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民間神話故事:玉蘭花仙

2023-10-15 18:10:34

在久負盛名的無染寺院內,生長著一棵白玉蘭,樹高3米左右,胸徑40釐米,冠幅約8米,至今英姿勃發,葉茂枝繁。每年暮春時節,綠葉未發,銀花綻放,如雲似雪。春風輕拂,香馥四溢,瀰漫古寺幽谷,令遊人讚嘆稱奇,流連忘返。

相傳,天宮有一個名叫玉蘭的仙女,化為此樹,於是便引出了一段風流佳話……

有一年,王母娘娘下凡到崑嵛山找尋爽心草,見山澗中有一潭清澈如鏡的碧水,便問隨同的眾仙女:「這水可能與瑤池相比?」仙女們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作答,其中一個名叫玉蘭的仙女,柳眉一揚,道:「娘娘,這水可堪與瑤池媲美。」

王母娘娘頷首點頭,玉蘭遂又說:「娘娘,我等到此遊山賞景,早已走得渾身乏累,現遇有這等碧池好水,何不下去洗浴一番?」娘娘欣然允諾,便在眾仙女服侍下,解帶脫衣,同眾仙女們一起下到池中落坐洗浴,頓感周身舒爽,樂得眉眼皆笑。

日上中天,王母娘娘對眾仙女說:「該上岸休息了,你們也該去弄些飯來吃了。」

伶俐勤快的玉蘭即上前躬身道:「娘娘你且莫急,我願為娘娘去備茶飯。」

在娘娘應允後,玉蘭夥同另一個仙女走出峽谷,轉眼來到一幢綠樹掩映的茅屋前,對正坐在灶前燒火做飯的年輕人施禮道:「大哥,我們從它處走到這裡,早已饑渴難奈,請問可否施捨一些茶飯?」小青年抬眼一看,不禁驚愣住了,啊,天下竟有這等美如天仙的女子!

「大哥,你倒是說話啊!」玉蘭的催問使青年從驚愣中回過神來,趕快點頭答道:「啊,行行,小姐快請進屋用飯。」玉蘭進屋掀開鍋蓋一看,見熬的是香噴四溢的大米飯,卻脫口說道:「雖是好飯,只可惜做得太少。」青年心領神會,即道:「如果你們人多,我再添做一些嘛!」「太好了!」玉蘭拍手叫道,遂對另一仙女說:「你返回請娘娘和眾姐妹,我在這幫助大哥再多做些飯。」

青年將玉蘭引到門前的小溪邊淘米,玉蘭邊淘米邊問:「大哥,你家雙親可都健在?」青年聽後,臉色即刻飛上一片陰雲,說:「我三、四歲時,父母就撒手而去,至今也不知我叫啥名,反正山裡人都喊我石娃。」

噢,苦命的石娃!玉蘭滿臉同情地問:「你這麼大了,該成家了吧?」「唉!這深山溝裡的人少兔子多,談何成家啊!」玉蘭點點頭,說:「這日子也太難為你了吧!」

「娘娘到!」忽然河谷裡傳來一仙女清脆的喊聲,玉蘭立即起身對石娃說:「啊,我的主人來了。」

還沒等石娃回過神來,娘娘便在眾仙女的簇擁下來到石娃面前。玉蘭趕儘快跪下叩拜,說:「娘娘辛苦,請稍候片刻,飯就備好。」

王母娘娘指指面前站著的石娃,問玉蘭:「這小夥……」玉蘭儘快說:「娘娘,他叫石娃,今兒吃飯就是他給備下的。」玉蘭說著,遂扯扯石娃的衣角:「還不快快給娘娘叩拜。」從未見過如此雍容華貴婦人的石娃,急忙跪下道:「娘娘能光臨寒舍,真是不勝榮幸,請進屋喝茶安歇。」

王母娘娘見青年雖然衣衫襤褸,但卻眉清目秀,憨厚樸實,討人喜歡,便說:「娃子,給你添勞了。」「哪裡,哪裡。」石娃邊說邊請娘娘進門。

「我看就坐這裡。」王母娘娘指著門口的石桌石凳道:「大家都來坐吧。」於是眾仙女挽著娘娘圍坐在石桌旁。石娃端上茶來,便轉身回屋幫玉蘭做飯。

這時,玉蘭正挽著衣袖儼然似一位主婦,揮鏟炒菜,動作利索。石娃見狀,驚叫道:「真不知道你做飯竟如此在行!」玉蘭笑道:「這有啥奇怪的,織布繡花更是我的拿手好戲!」

石娃聽了玉蘭這番話語,心中頓時生出一個奇想:有生之年,我若能娶上玉蘭這樣的小姐為妻,該有多麼幸福啊!正想著,爐中的柴火滑了出來。玉蘭叫起來,當即彎腰將柴火填進爐膛,然後嗔怪地對石娃說:「你在想啥哩,也不幫著長點眼色。」

石娃憨憨地笑著,兩眼卻直直地盯著玉蘭,玉蘭臉紅了,上前推了一下石娃,說:「你看啥呀,還不將飯菜端與娘娘食用!」「哎、哎,石娃遵命。」石娃這才醒過神來,邊開玩笑邊同玉蘭一起將飯菜端上石桌。

這頓飯菜雖然沒有什麼山珍海味,瓊漿玉液,但王母娘娘卻吃得津津有味,連聲讚嘆玉蘭和石娃做的飯好吃。飯罷,娘娘對石娃的盛情款待深表謝意,便問:「石娃,讓我怎麼感謝你呀?」石娃忙說:「娘娘莫要客氣,我家境貧寒,一頓粗茶淡飯相待娘娘,實在於心不安。」

王母娘娘想,這小夥子心地如此善良,乃世間少見,於是站起身來說:「這樣吧,你這破舊的草屋冬不避寒,夏難遮雨,我給你換棟新屋。」說完伸手一指,只見草屋變成了大瓦房。又笑著說:「你的衣衫也已破舊,也該換新的了。」手又一指,只見石娃渾身已披綢掛緞,成了一英俊瀟灑的小夥子了。望著石娃,眾仙女連聲喊妙,石娃忙施大禮說:「謝娘娘恩賞。」

王母娘娘揮揮手,說:「石娃,我等就要返回天宮,你還有啥話可說?」石娃搖搖頭,轉身悄悄問站在旁邊的玉蘭:「小姐,我啥時再能見到你呀?」玉蘭深情地望著他,說:「莫急,我會來看你的……」

王母娘娘同眾仙女冉冉升空,婀娜的身姿片刻就消失在茫茫彩雲之中。石娃揚手向前追幾步,高喊一聲:「玉蘭」!之後,遂撲倒在一片草地上。

一覺醒來,石娃趕忙爬起身來,四下瞧瞧卻已是孤身一人。他好生驚奇,心想,這該是在做夢吧?卻又連連自語:「玉蘭啊,你在哪裡?你在哪裡……」

「咚咚!」這天夜半時分,睡夢中的石娃忽然被一陣敲門聲驚醒:「誰呀?」「我是玉蘭」。啊,原來是玉蘭小姐!忙起身前雲打開屋門,借著明亮的月光看雲,眼前站著的小姐,果真就是玉蘭!石娃激動得雙唇囁嚅,卻說不出一句話來。

原來自從玉蘭見到石娃,便生出一片愛慕之心,她也早已猜透了石娃的心思。所以,在隨王母娘娘返回天庭的途中,就偷偷溜回石娃住處。

石娃說:「玉蘭,你真的不走啦?」玉蘭面頷嬌羞頷首道:「你孤身一人,我豈能忍心離你而雲?」石娃望著美麗善良的玉蘭,激動萬分,猛地把玉蘭摟在懷中……

當下,二人點起紅蠟燭,遙望天空一輪明月,叩拜盟誓:「月老作證,我倆自願結為夫妻,白頭到老,永不變心!」

從此,二人你耕我織,恩愛相加,小日子過得雖不富有,卻也甜似蜜糖。

然而,好景不長。一天,玉蘭正在門口繡花,忽然一條黃絹從天飄落眼前,上寫:「玉蘭偷出天宮,以身許人,有違天條,應即回宮,不得有誤!」

玉蘭看後,驚愣片刻,即咬破手指,以血在黃絹背面寫道:「我與石娃已結百年之好,誓不分離!」然後,將黃絹拋向天宮。

此刻,石娃上山砍柴歸來,見玉蘭手拿銀針發愣,問道:「玉蘭,你……」玉蘭抬起一雙淚眼,說:「石娃,娘娘今已降旨,召我即刻回宮,我們……」

「啊!」石娃聞聽,心頭猶如滾過一個炸雷,說:「玉蘭,你不能走啊!」玉蘭喉頭哽咽,道:「石娃,天意難違,娘娘既然怪罪,豈敢違背?」「不,不,玉蘭!」石娃說:「等娘娘來了,我必求情於她!」玉蘭苦笑道:「天宮規法甚嚴,你我難免分手在即。」

二人正說著,王母娘娘已在眾仙女的陪同下,駕乘一片白雲飄然而至。二人即跪地求拜。石娃道:「娘娘恩德永存,千萬莫讓玉蘭再回天宮。」玉蘭接口道:「娘娘如若讓我回宮,玉蘭只有一死。」

王母娘娘冷笑一聲東怒道:「當年小七與董永的下場,你可記得?」玉蘭橫下一心,咬牙說:「我心已定,隨娘娘如何處置!」「哼!」王母娘娘鼻子一哼,吼道:「大膽賤人!」遂用手一指,玉蘭倏然變成一棵玉蘭樹,亭亭立在門前。

啊!石娃見狀,當下跪步上前,撕心裂肺般地大喊一聲:「玉蘭,我的玉蘭!」即昏死在玉蘭樹下,再也沒有爬起來…

後來,這棵玉蘭樹被無染禪院的老和尚移栽院中,在其精心呵護下,竟然長得枝繁葉茂。每年四月,花開飄香,吸引著四方遊人前來觀賞、拜謁。屈指算來,距今已300餘年,玉蘭樹一如當初,令人神往,倍加感佩不已。

同类文章

奇人王剃頭

 清朝末年,安州最大的袍哥組織當屬博雲堂,博雲堂的龍頭老大是名震江湖的飛刀尚義。   尚義據說原本是個武師,因為善使飛刀,被當時的川戲紅衣班聘請去,專門在連臺大戲《目蓮救母》中表演飛叉和飛刀絕技。尚義身懷絕技,哪裡肯與戲子為伍,暗地裡發誓,不管採用什麼手段,一定要出人頭地。   有一年,尚

順天府尹豔畫風波

 明武宗朱厚照是個貪玩的皇上,太監劉瑾便投其所好,想盡了辦法找出新鮮好玩的來吸引他,贏得了朱厚照的寵愛。劉瑾便藉機把持朝政,網羅黨羽,權勢燻天。但他心裡最明白,他這權力卻也是危如累卵,要是有哪個正直的大臣奏上他一本,再趕上皇帝不高興了,他就得玩完。所以,他就費盡心力,剪除異己。   順天府

善對的先生娘子

  從前有個年輕的鄉下女子,人長得很漂亮,又讀了很多書,能吟詩作對。    後來她嫁個丈夫姓馮,是個教書多年的先生。人們便稱她為先生娘子。馮先生秉性憨厚,為人正直,卻有點迂腐。他在刁姓蒙館教書,當地經常有些一知半解卻自以為很有才學的讀書人或落第秀才,來蒙館出難題考他,有時就是有意戲弄他,他

雪域奇緣

 傳說飛將軍李廣在守衛邊疆的軍旅生涯中,曾有過一段奇緣——   那天,李廣和手下騎馬狩獵,忽然看見一隻白狐狸在遼闊的雪域上奔跑,這隻狐狸太可愛了,渾身上下雪白雪白的,不見一根雜毛。李廣當即下令不準放箭……可就在眾人散開隊形,正準備圍過去的時候,突然有兩隻蒼鷹從空中俯衝下來,用鋼鉤似的利爪,

一幅壯錦

1.從前,在一座大山山腳下的茅屋裡,住著一位壯族老媽媽,她和自己的三個兒子一起生活。老媽媽的壯錦織得可好了,一家人全靠她織壯錦賣錢過活。   2.這一天,老媽媽在圩上賣完了壯錦,看到了一幅非常好看的畫。畫上面房屋高大、牛羊成群,還有花園、果園、池塘……老媽媽拿著畫愛不釋手,當即就買下了它。

狗吃屎的傳說

黃狗是書香子弟黃太直的書童,事事都替太直張羅,與太直感情深厚。太直得道成仙后,改號為太直真人,於天南山紫霞洞修煉,黃狗則隨主到紫霞洞陪侍左右。一日,真人在黃狗陪同下巡遊山中,見一男子對一女孩施暴,便喝住男子,男子大怒:「何方野人,敢管大仙閒事?」黃狗說:「光天化日之下,強暴民女,該當何罪?

奇緣

劉旺是山東人,從小隨父親學打鐵,十六歲開始接手父親的生意。看到兒子已經長大,劉老鐵匠對劉旺說,出去闖闖吧。聽了父親的話,劉旺就帶上打鐵的傢伙和幾個夥計到河北來了。當時河北北部還算太平,飽嘗戰爭之苦的人們需要休養生息,雖然大宋國已經將很多土地劃給了遼國。   劉旺在遼國打了三年的鐵,有一天,

胤嗣泉與張仙射天狗的傳說

濟南環城公園黑虎泉西側,有眼很不惹人注目的小泉子,叫胤嗣泉。清乾隆間管世銘的《城南諸泉記》中曾介紹道:「越南門橋而東,泉從石罅側出,碣曰『胤嗣泉』,然甚微。」   該泉為何稱為「胤嗣」?原來,建國前在該泉的上面曾有一小廟,廟中供奉的乃是身穿藍袍、五綹長鬚、挾弓持箭給人送子的張仙。該泉在張仙

話說端午「艾」和「粽」

 說的是很久以前,在下邳的西北方有座大山,山南有個依山傍水的村子,村子裡有三四十戶人家。   這天天剛蒙蒙亮,從村子裡走出個二十多歲、手裡提著個竹籃的姑娘。姑娘來到山下四處張望,看到懸崖峭壁上的青稞蒿子,急忙往山上爬。一連幾天,姑娘把這座大山找了個遍,也沒找到她想要的東西。到了第六天,姑娘

端午看望新嫁女

 在浙江富陽的石梯村,有個姑娘叫陳蘭花,不但長得像仙女一樣漂亮,還勤勞善良,鄉親們沒有一個不誇她的。   這年冬天,陳蘭花到山上砍柴。天寒地凍,山坡很滑,她一不小心跌倒了,滾下山去。再往下就是懸崖絕壁,跌落下去還不粉身碎骨。知道自己沒有救了,她絕望地閉上了眼睛。就在這緊要關頭,突然跑過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