水來到洛陽城外,在等船渡洛水時,眾人突然不見了何仙姑的蹤影,使臣大為恐慌,連忙命人四處尋找,卻沒找到一點蛛絲馬跡。眾人嚇得坐在洛河邊發呆,薄暮時分,何仙姑翩然凌空而降,不急不忙地告訴使者:「我已前往禁宮見過了天后,你們可以回朝復命了」。

  使臣將信將疑地回到洛陽宮中,一打聽,果然何仙姑當天來拜見過武后,並和她在宮中作了半日長談,使臣們為之驚訝不已。

  武則天為了酬謝何仙姑的一番美意,特下令零陵地方官吏在零陵城南的鳳凰臺,建造了一座雄偉的會仙館,作為何仙姑講道弘法之處。何仙姑在講道之餘,常坐在館前的石階上,剝食一種圓形的仙果,並隨手將果核四下拋去。後來,會仙館的四周長出一株株荔枝樹,這些樹上結出的荔枝竟都是翠綠的青皮荔枝,人們稱為「鳳凰臺上,荔枝掛綠」。

同类文章

奇人王剃頭

 清朝末年,安州最大的袍哥組織當屬博雲堂,博雲堂的龍頭老大是名震江湖的飛刀尚義。   尚義據說原本是個武師,因為善使飛刀,被當時的川戲紅衣班聘請去,專門在連臺大戲《目蓮救母》中表演飛叉和飛刀絕技。尚義身懷絕技,哪裡肯與戲子為伍,暗地裡發誓,不管採用什麼手段,一定要出人頭地。   有一年,尚

順天府尹豔畫風波

 明武宗朱厚照是個貪玩的皇上,太監劉瑾便投其所好,想盡了辦法找出新鮮好玩的來吸引他,贏得了朱厚照的寵愛。劉瑾便藉機把持朝政,網羅黨羽,權勢燻天。但他心裡最明白,他這權力卻也是危如累卵,要是有哪個正直的大臣奏上他一本,再趕上皇帝不高興了,他就得玩完。所以,他就費盡心力,剪除異己。   順天府

善對的先生娘子

  從前有個年輕的鄉下女子,人長得很漂亮,又讀了很多書,能吟詩作對。    後來她嫁個丈夫姓馮,是個教書多年的先生。人們便稱她為先生娘子。馮先生秉性憨厚,為人正直,卻有點迂腐。他在刁姓蒙館教書,當地經常有些一知半解卻自以為很有才學的讀書人或落第秀才,來蒙館出難題考他,有時就是有意戲弄他,他

雪域奇緣

 傳說飛將軍李廣在守衛邊疆的軍旅生涯中,曾有過一段奇緣——   那天,李廣和手下騎馬狩獵,忽然看見一隻白狐狸在遼闊的雪域上奔跑,這隻狐狸太可愛了,渾身上下雪白雪白的,不見一根雜毛。李廣當即下令不準放箭……可就在眾人散開隊形,正準備圍過去的時候,突然有兩隻蒼鷹從空中俯衝下來,用鋼鉤似的利爪,

一幅壯錦

1.從前,在一座大山山腳下的茅屋裡,住著一位壯族老媽媽,她和自己的三個兒子一起生活。老媽媽的壯錦織得可好了,一家人全靠她織壯錦賣錢過活。   2.這一天,老媽媽在圩上賣完了壯錦,看到了一幅非常好看的畫。畫上面房屋高大、牛羊成群,還有花園、果園、池塘……老媽媽拿著畫愛不釋手,當即就買下了它。

狗吃屎的傳說

黃狗是書香子弟黃太直的書童,事事都替太直張羅,與太直感情深厚。太直得道成仙后,改號為太直真人,於天南山紫霞洞修煉,黃狗則隨主到紫霞洞陪侍左右。一日,真人在黃狗陪同下巡遊山中,見一男子對一女孩施暴,便喝住男子,男子大怒:「何方野人,敢管大仙閒事?」黃狗說:「光天化日之下,強暴民女,該當何罪?

奇緣

劉旺是山東人,從小隨父親學打鐵,十六歲開始接手父親的生意。看到兒子已經長大,劉老鐵匠對劉旺說,出去闖闖吧。聽了父親的話,劉旺就帶上打鐵的傢伙和幾個夥計到河北來了。當時河北北部還算太平,飽嘗戰爭之苦的人們需要休養生息,雖然大宋國已經將很多土地劃給了遼國。   劉旺在遼國打了三年的鐵,有一天,

胤嗣泉與張仙射天狗的傳說

濟南環城公園黑虎泉西側,有眼很不惹人注目的小泉子,叫胤嗣泉。清乾隆間管世銘的《城南諸泉記》中曾介紹道:「越南門橋而東,泉從石罅側出,碣曰『胤嗣泉』,然甚微。」   該泉為何稱為「胤嗣」?原來,建國前在該泉的上面曾有一小廟,廟中供奉的乃是身穿藍袍、五綹長鬚、挾弓持箭給人送子的張仙。該泉在張仙

話說端午「艾」和「粽」

 說的是很久以前,在下邳的西北方有座大山,山南有個依山傍水的村子,村子裡有三四十戶人家。   這天天剛蒙蒙亮,從村子裡走出個二十多歲、手裡提著個竹籃的姑娘。姑娘來到山下四處張望,看到懸崖峭壁上的青稞蒿子,急忙往山上爬。一連幾天,姑娘把這座大山找了個遍,也沒找到她想要的東西。到了第六天,姑娘

端午看望新嫁女

 在浙江富陽的石梯村,有個姑娘叫陳蘭花,不但長得像仙女一樣漂亮,還勤勞善良,鄉親們沒有一個不誇她的。   這年冬天,陳蘭花到山上砍柴。天寒地凍,山坡很滑,她一不小心跌倒了,滾下山去。再往下就是懸崖絕壁,跌落下去還不粉身碎骨。知道自己沒有救了,她絕望地閉上了眼睛。就在這緊要關頭,突然跑過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