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孩子你慢慢來的讀書筆記

2023-10-09 21:12:00

孩子你慢慢來的讀書筆記1

  看完《孩子你慢慢來》是一個內心糾結的過程。一邊,我迫不及待想知道更多的安安的成長趣事;一邊,我又擔心太快把它看完了,怕那美麗就如曇花一現。後來真的就看完了,平平淡淡地過渡到最後,毫無察覺。因為,這並不是故事的最後,安安還在繼續著他的生活。所以小說的結束也就不需要一個形式上的結局。而我也不再懼怕美麗就這樣被畫上句點,因為我知道,更多的好作品在等著我。

  我想要在大學還剩不到兩年的時間裡看更多自己喜歡的作品。畢竟畢業後,無論是直接工作還是繼續學習都好,我可能都不再有這樣好的機會和心境來品味這些簡單樸實的文字。或許那時,我會整天埋在學生的作業裡忙著批改;又或許,我會沒日沒夜地忙於搜集各種數據信息,然後廢寢忘食地寫學術論文和分析報告。這樣的心情有點趁年輕趕緊遊戲人生的感覺,可是誰也沒法說這有什麼不好。我知道,沒有哪個應聘者會把自己看過幾部童話、幾部親情故事寫進工作簡歷,也沒有哪位學者會把童話裡的故事當作論證的例子來支持自己的一套理論,這樣看起來,即使是莎士比亞的劇作也是無用的。可是,什麼才是有用的呢?很多時候很多人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都不知道,這樣誰又能看清真諦在世界哪個角落呢?

  越來越愛純粹樸實的東西。因為最真最美最動人的情感往往孕育於樸實。你看,一個憨厚淳樸的果農和一個雍容華貴的國王種的果樹結出的果子,誰的會更芳香更甜美呢?

孩子你慢慢來的讀書筆記2

  這是《孩子,你慢慢來》書中卷首的一段話,「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著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鬆了開來,於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著細細的草繩。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裡這間零亂的花鋪。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正是這段文字吸引我繼續讀完這本書。

  青蛙有青蛙的世界,蝌蚪有蝌蚪的世界。作為青蛙的我已忘記自己是怎樣的長大,已不能切身的理解蝌蚪的想法,尤其是近階段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態就明顯有心急的嫌疑。「你看你啊,講了幾遍還不明白嗎」「怎麼到班裡這麼長時間還沒有把書拿出來」等的話語經常不經過自己大腦就熟練地從口中蹦出,說完後意識不到有什麼不妥卻也沒見起到什麼效果,反而更讓自己心裡添堵。文中的「媽媽」是個聰明、睿智、理性的母親,她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選擇了一個非常簡便卻又符合兒童身心生長的方法——孩子你慢慢來。這個在我們的教學中不是也可以較好的運用嗎?

  班裡的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發展水平不同,因此我們在教育時應提出不同的要求:發展水平高的學生,你有能力快點就快點,而對於水平稍低的學生,你慢點老師也等你啊!

  慢慢來卻比較快。慢慢來,孩子。

孩子你慢慢來的讀書筆記3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臺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的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龍應臺《孩子你慢慢來》

  花了兩個下午的時間,抽空把《孩子你慢慢來》看完了。龍應臺是我很喜歡的作家,她的文字看了很多。犀利的、樸實的、豪情的、溫情的……各種各樣的情感表述,我都很喜歡。

  這本書的篇幅不長,一個個小短篇,其實記錄的無非是母親和兒子的一些生活片段,可就是這樣真實的文字,把那份濃濃的母愛一點點滲透給了讀者。

  或許是做了媽媽的緣故,對於描寫親子關係的文章特別的喜歡。總能在這些文字裡找到共鳴,找到感動,也學到與孩子的相處之道。看這本書的過程裡,心裡都懷著一份感動,能感受到龍應臺對兩個兒子的涓涓母愛;對上天把兩個可愛的天使送到她身邊的感恩之心;同時看到她和華安、華飛的交流又會讓你忍俊不禁。

  欣賞她處理兩個孩子之間關係的智慧,喜歡看她與華安、華飛的互動,佩服她能那麼坦然的和孩子交流生理方面的話題,讚許她面對犯錯孩子所採取的態度和方式……最重要的是那份感動,那是做了母親以後自然流露出的對孩子無私的愛與付出,是每一個身為母親的女人都會有的情感,不需要誰教你,那是天性,上天賜予每一個母親的母性。

  合上書,心裡滿滿的感恩之心,濃的化不開。我希望自己能做一個智慧的母親,我珍惜和兒子相處的每一段時光,我願意陪伴兒子慢慢成長,同時也希望把這本書分享給每一位準備做媽媽,和已經做媽媽的朋友們。

孩子你慢慢來的讀書筆記4

  整個寒假都在讀一本書,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書中有這樣一個媽媽:

  這個媽媽像隨身攜帶著攝像機,無論走到哪裡身在何處,將育兒的繽紛細節全程錄製,就像在不知疲倦、不厭其煩地做著直播。透過文字我們看到了真切詳實的畫面,更能感受到一位母親,在盡其最大的能力和潛力,自覺真誠地實踐和記錄著。這本書就像一份禮物,對母親和孩子來說,一定無比忠貞和珍貴。

  這個媽媽擁有獨特細膩的理解力,也有著近乎完美的執行力。在其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作為旁觀者,我驚訝地發覺,原來這對母子之間可以無話不談,許多私密的問題都被或嚴肅或活潑地提出和解決。我相信,其中必蘊含了最大程度的溝通和理解,最廣角度的親密和融合,最強力度的愛意和希冀。彼此之間一切的畫面無不暗示著這樣的心語:很愛很愛你。

  讀著這本書,有太多熟悉和相似的場景開始回放。比如說——家裡不只一個孩子的家庭幾乎都會出現這樣的橋段:媽媽對幾個孩子的愛若不能平分,讓其中一方覺得不公平,感到被冷落、忽視甚至遺忘,其稚嫩的內心必然充滿了疑惑和憤怒。如果你能深入到這個孩子的表情和內心,作為媽媽,定會覺得心酸吧!

  讀《孩子,你慢慢來》,總會產生種錯覺:龍應臺明明是主角,是故事的核心人物之一,但很多時候卻像極了一個旁觀者,讓誤以為在描寫別人的故事。

  有關青春的記憶總會多於有關童年的記憶,雖然從出生那刻後的每一時,我們都在長大,但我們都會經歷不記事的幾年光陰。當我們學會了用多種方式去記錄和儲存信息時,有沒有問過自己——我的童年在哪裡?誰又能說對自己童年的生疏和完全陌生不是種損失和遺憾呢?這本書裡的故事,我覺得可以多多少少彌補我們對童年記憶缺乏的遺憾。你也許和故事中的人物一樣,更何況它不是杜撰的虛構小說,而是對兩代人自交融那刻起生命的實景寫生。如果你信任自己的感覺,大可放心地認為這是所有媽媽送給她們孩子們的禮物,並不過分。

  書名為《孩子,你慢慢來》,但這簡單的一句話,質樸的幾個字,卻是以媽媽的口吻深情說出,不是別人。這本書應該擁有不特定的讀者群,因為每個人都是或曾經是過孩子,其中會有人當著或有一天要當媽媽。或許書中的故事密度遠不能包攬母子最初幾年之間所有可能的相處情節,但蘊藏的情感濃度卻足以讓你以此為起點,無限放射與回味這般偉大交集的味道。並記得,將之發揚光大。

  看了多種角色的人對該書的評價,他們中絕大部分不是專業的評論者,所以「為了評論而閱讀」這一命題可以忽略。也許閱讀的目的越單純,所得的感受會越自然。他們喜歡這本書的理由各異,從中學到的東西也不盡相同。但有一點應該可以確定,它確實觸動了很多讀者的心,而作為讀者接下來就是要體驗和反思從中得到的感覺罷了。

  好想讓龍應臺當我幾天「媽媽」,儘管我擁有心目中最最偉大和親近的生母。也許所有母親都擁有相似的情感濃度,只不過在現實的場域裡,所處環境不同,表達方式有異。

  龍應臺說,「我在寫《野火集》時,也在寫另一本書《孩子,你慢慢來》,這兩本書,一本像刀劍,一本像溫柔的羽毛,可是它們的核心東西是,對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的深切的愛,還是一樣的東西。」

  「孩子你慢慢來」,在父母眼裡我們永遠是孩子,換言之,任何時候只要我們的父母還在,當我們不如意的時候,這樣一句由媽媽說出的輕柔的話語,會帶著恆溫的熱情伴我們走出黑暗。在某一瞬間,我們會為此感動至落淚嗎?會的。因為無論我們如何努力,都不能完全報答這種一輩子的恩情。我們能做的就是,全力報答並自發地把這種恩澤傳至下一代。

  孩子,你慢慢來。

  媽媽,我聽得到。

  慢慢的,就是一輩子……

孩子你慢慢來的讀書筆記5

  我喜歡龍應臺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溫情;其中帶著女性細膩的美與善,又有令人傾慕的大智。我喜歡上這部作品之前並沒有看過任何簡介和引言,只這樣一行字就足以讓我陷於其中。於是,在接下來的這幾天,我一有時間就打開電腦,完完全全投入於閱讀中。這是第一部我可以在音樂的伴隨下認真看的作品,因為即使聽著音樂,我也可以完全過濾掉一切無關的幹擾,要的只是能夠讓我凝神靜心的輕輕的曲子。

  看《孩子你慢慢來》,心中有這樣一些情愫在蕩漾——感受做一個媽媽的甜蜜和幸福、回憶做一個孩子的童真和快樂、親近小植物小動物時的歡欣和好奇。這些感受凝在一起,讓人很難說出到底因為什麼而感動,而喜悅,而舒暢,可確實就是能聽到自己的笑聲不斷,輕輕帶過的那種笑。

  對,看這本書時心情一直如輕風般緩緩流動,沒有太大的起伏波動,所以讀安安的成長和讀妞妞的故事不一樣,自始至終,不曾落一滴淚。

  我很難寫好一篇讀後感,因為我看書往往只是沉浸於看書的過程,看過後就忘了許多細節,甚至連自己有過的感受都會忘記。在整本書裡,唯一能被我清晰記起的是「你眼睛裡有我」。

  「你在幹什麼,寶寶?」寶寶情急地喊出來,「媽媽,不要動……」一邊用兩隻手指撐開母親的眼帘。

  「你在看什麼?」

  「我在看——」安安專注地、深深地,凝視著母親的眼睛,聲音裡透著驚異和喜悅,一個字一個字地宣布:

  「媽媽,你的眼睛,眼珠,你的眼睛裡有我,有安安,真的……」

  說著說著激動起來,伸出手指就要去撫摸媽媽的眼珠——「真的,媽媽,兩個眼睛裡都有……」

  媽媽笑了,她看見孩子眼瞳中映著自己的影像,清晰真切,像鏡子,像湖裡一泓清水。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如此純真、可愛、充滿好奇心,無意中能給成人最大的喜悅和安慰,但不是每個媽媽都像安安的媽媽一般耐心、細心。嬰幼兒剛從另一個世界來到這個國度的時間不長,他們有著柔軟的肌膚、清澈的眼眸、純粹的淚與笑,這是上帝在他們身上留下的最清晰最美麗的印記,這些印記還未經過歲月的衝洗,所以顯得如此動人。他們從感知父母家人的撫愛開始,認識周邊的寸土、花木、蟲魚,了解身邊的人和語言,然後再漸漸接觸更多無形的東西,他們開始知道人間有美麗的傳說和信仰,也有殘酷的戰爭和殺戮。這一條長長的細細的成長之路,一切都要慢慢來。孩子你慢慢來,體格與內心才能不斷茁壯、強大。

孩子你慢慢來的讀書筆記6

  一直覺得這是一本好書,我們現在,又或者是等到為人父母,都可以讀一讀。初讀龍應臺的書,便是這一本《孩子你慢慢來》。龍應臺的作品,幾乎都是鐵骨錚錚,有著女權主義意識,針砭時弊的。然而這一本,卻是例外,作者的筆下,不再是《女子與小人》裡的為女權抗爭的胡女士,不再是《野火集》裡追求民主的評論者,有的,只是講述,或者說是記錄,自己作為母親,和兩個孩子一起成長的經歷。

  文中的龍應臺,是不是初為人母的欣喜,才決定用這樣細膩溫情的文字,這樣充滿母愛和童真的片段,來表達自己的感情。只看了幾頁,我就醉心於她的文字,才發現,這個以筆為劍的作家,竟也有萬丈柔情的一面,也許是同許多家長們一樣,一被加上媽媽或者爸爸的角色,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見證孩子的成長,欣喜地與我們分享。也許,之所以愛上這本書,也是愛上那種關懷孩子的感覺,不摻雜多餘的情感,只是出於自己的疼愛。

  讀到後來,在那些文字裡,也找不到一處刻意修飾的溫情。龍應臺習慣把文中的稱自己為「媽媽」,在大部分的時間裡,她就像是和讀者一起,看著這兩個調皮又可愛的孩子,和他們溫柔的媽媽,在這小小的冊子裡,一起經歷天真爛漫的童年。和孩子們一起成長的歲月自然不會總是快樂,無憂無慮的,也會有孩子的吵鬧調皮,會有自己感覺累的時候。然而,在書中,並沒有看到作者絮絮叨叨抱怨的一面,也沒有太深情的言語,甚至於沒有刻意分享的喜悅,沒有標榜自己的教育理念,龍應臺只是用自己淡雅的文字,記錄下自己和孩子一起,那些看似瑣碎,不經意的細節,比如媽媽耐心地教孩子認識周圍的事物,偷偷跟在孩子後面看他回家,警惕童話故事裡殘酷、不符合準則的情節,當孩子偷拿了超市東西的時候,手捧鮮花和孩子一起向老闆道歉,也就是在這些細節中,表達自己對於孩子們的愛和期盼,希望他們都能成為「像樹一樣正直的人」。

  龍應臺在書中說,見證孩子成長的過程,也是大人成長的過程。因為知道了如何去關愛一個更弱小的人兒,如何用孩子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學會了耐心,學會了處理孩子們的各種問題。她始終認為,孩子是上帝給予母親的天使,所以並不遺憾孩子佔用了自己太多的時間,在朋友來歐洲拜訪她的時候,她還得滿足孩子的願望,以致於和朋友交談幾句的時候,還給抽出時間給孩子講故事。當朋友問起她遺不遺憾孩子打亂了自己計劃時,她覺得陪伴自己的孩子是幸福的,也就沒什麼遺憾可言了。文中龍應臺對於孩子的愛,也體現了對孩子的尊重與理解,她尊重孩子的權利,耐心盡到自己的義務,也教導他們不能因為是孩子就能隨意犯錯。她並不刻意要求孩子們去達到什麼目標,但卻關心他們能不能成為有真正道德的人,正因為如此,在看到孩子們能夠知錯改正,內心逐漸成長時,我也總是能夠在字裡行間,細節之處,體會到她作為母親的幸福。

  不同於「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龍應臺的教育觀是「孩子你慢慢來」,她不主張消滅孩子的天性來強迫孩子,不認為調皮搗蛋的孩子就不好,她認為每個孩子都是善良而純真的,要把孩子當成「獨立的人」,用平等的身份來對待孩子,孩子如果犯了錯,就應該以身作則教育孩子,讓他們的內心逐漸成長。但是,她也注意不讓孩子過早接觸到過於世俗化的東西,比如比較殘酷的故事情節,她會把《水滸傳》放到高高的書架上,不讓孩子們拿到,講童話故事的時候會警惕一些不適宜的情節。孩子犯了錯,她會潛移默化地教育孩子們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和武力。慢慢來,因為龍應臺希望孩子們可以珍惜他們的童年,期盼他們能夠學會獨立自主,慢慢成長為「正直的小樹」,而不是過早地接觸這個社會,和那些本不應該過早出現在孩子世界裡的東西。並不是跑的早就一定能夠堅持到底,最先衝到終點,慢慢起步,也未嘗不能後來者居上。

  「你在想什麼,媽媽?」釣魚的小男孩提醒深思的母親。母親嘆了口氣,說:「媽媽不快樂!」伸手去攬那小小的身體。小夥伴卻站直了身子,摸摸媽媽的臉頰,正經地說:「媽媽不要不快樂,安安快樂,媽媽快樂。媽媽快樂,爸爸快樂。」母親像觸了電似地抬起頭來,不可置信的問:「你說什麼?你說什麼?」「安安很快樂呀。安安快樂,媽媽快樂。媽媽快樂,爸爸快樂。」孩子的內心單純,簡單,慢慢來,不也挺好的。

孩子你慢慢來的讀書筆記7

  寒假把龍應臺的《孩子你慢慢來》看完了,躺在沙發上看著書,嘴角禁不住一次次上揚。這樣美好的感情,這樣溫柔的成長,讓我心亦變得如斯溫柔。

  當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就被這獨特的封面所吸引了,一個只有5歲左右的一個可愛的小男孩獨自一人徒步在金色樹葉鋪成的小路上,一切都顯得那麼美麗,那麼安靜。封面上還有這麼一段話:

  「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的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這段話慢慢的,似乎還有很多的話,很多的言語,但是全部已經不重要了,作者龍應臺已經願意用一輩子的時間來等待,來欣賞……

  龍應臺一貫以尖利敏捷的文風著稱,但這對孩子成長的點滴記錄,每一個字都是那麼的柔軟,是一個母親從心裡流出來的潺潺溪流,兩岸風景無有突兀,但美如畫卷。故事講的是龍應臺經歷兩個兒子幼年的成長中以及過程中的所感所思。文字裡的「媽媽」是那樣可愛的一個中國女子,她在自己的異鄉、兒子的故鄉,用愛與理智撫育上天送給自己「作為女人的禮物」,用心地感受生命與這個世界最初的接觸,感受他們在成長中的喜悅與淚水。文中沒有跌宕的故事情節,沒有峰迴路轉的曲折,但有無數的忍俊不禁,無數的低回溫柔。成長,是如此可愛的過程;母親,是這樣一個溫暖的字眼;孩子,是這樣的讓人心生溫柔……

  看到封面我沒有認為封面及插圖跟書的內容有什麼關係。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才慢慢發現了其實每張插圖都是真實的照片。看得出來,每張照片的顏色都不是那麼鮮豔甚至有些泛黃,家具及汽車也都和現代掛不上鉤,即便如此,我卻從中發覺每張照片都是那麼的溫馨,照片中的孩子是那麼的可愛,照片中的環境是那麼的優美——有綠草紅花,也有金黃的落葉。書中沒有華麗的詞藻,是日記,又像散文。她記錄了孩子的成長過程。隨著閱讀的深入,我對書中的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從而也生出很多感慨。

  現在有些家長,很是盼望自己的孩子能一下子就成功,一下子就望子成龍,於是就給孩子報了許多的興趣班,一個周末就只有半天的時間做回家作業,時間緊張極了。我認為,這樣不但讓孩子學不好學校裡的課,更使孩子外面上的課給沒有學進、學透,這樣,又花錢,又花時間,還在弄個體力透支,這樣又有什麼用?

  這些家長應該好好問問自己,好好反省自己。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母親的本能,給我們自己的尊嚴,卻不是每一個家長所能辦到的。在我們的傳統中並沒有將孩子和成人當成平等的人。這些家長應該學學向龍應臺這樣的母親,嘗試和孩子像朋友般聊天,耐心傾聽才能更好的理解他們。

  有些孩子一下子周末就要上一天半的課,這樣忙碌的孩子,又讓他們怎麼慢慢來呢?為了不甘人後的家長們陪著孩子們學這學那,美其名曰「為了孩子們的未來」,那樣的想當然,可是,可曾想過孩子是否真的喜歡呢?還是給孩子多一點「慢慢來」的機會吧。

同类文章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

  《格列佛遊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曆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裡,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

世界因你不同的讀書筆記

  世界因你不同  拿出這本勵志書籍,我立刻被這六個充滿鼓勵的大字所吸引。引文介紹的李開復有著許許多多不平凡的成就: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卡內梅基隆這兩所國際頂尖名校;獲得諸多創新獎項,在蘋果、SGI、微軟、谷歌四大國際網際網路公司擔任重要職位……這些成就鑄造了一個普通人心中成功人士的形象。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三篇)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編

  《三國演義》曹操的狡詐,劉備的謙虛恭謹,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懷狹小,每獨自一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情,筆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細細品嘗,讓讀者似乎進入一種境界。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0字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裡面的人物也

水滸傳讀書筆記匯總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  《水滸傳》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書中講了宋代的農民起義,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水滸傳》中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各有各的技法,而且剛剛英勇無比。殺了好多貪官和壞人,保護正義,寧死不屈,連朝廷都制服不了他們。  如果我是在這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絕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匯總)

  《格列佛遊記》是以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週遊四國的經歷。由於暴風雨、上岸找淡水、遭遇海盜、被部下劫持等等種種情況,格列佛共到了四個不同的國度:「小人國」——利立浦特王國,「大人國」——布羅丁奈格王國,有著異想天開卻又不著實際想法人的「飛島國」,最後一個是由一種有智慧的馬管理的「慧駰國」。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300字  我看過很多的書,比如:《瞧,這幫壞小子》、《愛的教育》……其中我最喜歡《西遊記》。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所有妖魔鬼怪,取上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有四個主人公,其中我最喜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人傳給後世的一部飽含生活智慧的文學作品。相傳,這部寓言集中的寓言為伊索所作,因而稱為《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後,幹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

讀《水滸》,品永恆的傳奇

  論古道今說英雄,水滸好漢稱第一。  ——題記  說英雄,說風流倜儻,善良正義;說英雄,說追求勇氣,行俠仗義;說英雄,說肝膽相照,替天行道。  《水滸傳》一部經典之作,是我國首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群不堪暴政壓迫的好漢揭竿而起的故事。這一百單八將,或身懷絕技,或足智多謀,但他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