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的意義及由來(又是一年教師節)
2023-10-16 01:35:06 4
我國歷來有尊師重教的傳統,教師節也是由來已久,只不過在我國古代,既沒有教師這個名詞,也就沒有教師節這個說法了。
不過雖然說法不一樣,但對教師這個職業的尊重的重視還是很高的,以固定形式、固定禮儀的隆重慶典,也會每年按時舉行。那麼這個日期想必你也能猜到,那就是2月28日隆重的祭孔大典。
祭孔大典,在先秦時代,只是孔子門徒在民間自發組織的一個祭奠,在最初與我們普通紀念先人的祭奠差不多。但發展到漢代時,因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政策的推行,中央政府開始參與到祭孔大典中來。
而自漢始,一直發展到清,祭奠整體上的規模越發展越大,到清代時發展到頂峰。其形式也變得多樣而成熟。其中最基本的做法就是對待業績突出者,升職加薪,評選「先進教育工作者」。
這基本上就是我國古代的教師節,以祭孔為主體,同時獎勵教育工作者,與現在的教師節還存在著不小的區別。
進入到近現代以來,真正意義上的教師節開始在爭論中逐漸成形。
1931年,由當時的教育家邰爽秋、程其保等提議,在南京中央大學集會,其中就議定了以每年6月6日作為教師節,也被稱為雙六節。但當時並未被國民黨中央政府承認,也就未在社會上產生重要影響。
雖然雙六節沒有被政府承認,但是設立正式的教師節被當時的國民黨政府提上了議程,終於在1939年國民黨政府頒布《教師節紀念暫行辦法》,並確定以孔子誕辰日9月28日為教師節。
這是中國近代第一個由政府明文確定的教師節日期。但由於當時中國所處的特殊環境,中華民族尚處在亡族滅種的憂患時期。所以雖然有了明確的規定,但並沒有也無力在全國推行。
1949年以後,新中國曾恢復以6月6日為教師節,並通告各地依照實際情況舉辦活動和慶典,但僅僅維持了一年。
1951年,因為有教師也是廣大光榮的勞動人民的一部分,所以將教師節合併到五一國際勞動節,相關教師節活動在5月1日舉行。但由於教師和普通勞動人民存在著較大區別,推行效果並不理想。
1957年以後,由於左傾思想嚴重,教師職業不收到重視,尊師重教的傳統收到嚴重破壞,在5月1日的教師節已經名存實亡了,到後期已經是不復存在了。
時間來到改革開放的1981年,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五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再次確定了教師應享有崇高的社會地位。
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關於恢復教師節的提議與報告就不斷地在進行當中。
1985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議案,確定每年的9月10日為教師節,並一直沿用至今。
最後祝全體教育工作者,教師節快樂!
對了,你知道為什麼教師節的時間要定在9月10日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哦!
本文章為頭條號作者狼君原創,表達僅為作者自己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轉載請標明出處。
支持狼君的話歡迎留言點讚轉發。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