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

2023-10-09 11:10:59 3

  《蘇菲的世界》主要講述的是小姑娘蘇菲在神秘哲學家艾伯特通過書信的誘導下,開始接觸哲學,思考哲學問題,並且了解了整個哲學史的發展和一些古今中外的哲學家。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一:

  唯有清晰地意識到有一天她終將死去,她才能夠體會活在世上是多麼美好。生命是何等可貴。大多數人總是要等到生病後才了解,能夠活著是何等的福氣。

  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如果我們問某一個正生活在飢餓邊緣的人,他的答案一定是「食物」。如果我們問一個快要凍死的人,答案一定是「溫暖」。如果我們拿同樣的問題問一個寂寞孤獨的人,那答案可能是「他人的陪伴」了。

  百科全書也不會告訴我們應該如何生活。不過,讀一讀別人的意見倒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自己對生命的看法。

  成為一個優秀哲學家的唯一條件是要有好奇心。這正是哲學家們之所以與眾不同的地方。哲學家從來不會過分習慣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複雜難解、神秘莫測。這是哲學家與小孩子共同具有的一種重要能力。

  神話的世界觀「從神話的思考模式發展到以經驗與理性為基礎的思考模式」。

  自然派哲學家

  蘇菲再次試著運用自己的常識,而不去想她從別人,學校那兒學到的知識。

  哲學不是一般人能夠學到的,但也許我們可以學習如何以哲學的方式思考。

  宿命論的意思就是相信所有發生的事都是命中注定的。我們可以發現這種思想遍布全世界,不僅古人這樣想,現代人也一樣。

  戴爾菲的神論

  古代希臘人相信人們可以透過著名的戴爾菲(Delphi)神論知道自己的命運,意思是人類絕不可自以為不朽,同時也沒有人可以逃避命運。

  P.S:拒絕一個小淑女共進咖啡的邀請並不是一件令人很愉快的事,但有時我不得不這樣做。

  如果某件事情很自然,那每個人做它的時候都應該覺得很自然。在世界上許多地方,赤身露體是很自然的事。因此一定是一個社會決定你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在奶奶年輕時,女人做上空日光浴是絕對不可以的。然而今天,大多數人都認為這樣做很「自然」,雖然這種行為在許多國家還是嚴格禁止的。

  那些明白自己並不知道太陽底下每一件事的人,比那些知道不多,卻自認懂得很多的人要聰明。她所見過最愚蠢的人,就是那些對某些自己一無所知的事自信滿滿的人。

  蘇菲記得有些時候她對媽媽或學校老師教她的事充耳不聞,而她真正學到的知識則或多或少是自己想出來的。

  思想,因為真正的知識來自內心,而不是得自別人的傳授。同時,唯有出自內心的知識,才能使人擁有真正的智慧。

  蘇格拉底、柏拉圖與亞理斯多德。這三位哲學家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影響了整個歐洲文明。

  「詭辯學派」

  以人為中心

  自然派的哲學家關切的主題是自然世界的本質,這使得他們在科學史上佔了很重要的一席之地。而雅典的哲學家的興趣主要在個人本身與每個人在社會的地位。

  「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他的意思是:一件事情是對是錯、是好是壞,完全要看它與人類的需求有何關係而定。

  蘇菲,害羞的個性果真是天生的嗎?還是由社會環境造成的?對於某個已經遊遍世界的人來說,答案應該很簡單:害怕展露自己赤裸的身體並非「自然」的,也不是天生的。害羞——或不害羞——最主要還是受到社會規範的制約所致。

  詭辯學家宣稱,世間沒有絕對的是非標準。

  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的高明之處在於他與人談話時看來並無意要指導別人。事實上他給人的印象是他很想從那些與他談話的人身上學到一些東西。所以,他並不像傳統的學校教師那般講課,而是與別人進行討論。

  他被控「宣揚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

  蘇菲,為什麼蘇格拉底非死不可?兩千四百年來人們不斷問著這個問題。耶穌就是其中之一,他們兩人都是謎樣的人物,即使對於與他們同時代的人也是如此。他們都沒有將他們的學說教誨撰寫成書,因此我們只好透過他們門徒的描寫來認識他們。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兩個都是通曉談話藝術的專家。他們說起話來都充滿自信、侃侃而談,雖然引人入勝,但也可能會得罪別人。此外,他們都相信自己是某一種更高力量的代言人。他們批評各種形式的不公不義與腐敗現象,向地方勢力挑戰,最後並因此喪命。

  哲學家的英文philo---sopher這個字的意思是「一個愛好智慧的人」。

  他們知道實際上自己所知十分有限,這也是為何他們不斷追求真知灼見的原因。蘇格拉底就是這些稀有人物之一。他既不篤定也不漠然。他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而這使他非常苦惱。因此他成為一個哲學家,一個孜孜不倦追求真理,永不放棄的人。

  蘇格拉底認為人類必須為自己的知識奠定鞏固的基礎,他相信這個基礎就是人的理性。由於他對人的理性具有不可動搖的信念,因此他顯然是一個理性主義者。

  正確的見解導致正確的行動。我們之所以犯錯,是因為我們不知道何者是對的。這是人何以必須不斷學習的原因。

  蘇格拉底想為是非對錯找出一個清楚明白,而且放諸四海皆準的定義。

  教師和哲學家的不同之處在於老師自認為懂得很多,並且強迫我們吸收。哲學家則是與學生一起尋求答案。」

  這世界如此美好,令人不可思議。

  每一個人只要運用自己的常識,都可以了解哲學的真理。

  柏拉圖

  蘇格拉底服毒而死時,柏拉圖(公元前四二七~公元前三四七年)才二十九歲。當時他受教於蘇格拉底門下已經有一段時間。他密切注意蘇格拉底受審的經過。當他看到雅典人民居然將他們當中最高貴的人判處死刑時,內心非常震動。這件事影響了他後來的哲學生涯。

  就像大多數哲學家一般,他也是「從外太空來的」

  他看到所有的自然現象都如此類似,覺得非常驚訝,而他認為這一定是因為我們周遭事物的「背後」有一些特定的形式的緣故。柏拉圖稱這些形式為「理型」或觀念。

  柏拉圖因此得出一個結論:在「物質世界的背後,必定有一個實在存在。他稱這個實在為『理型的世界』,其中包含存在於自然界各種現象背後、永恆不變的模式。」這種獨樹一格的觀點我們稱之為「柏拉圖的理型論」。

  他原本大可以從此奔向鄉間,為自己新獲的自由而歡欣雀躍,但他卻想到那些仍然留在洞裡的人,於是他回到洞中,試圖說服其他的穴居人,使他們相信洞壁上那些影子只不過是「真實」事物的閃爍影像罷了。然而他們不相信他,並指著洞壁說除了他們所見的影子之外,世間再也沒有其他事物了。最後,他們把那個人殺了。

  哲學家是如何從影子般的影像出發,追尋自然界所有現象背後的真實概念。

  「烏託邦」=「理想國」

  理性追求智慧,意志追求勇氣,欲望則必須加以遏阻

  首先必須學習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而後再培養自己的勇氣,最後運用理性來達到智慧。

  頭部理性智慧統治者

  胸部意志勇氣戰士

  腹部欲望自製工匠

  柏拉圖的理想國可算是極權國家。

  柏拉圖認為女人只要受到和男人一樣的訓練,而且毋需生育、持家的話,也會擁有和男人不相上下的理性思考能力。

  在柏拉圖的理想國中,統治者與戰士都不能享受家庭生活,也不許擁有私人的財產。同時,由於養育孩童的責任極為重大,因此不可由個人從事,而必須由政府來負責。

  兩千多年來,他這些令人驚異的理論不斷受人議論與批評,而第一個討論、批評他的人乃是他園內的一名學生,名叫亞理斯多德,是雅典第三位大哲學家。

  亞理斯多德

  亞理斯多德曾經在柏拉圖的學園中進修了二十年。

  他因此對研究大自然極感興趣。他不僅是希臘最後一位大哲學家,也是歐洲第一位大生物學家。

  亞理斯多德似乎傾向於認為女性在某些方面並不完整。他相信男性的精子中具有小孩所需的全部特質,女性只是土壤而已,她們接受並孕育種子,但男性則是「播種者」。像亞理斯多德這樣有智慧的男人居然對兩性關係有如此謬誤的見解,的確令人震驚而且遺憾。但這說明了兩件事:第一,亞理斯多德對婦女與兒童的生活大概沒有多少實際的經驗。第二,這個例子顯示如果我們任由男人主宰哲學與科學的領域的話,可能發生何等的錯誤。

  亞理斯多德對於兩性錯誤的見解帶來很大的負面作用,因為整個中世紀時期受到他(而不是柏拉圖)的看法的影響。教會也因此繼承了一種歧視女性的觀點。

  從今以後,她將把一切收拾得井然有序。她指的可不止是房間而已。在讀了亞理斯多德的學說後,她領悟到她應該把自己的思想也整理得有條不紊。

  亞理斯多德是一位嚴謹的邏輯學家。他致力于澄清我們的概念。因此,是他創立了邏輯學這門學科。他以實例顯示我們在得出合乎邏輯的結論或證明時,必須遵循若干法則。我們只單一個例子就夠了。如果我先肯定「所有的生物都會死」(第一前提),然後再肯定「漢密士是生物」(第二前提),則我可以從容地得出一個結論:「漢密士會死」。

  一個人如何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使自己不受當時思想主流的影響。

  是非的觀念主要是由個人成長環境決定的。

  在人類的歷史上,這是一個新紀元的開始。一個新文明誕生了。

  犬儒學派

  真正的幸福不是建立在外在環境的優勢——如豐裕的物質、強大的政治力量與健壯的身體——之上。真正幸福的人不依賴這些稍縱即逝的東西。同時,由於幸福不是由這類福祉構成的,因此每一個人都可以獲致幸福,更重要的是,一旦獲得了這種幸福,就不可能失去它。

  最著名的犬儒派人士是安提塞尼斯的弟子戴奧基尼斯(Dio—gzenes),據說他住在一個木桶中,除了一襲鬥篷、一支棍子與一個麵包袋之外,什麼也沒有,(因此要偷取他的幸福可不容易!)有一天他坐在木桶旁,舒服地曬著太陽時,亞歷山大大帝前來探望他。亞歷山大站在他的前面,告訴他只要他想要任何東西,他都可以賜予他。戴奧基尼斯答道:「我希望你閃到旁邊,讓我可以曬到太陽。」就這樣,戴奧基尼斯證明他比亞歷山大這位偉大的將軍要更富裕,也更快樂,因為他已經擁有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犬儒學派相信,人們毋需擔心自己的健康,不應該因生老病死而苦惱,也不必擔心別人的痛苦而讓自己活受罪。

  蘇格拉底關心的是人如何能夠過著良好的生活,犬儒學派與斯多葛學派將他的哲學解釋成「人不能沉溺於物質上的享受」。不過,蘇格拉底另外一個弟子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則認為人生的目標就是要追求最高度的感官享受。「人生至善之事乃是享樂。」他說,「至惡之事乃是受苦。」因此他希望發展出一種生活方式,以避免所有形式的痛苦為目標。

  伊比鳩魯強調,所謂「樂趣」並不一定指感官上的快樂,如吃巧克力等。交朋友與欣賞藝術等也是一種樂趣。此外,我們若要活得快樂,必須遵守古希臘人自我規範、節制與平和等原則。自我的欲望必須加以克制,而平和的心境則可以幫助我們忍受痛苦。

  世界就是我。那個她過去經常覺得深不可測、令人害怕的遼闊宇宙,乃是她的「自我」。如今,宇宙依然莊嚴遼闊,但這個廣大的宇宙卻是她自己。

  蘇菲的世界讀書筆記二:

  《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是竇桂梅老師推薦給小學六年級的學生閱讀的一本書,我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來讀它並寫讀後感,可能顯得層次低了一些,但我並不膽怯,因為我有一顆童心、一顆愛心。我的知識並不豐富,活了三十多年,最大的遺憾就是青少年時期幾乎沒有讀過一本課外書籍,錯過了人一生中的黃金閱讀期,為了在六十歲回頭看人生的時候不再為此而遺憾,我開始了我的閱讀之旅。在書店裡拿起了《蘇菲的世界》隨手翻了幾頁,覺得很乏味,但是仔細的翻開一章靜讀後,便發現這不是一本空洞無聊的書,於是我便欣然的帶著它離開了。

  《蘇菲的世界》主要講述的是小姑娘蘇菲在神秘哲學家艾伯特通過書信的誘導下,開始接觸哲學,思考哲學問題,並且了解了整個哲學史的發展和一些古今中外的哲學家。這本書涵蓋了哲學、科學、藝術等多個方面。把原本比較難懂的哲學,通過艾伯特讓蘇菲思考的一系列問題,使我們更加深刻的體會到哲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使得哲學變得生動有趣,我們自己也可以了解哲學發展史。

  作者用深入淺出的文字向我們每個讀者展示了哲學從古到今的發展歷程。讀了這本書後,豐富了自己在哲學方面的知識,隨著書中艾伯特給蘇菲所提供的哲學問題,我也跟著思考了,然後繼續看下去,發現自己的觀點和書中的還有些相同,讓我有種成就感,但更多的是接觸到了不同的思想,好像自己進入了一個思想相互交流碰撞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我隨意發揮著自己的想法,沒有人會去笑自己,得到的是別人的傾聽和尊敬,大家互相汲取著那些精髓,不斷豐富自己的世界,但是卻始終堅守著自己內心的那一份信仰。

  蘇菲最開始接觸到的哲學問題是『你是誰』和『世界從何而來』。這個問題自己一直在思考,也增加了我看這本書的興趣。還有,書的開頭出現了要蘇菲轉交給席德的信,這些都設置了懸念,也讓我們漸漸踏入哲學的世界。有許多哲學我們無法通過查資料得到確切的答案,我們只有通過自己的思考,並且那些哲學問題不會有統一的答案,我們的思想更加自由。

  在艾伯特的指點下,蘇菲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了解。她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包括達文西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古登堡的印刷機……涉及藝術、科學、建築、數學等許多方面。至於近現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包含了康德、黑格爾、弗洛伊德乃至於馬克思的哲學思想。貫穿哲學發展的過程,也讓我們自己了解了哲學方面的歷史,了解了哲學家們的思想。我了解了以前從未聽說過的犬儒學派、斯多葛學派及伊比鳩魯學派與蘇格拉底哲學的淵源,還有神秘主義、印歐民族、閃族文化…

  看過後才覺得《蘇菲的世界》真的是一本很好的哲學思想啟蒙的書,現在的小學生也應該開始了解哲學方面的歷史了,這本書有益於開啟小學生的智慧,使他們的眼界更寬闊,精神領域更加富有內涵。並且書中蘊涵的哲學思想要遠比課堂上學習哲學時多得多。我相信這本書一定能給我的教學,我的生活提供幫助。

同类文章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

  《格列佛遊記》的藝術特色主要體現在諷刺手法的運用上,尖銳深邃的諷刺是這部作品的靈魂。  當時的英國是作者抨擊和挖苦的對象。格列佛曆險的第一地是小人國。在這個縮微的國度裡,黨派之爭勢不兩立,鄰邦之間不但想戰勝而且要奴役對方。小人國的國王用比賽繩技的方法選拔官員,為獲得國王賞給的幾根彩色絲線

世界因你不同的讀書筆記

  世界因你不同  拿出這本勵志書籍,我立刻被這六個充滿鼓勵的大字所吸引。引文介紹的李開復有著許許多多不平凡的成就: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卡內梅基隆這兩所國際頂尖名校;獲得諸多創新獎項,在蘋果、SGI、微軟、谷歌四大國際網際網路公司擔任重要職位……這些成就鑄造了一個普通人心中成功人士的形象。但

文化苦旅讀書筆記(三篇)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第一部文化散文合集。作品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歷史、文化散文;另一部分是回憶散文。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文化苦旅》獲上海市出版一等獎,上海市文學藝術優秀獎,臺灣聯合報讀書人最佳書獎,金石堂最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精編

  《三國演義》曹操的狡詐,劉備的謙虛恭謹,孔明的小心,周瑜的胸懷狹小,每獨自一個人物都具備不一樣的性情,筆者塑造的痛快淋漓,細細品嘗,讓讀者似乎進入一種境界。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500字  在高年級,讀原著《三國演義》,它在我心中已是一本飽含人生哲理,有著非凡意義的鴻篇巨作。對裡面的人物也

水滸傳讀書筆記匯總

  水滸傳讀書筆記300字  《水滸傳》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書中講了宋代的農民起義,揭示了中國封建社會中農民起義的發生。  《水滸傳》中共有一百零八位好漢,他們各有各的技法,而且剛剛英勇無比。殺了好多貪官和壞人,保護正義,寧死不屈,連朝廷都制服不了他們。  如果我是在這一百單八將中的一員,絕

格列佛遊記讀書筆記(匯總)

  《格列佛遊記》是以格列佛船長的口氣敘述週遊四國的經歷。由於暴風雨、上岸找淡水、遭遇海盜、被部下劫持等等種種情況,格列佛共到了四個不同的國度:「小人國」——利立浦特王國,「大人國」——布羅丁奈格王國,有著異想天開卻又不著實際想法人的「飛島國」,最後一個是由一種有智慧的馬管理的「慧駰國」。 

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讀書筆記300字  我看過很多的書,比如:《瞧,這幫壞小子》、《愛的教育》……其中我最喜歡《西遊記》。  《西遊記》講的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去西天取經,途中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難,最終他們用自己的智慧戰勝了所有妖魔鬼怪,取上了真經。  《西遊記》這本書有四個主人公,其中我最喜

伊索寓言讀書筆記(精選)

  《伊索寓言》是古代希臘人傳給後世的一部飽含生活智慧的文學作品。相傳,這部寓言集中的寓言為伊索所作,因而稱為《伊索寓言》。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著名的寓言家。他與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萊辛並稱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薩摩斯島雅德蒙家的奴隸,曾被轉賣多次,但因知識淵博,聰穎過人,最後獲得自由。

駱駝祥子讀書筆記

  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好強、老實,又富有理想的鄉下人——祥子。來到北平後,幹起了拉車這一行。他的理想就是買上一輛自己的車。為了車,他吃盡了苦頭。被搶、被詐,無奈成親,卻喪了妻,喜歡的人也走了。這一路上起起伏伏,坎坎坷坷。這樣無情的社會就像一瓢冷水,連希望的星火也被澆熄了。曾經向上、不屈的祥

讀《水滸》,品永恆的傳奇

  論古道今說英雄,水滸好漢稱第一。  ——題記  說英雄,說風流倜儻,善良正義;說英雄,說追求勇氣,行俠仗義;說英雄,說肝膽相照,替天行道。  《水滸傳》一部經典之作,是我國首部描寫農民起義的小說。描寫了一群不堪暴政壓迫的好漢揭竿而起的故事。這一百單八將,或身懷絕技,或足智多謀,但他們都有